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京都时代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22:12
本文关键词:后京都时代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全球范围内,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等极端气候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威胁。要应对全球性的气候问题,世界各国应当团结协作,共同面对。在1990年通过的联合国大会上,为了进一步加强各国间的合作,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应运而生,在之后不久的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经投票通过,对温室气体减排活动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为之后各国联合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奠定法律基础。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上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制定了具体的减排指标,督促发达国家履行减排义务,同时也为发达国家提供了联合履行、排放贸易和清洁发展机制三种温室气体减排机制。清洁发展机制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为世界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清洁发展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和目前气候谈判的停滞不前,清洁发展机制市场呈现低迷状态。为解决当前我国清洁发展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从清洁发展机制基础理论、清洁发展机制在我国的实践现状、我国清洁发展机制实践问题和原因分析以及完善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对策四个部分来研究和探讨。对于清洁发展机制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立法理念、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单边项目的完善三个方面来寻求对策,其中最为重要的对策是单边项目的立法完善。本文第四部分对单边项目各项制度建设的完善建议,主要从完善单边项目减排量的流通程序、完善单边项目的主体、构建单边项目融资机制、完善单边项目中介服务制度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这些对策可以有效弥补清洁发展机制单边项目的立法缺陷,促进单边项目的发展,帮助我国清洁发展机制走出困局。
【关键词】:清洁发展机制 基础理论 法律关系 实践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96.9;D92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6
- (一) 研究背景10-12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三) 论文的创新点15-16
- 一 清洁发展机制的基础理论16-28
- (一) 清洁发展机制16-19
- 1 清洁发展机制的源起16-17
- 2 清洁发展机制的内涵解读17-18
- 3 清洁发展机制的运行机制18-19
- (二) 清洁发展机制的法律关系主体与客体19-22
- 1 清洁发展机制的法律关系主体19-21
- 2 清洁发展机制的法律关系客体21-22
- (三) 清洁发展机制的理论基础22-28
- 1 外部性理论22-24
- 2 科斯理论24-25
- 3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25-28
- 二 后京都时代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28-38
- (一) 后京都时代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现状28-30
- 1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总体情况28-29
- 2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地域分布情况29
- 3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类型分布情况29-30
- (二) 后京都时代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问题30-38
- 1 对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不大30-31
- 2 面临政策与市场双重风险31-34
- 3 双边项目与单边项目的困境34-38
- 三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法律制度的不足38-45
- (一) 立法理念的偏差38-40
- 1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冲突38-39
- 2 缺乏技术引进的理念39-40
- (二) 政府与市场法律规制的边界模糊40-43
- 1 政府管制过度的表现40-42
- 2 政府管制不力的表现42-43
- (三) 单边项目缺乏法律制度的支撑43-45
- 1 单边项目减排量流通的限制43-44
- 2 单边项目交易主体的限制44
- 3 缺乏金融支持的法律规定44
- 4 缺乏中介机构的法律规定44-45
- 四 后京都时代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对策45-60
- (一) 立法理念的转变45-48
- 1 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45-47
- 2 强化技术引进理念47-48
- (二) 政府与市场权力边界的界分48-51
- 1 纠正政府管制过度行为48-49
- 2 完善政府管制不力行为49-51
- (三) 完善单边项目立法51-60
- 1 完善单边项目减排量的流通程序52-53
- 2 完善单边项目的主体53-54
- 3 构建单边项目融资机制54-57
- 4 完善单边项目中介服务制度57-60
- 结语60-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66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傅前明;;清洁发展机制与中国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沈娅莉;;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相关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9期
3 杜明军;;清洁发展机制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3期
4 徐向阳;;印度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特点[J];南亚研究;2009年04期
5 戴伟娣;;清洁发展机制简介[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年01期
6 高海然;;我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实施现状和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特约撰稿 李桂琴;[N];中国经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云云;清洁发展机制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杜莉;清洁发展机制下的中国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3 刘巧英;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清洁发展机制的法律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后京都时代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80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