论医疗过错的认定 ————以侵权责任法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3-03-27 00:34
复杂的医学知识让作为非专业人士的法官难以判断,最后的判决要借助鉴定意见。鉴定意见在案件事实认定上非常重要,司法鉴定制度是诉讼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不可或缺的基本保障。医疗纠纷的司法鉴定主要围绕医疗过错展开,正确把握医疗过错和建立合理的医疗过错认定制度显得至关重要。《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对我国医疗纠纷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指出《侵权责任法》及相关医疗过错认定制度上的缺陷,提出完善意见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医疗过错的基本理论。在对一般侵权法理论中的过错理论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分析医疗过错。并理清我国处理医疗纠纷实践中存在的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过错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在分析一般侵权过错的认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医疗领域的特殊性及《侵权责任法》分析我国医疗过错的认定标准:医疗注意义务。首先理清“医疗注意义务”与“医疗水准”两种理论之间的关系:医疗注意义务与医疗水准是判断医疗过错的关键。在判定医疗过失时应该首先确定是否存在医疗注意义务,然后运用医疗水准来判断是否违反了注意义务(即医疗过失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患者应负的注意义...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过错的基础理论
(一) 侵权法上的过错
(二) 医疗过错
二、 医疗过错的认定标准
(一) 侵权法上过错的认定标准
(二) 我国医疗侵权过错认定标准
三,医疗注意义务
(一) 注意义务的主体
(二) 注意义务的对象
(三) 注意义务的分类
(四) 注意义务的法律渊源
⒈ 法律明文规定的诊疗规范
⒉ 医疗行业的行业技术标准
⒊ 医疗行业习惯和医德
(五) 免责事由
⒈ 医疗意外
⒉ 患方的知情同意
⒊ 容许性医疗风险
⒋ 正当职务行为
⒌ 患方的过错
四、 注意义务的内容
(一) 强制医疗义务
(二) 救助义务
(三) 合理诊疗义务
(四) 告知和说明义务
(五) 尊重患者隐私权义务
(六) 转诊义务
(七) 医疗产品方面的义务
五、 医疗过错认定制度的完善
(一) 我国医疗过错认定制度的现状
⒈ 医疗过错认定的二元化模式
⒉ 存在多次,重复鉴定
⒊ 医学专家的资质无统一的规范
⒋ 法官过分依赖鉴定意见
⒌ 鉴定意见的质证、认证形式化
⒍ 鉴定人的责任制度欠缺
(二) 我国医疗过错认定制度的完善
⒈ 明确鉴定范围
⒉ 构建合理的司法鉴定人准入制度
⒊ 法官介入鉴定程序
⒋ 合理分配司法鉴定启动权,限制鉴定次数
⒌ 强化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询制度
⒍ 完善鉴定人的责任制度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72012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过错的基础理论
(一) 侵权法上的过错
(二) 医疗过错
二、 医疗过错的认定标准
(一) 侵权法上过错的认定标准
(二) 我国医疗侵权过错认定标准
三,医疗注意义务
(一) 注意义务的主体
(二) 注意义务的对象
(三) 注意义务的分类
(四) 注意义务的法律渊源
⒈ 法律明文规定的诊疗规范
⒉ 医疗行业的行业技术标准
⒊ 医疗行业习惯和医德
(五) 免责事由
⒈ 医疗意外
⒉ 患方的知情同意
⒊ 容许性医疗风险
⒋ 正当职务行为
⒌ 患方的过错
四、 注意义务的内容
(一) 强制医疗义务
(二) 救助义务
(三) 合理诊疗义务
(四) 告知和说明义务
(五) 尊重患者隐私权义务
(六) 转诊义务
(七) 医疗产品方面的义务
五、 医疗过错认定制度的完善
(一) 我国医疗过错认定制度的现状
⒈ 医疗过错认定的二元化模式
⒉ 存在多次,重复鉴定
⒊ 医学专家的资质无统一的规范
⒋ 法官过分依赖鉴定意见
⒌ 鉴定意见的质证、认证形式化
⒍ 鉴定人的责任制度欠缺
(二) 我国医疗过错认定制度的完善
⒈ 明确鉴定范围
⒉ 构建合理的司法鉴定人准入制度
⒊ 法官介入鉴定程序
⒋ 合理分配司法鉴定启动权,限制鉴定次数
⒌ 强化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询制度
⒍ 完善鉴定人的责任制度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72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7720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