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安乐死合法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8 20:10

  本文关键词:我国安乐死合法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安乐死合法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产物,是人类自身对生命更理性的认识,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体现。然而在我国,实施安乐死行为被视为故意杀人罪,从而产生了情理与法理的冲突。安乐死合法化是社会现实的需要,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体现,因而笔者以安乐死合法化为选题展开本文的研究。 本文除导论和结论外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了安乐死的概念、分类和历史发展,着重说明了安乐死在我国以及世界各国中合法化的争论。 第二部分,对国外关于安乐死的立法状况进行了考察和评析,探讨了对中国安乐死立法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第三部分,评析了被判有罪和无罪的两种司法判例,从判例的立场分析了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从现实需要、权利体现、现代文明和人道主义精神等方面分析了安乐死合法化的必要性;同时从物质保障、被害人同意、社会心理和社会危害性的角度分析了安乐死合法化的可行性。 第五部分,主要阐述了安乐死的立法设计。从完善刑法相关规定和制定《安乐死条例》两个方面提出了安乐死合法化的具体建议。 最后,总结安乐死合法化最终在我国会实现是一种必然趋势。
【关键词】:安乐死 尊严死 生命权 被害人同意 故意杀人罪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导论8-16
  • (一) 选题的意义8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8-15
  • (三) 研究方法15-16
  • 一 安乐死合法化概说16-24
  • (一) 安乐死的概念和分类16-18
  • (二) 安乐死的历史发展18-19
  • (三) 关于安乐死合法化的争论19-24
  • 二 安乐死合法化的域外考察24-28
  • (一) 立法概况24-26
  • (二) 立法评析26
  • (三) 启示与借鉴26-28
  • 三 我国安乐死司法实践的现状与问题28-33
  • (一) 安乐死案例回顾28-30
  • (二) 安乐死案例评析30-31
  • (三) 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31-33
  • 四 我国安乐死合法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3-40
  • (一) 必要性分析33-36
  • (二) 可行性分析36-40
  • 五 我国安乐死合法化的具体设计40-44
  • (一) 完善刑法相关规定40-41
  • (二) 制定《安乐死条例》41-44
  • 结论44-45
  • 致谢45-46
  • 参考文献46-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问欣;抛弃伤者致死被判故意杀人罪[J];道路交通管理;2005年01期

2 殷永军;;从法医学视角把握(间接)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致死)罪的判断标准[J];人民检察;2008年03期

3 魏克家;关于故意杀人罪的预防[J];北京政法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4 李子园;;遗弃重病男友获故意杀人罪[J];人生与伴侣(月末版);2009年11期

5 郑远宏;论我国刑法中故意杀人罪的几个问题[J];检察实践;2001年06期

6 林建军 ,龚怡诺;酒后撞人拖行致死被以故意杀人罪论处[J];道路交通管理;2002年09期

7 付立庆;故意杀人罪罪状检讨[J];人民检察;2003年05期

8 朱治明;故意轧死伤者——以故意杀人罪论处[J];道路交通管理;2003年07期

9 袁秀岩;邵磊;;论故意杀人罪与其他相关犯罪的区别[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王欣 ,陈晓波;故意杀人罪法条设置检讨及完善[J];人民检察;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峰;鹿纪国;;在医疗活动中随意处死活性引产儿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静波;四被告人构成故意杀人罪领重刑[N];人民法院报;2013年

2 董王超;构成故意杀人罪[N];河南法制报;2014年

3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法院 高魁邋师俊杰;丈夫遭遇危险时妻子不予救助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N];人民法院报;2007年

4 杨彩方;浅谈故意杀人罪的认定[N];法治快报;2008年

5 邓辉;见死不救 男子涉嫌故意杀人罪[N];西部法制报;2008年

6 李华邋杨慧文;坐视妻子溺水身亡丈夫构成故意杀人罪[N];检察日报;2008年

7 记者 岳耀勇 通讯员 刘波;温州瓯海原区委书记谢再兴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批准逮捕[N];检察日报;2010年

8 李金健 实习生 莫日华;韩群凤犯故意杀人罪一审被判5年[N];东莞日报;2011年

9 汤计;助人自杀,被告以故意杀人罪获刑10年[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汪海鹰;刘某抢劫之后又杀人构成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N];人民法院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憬宏;论故意杀人罪的死刑适用[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磊;故意杀人罪死刑司法限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璇;安乐死涉罪若干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2 江涛;帮助自杀非罪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平;刑法中的“特别残忍手段”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4 黄云龙;中美故意杀人罪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金娅敏;论主观方面对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5年

6 孟强;论故意杀人罪与强奸罪的界限问题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7 朱萌;论故意杀人罪的司法认定[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孙远;故意杀人罪中死缓适用的标准规范化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9 王美玲;不作为故意杀人罪案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10 王树友;夏俊峰故意杀人案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安乐死合法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3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03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e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