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工人劳动报酬权益保障研究
本文关键词:建筑业工人劳动报酬权益保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从计划经济时代走向市场经济,经济发展成绩瞩目,运用法律经济学研究社会经济活动中愈发紧张的劳资关系,有助于社会安定平稳发展。根据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统计数据,近十年来因劳动报酬而引发的各类劳资纠纷呈持续上升态势,由于建筑行业其特殊性,更是劳资纠纷的“重灾区”。目前我国建筑业工人应得劳动报酬受分包商或包工头的主观因素影响,大多不能按时足额领取工资,此外工人合理的福利待遇亦没有得到落实保障。究其原因,由于建筑业的转分包制度模糊了劳资双方的劳动关系,建筑分包商对利润的逐层剥削,加之建筑业劳动报酬的结算方式颠倒了工人获取报酬的权利义务,使得工人应得的劳动报酬被分包商或包工头绑架。同时,我国保障建筑工人合法劳动报酬的法律规章存在缺陷,建筑工人自身法制意识薄弱等因素制约,导致我国建筑业工人的劳动报酬权益容易受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香港与台湾在保障建筑业工人合法劳动报酬权益方面,从多角度全方位切实保障建筑业工人的合法权益,有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为此,我国应实化建筑劳资双方的劳动关系,优化现行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强化对侵犯建筑业工人劳动报酬权益行为的执法力度。多管齐下,共同维护我国建筑业工人合法劳动报酬权益,维护建筑行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业 工人 劳动报酬 权益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0
- 1.我国建筑业工人劳动报酬权益受损现状及原因考察10-22
- 1.1 建筑业劳动报酬权益构成10-12
- 1.1.1 劳动报酬协商权10-11
- 1.1.2 劳动报酬请求权11
- 1.1.3 劳动报酬支配权11-12
- 1.2 建筑业工人劳动报酬权益受损的表现形式12-14
- 1.2.1 行业薪酬标准不清晰12
- 1.2.2 日常工资支付不按时12-13
- 1.2.3 应得报酬发放不足额13
- 1.2.4 窝工转嫁损失不合理13-14
- 1.2.5 合理福利待遇不落实14
- 1.3 建筑业工人劳动报酬权益受损引起的负面影响14-16
- 1.3.1 建筑行业的劳资纠纷频发14-15
- 1.3.2 建筑工人的非理性极端维权15-16
- 1.4 建筑业工人劳动报酬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16-22
- 1.4.1 分包制度模糊劳动关系界限16-17
- 1.4.2 建筑分包商对利润逐层剥削17-18
- 1.4.3 结算方式颠倒劳动报酬权利义务18-19
- 1.4.4 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法规存在缺陷19-20
- 1.4.5 建筑工人自身法制观点薄弱20-22
- 2.港台建筑业工人劳动报酬权益保障经验与启示22-29
- 2.1 香港建造业工人薪酬权益保障模式22-25
- 2.1.1 以成文法形式立法保障22-23
- 2.1.2 建造业议会制定权益指引23-24
- 2.1.3 建造业工会集体积极维权24-25
- 2.2 台湾营造业工人工资权利保障形式25-26
- 2.2.1 基本法律底线保障25
- 2.2.2 积欠工资垫偿保底救济25-26
- 2.2.3 劳动检查提前介入预防26
- 2.3 港台经验对我国建筑业工人劳动报酬权益保障的启示26-29
- 2.3.1 正确的用工指引能清晰列明劳动报酬权益26-27
- 2.3.2 规范的用工制度能减少劳资纠纷的发生27-28
- 2.3.3 有效的救济手段能保障工人的劳动报酬权益28-29
- 3.完善我国建筑业工人劳动报酬权益保障的基本思路29-38
- 3.1 实化劳资双方的劳动关系29-30
- 3.1.1 针对建筑工地调整相关劳动法规29
- 3.1.2 完善建筑工地用工管理制度29-30
- 3.1.3 推广建筑工人“注册”制度30
- 3.2 优化薪酬保障的法律规范30-35
- 3.2.1 规范分包行为及利益分配的经济监管制度30-32
- 3.2.2 加强工资按时发放的行政监察制度32
- 3.2.3 防范欠薪的劳动保障救济制度32-33
- 3.2.4 严惩恶意欠薪的刑罚制裁制度33
- 3.2.5 改革相关配套的社会制度33-35
- 3.3 强化劳动报酬的执法力度35-38
- 3.3.1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力度35-36
- 3.3.2 规范涉嫌犯罪刑事案件查处衔接36-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2
- 致谢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伟浓;新加坡建筑业一瞥[J];东南亚研究;1993年04期
2 朱剑红;建筑业该算算账了[J];人民论坛;1999年02期
3 梁耀源;我市建筑业市场的失律现象及其有序运作的对策[J];长江论坛;1994年06期
4 李大君;;资质挂靠潜规则下建筑业的野蛮生长[J];中国工人;2013年01期
5 朱宁建;;从四川大地震谈建筑业的职业道德建设[J];福建建筑;2008年11期
6 冯顺林;勇立潮头著华章[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4年09期
7 郭旭升;;着力建设好四种文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年02期
8 王骏;;解读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J];施工企业管理;2012年06期
9 成世伦;不能搞“层层转包”[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9年04期
10 李大君;;当包工头也遭遇欠薪[J];中国工人;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易明;;北京建筑业市场分析[A];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四届信息发布会专辑[C];2001年
2 司增绰;徐康宁;;“民工荒”背景下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分析[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3 周茂刚;孙艳萍;;十年年会看发展[A];第十届建设行业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向武 徐志;提升建筑业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N];江苏经济报;2007年
2 王泳;西部开发应严防建筑业市场的腐败[N];人民政协报;2001年
3 驻京记者 刘晓静;建筑业需求明显回升[N];南方日报;2014年
4 记者 孙贤程;期待“中国建筑业现象”[N];建筑时报;2002年
5 ;建筑业的快速变化与出路[N];建筑时报;2005年
6 扈建时;中国如何面对国际建筑业快速变化[N];中华建筑报;2005年
7 特约记者 李育军;“全面提升河南建筑业内在质量和效益”[N];中华建筑报;2006年
8 郑春波邋通讯员 丁吕明;香港绮华漆业进军武汉建筑业市场[N];中国建设报;2008年
9 记者 施晓义;做好建筑业“走出去”文章[N];浙江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张宝;弥渡县建筑业快速健康发展[N];大理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洪;我国建筑业市场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建筑业工人劳动报酬权益保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2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02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