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知情权法律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环境知情权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环境知情权是公众参与的前提制度,环境知情权主要包括环境知情权是什么权,知什么情,怎么知情三大部分,也即“权”“情”“知”三个方面。申言之,环境知情权是社会成员享有的从环境信息掌握者那里知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是知情权在环境法学学科的映射,是一种独特的程序性权利,是环境实体权利的保障,具有深厚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环境信息掌握者有义务主动公开其掌握的环境信息,同样权利人亦有权要求环境信息掌握者提供与环境相关的全部信息,如此有助于培育社会成员的环境知情权意识。政府不能作为环境知情权的权利主体,与其行政权威有很大的关系,而企业则可以作为环境知情权的权利主体。社会成员可以通过作为或不作为两种方式知悉、获取环境信息。无论我国立法还是实践,涉猎环境知情权颇多,但对环境知情权缺乏立法确认和法律保障,主要体现在法律设计、法律逻辑和权利救济存在缺陷。进而通过学习借鉴域外相关研究成果及立法经验,提出我国环境知情权的制度建构,涉及赋权和救济两大方面,在赋权方面,通过完善现有法规及颁布《环境知情权保障办法》从立法上确认环境知情权;在救济方面,针对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分别提供第一性救济和第二性救济,为环境知情权及其相关实体权利的实现保驾护航。
【关键词】:环境权 知情权 环境知情权 公众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导论7-12
- (一) 选题缘起7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7-8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8-9
- 1. 国内研究现状8-9
- 2. 国外研究现状9
- 3. 评析9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9-12
- 1. 研究思路9-10
- 2. 研究方法10-12
- 一、环境知情权本体探究12-18
- (一) 环境知情权之权12-15
- 1. 概念辨析12-13
- 2. 环境知情权理论基础13-14
- 3. 环境知情权属性14-15
- (二) 环境知情权之情15-16
- 1. 环境知情权客体15
- 2. 环境知情权客体范围15-16
- (三) 环境知情权之知16-18
- 1. 环境知情权主体16-17
- 2. 环境知情程序和方式17-18
- 二、环境知情权之现实回应18-24
- (一)我国环境知情权的立法与实践18-22
- (二)我国环境知情权不足评析22-24
- 1.法律设计的缺陷22-23
- 2.法律逻辑的缺陷23
- 3.权利救济的缺陷23-24
- 三、环境知情权之制度建构24-30
- (一)借鉴:国外环境知情权的相关规定24-26
- 1. 全球性立法:《里约宣言》24
- 2. 区域性立法:《奥胡斯公约》24-25
- 3. 国外发达国家相关立法与实践25
- 4. 他山之石:域外经验25-26
- (二)赋权:环境知情权的立法确认26-27
- 1. 权宜之计:完善现有法规26
- 2. 目标路径:颁布环境知情权保障办法26-27
- (三)救济:环境知情权的法律保障27-30
- 1. 第一性救济27-28
- 2. 第二性救济28-30
- 结语30-31
- 参考文献31-32
- 后记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谦;环境知情权的缺失与补救——从开县井喷事故切入[J];法学;2005年06期
2 余敏;论环境知情权的确立[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任晓红;俞晓;;论我国环境知情权的缺失及其确立[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张盼;;论环境知情权[J];经济师;2007年06期
5 潘书宏;;略论我国环境知情权的法律确认[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18期
6 李巧玲;;论公众环境知情权的法律保障[J];法制与社会;2007年12期
7 宋婷;;浅析环境知情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1期
8 陈艳伶;;人权视角下的环境知情权[J];法制与社会;2008年25期
9 宋成;;我国环境知情权保护的问题与措施探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7期
10 黄云翔;;环境知情权法律价值分析[J];才智;2009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曹炜;;农民环境知情权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海萍;;环境知情权探析——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3 张紫宜;孙笑征;;环境知情权概论[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4 朱谦;;环境知情权研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5 谢军安;蒋北辰;;论我国环境知情权的发展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6 钱水苗;傅颖;;论强化政府环境责任——从浙江台州血铅超标事件说起[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学安;治理环境污染应以尊重公众环境知情权为前提[N];人民政协报;2013年
2 湖南理工大学政法系 周卫;环境知情权制度刍议[N];中国环境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李万祥;最严环保法严在哪里[N];经济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沈慧;“史上最严环保法”有多项重要突破[N];经济日报;2014年
5 记者 顾瑞珍;环保部要求:保障群众环境知情权[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6 本报记者 司建楠;新《环保法》终获通过 推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形成[N];中国工业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冯永锋;看新《环保法》三大突破[N];光明日报;2014年
8 记者 余晓洁 顾瑞珍 吴晶晶;从“小修补”到“大手术”,让环保法“硬”起来[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9 本报记者 郭薇 张秋蕾;环境保护部:新《环保法》最大限度凝聚了各方共识[N];中国环境报;2014年
10 李国民;全面公开水质状况,天塌不下来[N];检察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薇薇;环境知情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刘俏;我国环境知情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3 任以;论我国环境知情权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郴保;环境知情权法律制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5 林雪;环境知情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陈学敏;环境知情权[D];武汉大学;2004年
7 管廷富;我国环境知情权保障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周鲁耀;论环境知情权的边界[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9 廖龙军;环境知情权探析[D];四川大学;2006年
10 万美;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的权利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环境知情权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2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02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