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7 20:5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经过某一民族或者某一地区的人民薪火相传、世代相承而得以延续、发展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场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物质性、活态性、传承性、民族性与地域性、利益性、社会性六个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十分珍贵的文化资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又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客观需要、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维护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手段、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都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且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建立完善的法律保护制度、强有力的行政管理制度、广泛的民众教育制度以及科学的传承人保护制度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有利于从法律制度层面更好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行政法律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和不足之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我国《非物质文化...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3.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3.2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客观需要
    3.3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3.4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护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手段
    3.5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
4.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4.1 国际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努力与成果
    4.2 部分国家和地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和实践
        4.2.1 日本
        4.2.2 韩国
        4.2.3 美国
        4.2.4 突尼斯
    4.3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4.3.1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障
        4.3.2 强有力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之一
        4.3.3 广泛的民众教育制度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所在
        4.3.4 科学的传承人保护制度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基础
5.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法保护
        5.1.1 运用知识产权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性
        5.1.2 运用知识产权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障碍
    5.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法保护
        5.2.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法保护现状
        5.2.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法保护存在的不足之处
    5.3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法保护
        5.3.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立法进程
        5.3.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5.3.3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6.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难点
    6.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
        6.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主体的理论探究
        6.1.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6.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内容
        6.2.1 人身权利的主要内容
        6.2.2 财产权利的主要内容
7.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的建议
    7.1 构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体系
    7.2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机制
    7.3 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扶持力度
    7.4 修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资格取消制度
    7.5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申报制度
    7.6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引入听证制度
    7.7 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救济制度
8.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72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772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6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