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协商的治理 ————行政合同对于形成和落实我国基层管理目标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5-10 22:03
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使得权利逐渐成为市场经济思考的主流价值之一,同时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政府职能也正发生着相应转变,行政色彩不断淡化,更加倾向于协商机制的引入,公共政策承托的政府治理目标在协商中更加具体、明晰,推动政府行政治理目标任务完成更有效率、效果也更好。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特点各有不同。传统的“上行下达”式的行政治理模式,使得政策执行过程往往呈现硬性贯彻状态,会使政策落实存在一些障碍,实际效果并不好。在中国现有治理结构下,特别是农村实行选举制度后,通过协商来落实政策,实现乡村自治,更加符合实际,使得政策目标执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加强,适应了大集权化体制向多元化市场经济迈进的需要。行政合同在基层管理目标政治“转向”中,具有独特的优点——协商。1行政合同的独特性在于将协商以合同方式融进行政治理中,将权利框架内的协商作为行政治理的一种方式,以独特的优势使我国的基层管理目标能够得到更好的、更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方式实现。 本文着意在两个方面进行诠释:一方面,实现“新认知”。基层管理目标制定后,关键是落实。本文力图在法律路径中找到一条有效落实的法律途径,开拓一条更加切实有...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基层治理适用行政合同的可行性
(一)以行政合同破解现行政府管理体制难以解决的问题之有效性
(二)基层治理中行政合同的结构优势
(三)行政合同实现基层治理目标的核心环节——协商手段的运用
二、行政合同适用中协商程序的创设
(一)政府传统管理体制缺少对协商的关注
(二)协商在我国基层治理实践中的尝试与应用
(三)行政合同发挥基层治理功能中充分协商程序的创设
(四)充分协商程序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
三、形成和落实基层管理目标过程中行政合同纠纷救济渠道
(一)我国行政合同纠纷救济现状
(二)行政救济制度的实现途径
(三)司法救济制度的规则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813572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基层治理适用行政合同的可行性
(一)以行政合同破解现行政府管理体制难以解决的问题之有效性
(二)基层治理中行政合同的结构优势
(三)行政合同实现基层治理目标的核心环节——协商手段的运用
二、行政合同适用中协商程序的创设
(一)政府传统管理体制缺少对协商的关注
(二)协商在我国基层治理实践中的尝试与应用
(三)行政合同发挥基层治理功能中充分协商程序的创设
(四)充分协商程序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
三、形成和落实基层管理目标过程中行政合同纠纷救济渠道
(一)我国行政合同纠纷救济现状
(二)行政救济制度的实现途径
(三)司法救济制度的规则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813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813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