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0 04:08

  本文关键词: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环境保护是一个法制化、科学化的进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我国环保领域的一部基本的法律制度,是实现环境保护科学化、法制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自实施以来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中环境影响评价的最高形式—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将环境因素纳入进战略的制定过程中,并从决策的源头控制战略实施后产生的不利影响。它是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达到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工具。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并不是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简单累加,或具体分析的总和,两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且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所涉及的评价范围之广,意义之深,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远远无法比拟的。相较于具体建设项目,政府的宏观战略决策产生的不利环境后果后是很难处理的。所以为了防止更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对决策者的宏观战略决策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如计划、规划、和法律等。对我国来讲,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还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在当前的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只涉及到了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只是处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最低层次。而且随着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探索和开展的逐步加深,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在理论基础、技术体系、管理标准与实施有效性等要素上的问题日益突出,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有深入挖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完善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保障环境的质量。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效果较好的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模式特点进行分析,在现实背景下梳理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的实施现状,并结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相关法律中的法律规定,运用对比和实例分析的方法,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从理论上进行阐述分析,从实例中进行经验总结,从立法的角度进行比较借鉴。力求全方位地看待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情况,突破发展瓶颈,更加充分和深入地运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现其存在的意义。文章首先对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产生背景以及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者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说明,并阐述了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二部分对代表性国家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模式特征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力求找到能为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所用的先进经验。接下来在对各国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之后,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相关法律条款为基准,从法律法规有效性、决策机制合理性、公众参与程度等方面出发,尽可能完备地诊断出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最后则在对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之后,从明确评价范围、扩充评价内容、加强理论研究与技术体系建设、强化责任机制与监督机制、规范公众参与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完善措施,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模式分析 实施现状 应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820.3;D922.6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3
  • 第一章 绪论13-21
  • 1.1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13-16
  • 1.1.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3
  • 1.1.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3
  • 1.1.3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13-15
  • 1.1.4 三者关系15-16
  • 1.2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6-17
  • 1.3 选题背景17
  • 1.4 研究意义和目的17-18
  • 1.5 国内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18-21
  • 1.5.1 国外研究现状18-19
  • 1.5.2 国内研究现状19-21
  • 第二章 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模式分析21-33
  • 2.1 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模式特点21-30
  • 2.1.1 美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模式特点21-24
  • 2.1.2 俄罗斯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模式特点24-26
  • 2.1.3 日本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模式特点26-28
  • 2.1.4 加拿大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模式特点28-30
  • 2.1.5 意大利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模式特点30
  • 2.2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模式分析与经验借鉴30-33
  • 2.2.1 战略层次逐渐提高30-31
  • 2.2.2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实效性强31
  • 2.2.3 强调一体化评价31-32
  • 2.2.4 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加强32
  • 2.2.5 保障监督机制完善32-33
  • 第三章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的实施现状33-43
  • 3.1 实施形式及发展历程33-34
  • 3.2 实践进展34-35
  • 3.3 具体实施现状35-43
  • 3.3.1 理念现状35
  • 3.3.2 立法现状35-36
  • 3.3.3 评价主体现状36
  • 3.3.4 评价客体现状36-38
  • 3.3.5 技术体系现状38-39
  • 3.3.6 审批主体现状39-40
  • 3.3.7 部门合作现状40
  • 3.3.8 公众参与现状40-41
  • 3.3.9 法律责任现状41-42
  • 3.3.10监督机制现状42
  • 3.3.11本章小结42-43
  • 第四章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的应用研究43-51
  • 4.1 转变理念43-44
  • 4.2 完善立法44
  • 4.3 扩大评价主体范围44
  • 4.4 扩大评价客体范围44-45
  • 4.5 加强技术方法研究45-46
  • 4.6 审批机构法定审批46-47
  • 4.7 推进部门合作47
  • 4.8 强化公众参与47-49
  • 4.9 明确法律责任49-50
  • 4.10完善监督主体职能50
  • 4.11本章小结50-51
  • 第五章 结论51-53
  • 5.1 主要工作51-52
  • 5.2 主要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7
  • 致谢57-59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Study Progress and Trends of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in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9年02期

2 蔡守秋;;论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几个问题[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12期

3 高正;;专家参与规划决策的实效性分析——以《环境影响评价法》为中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王玉振;金辰欣;;战略环评——从国际经验到中国的实践 第一章 战略环评概述[J];中国环境管理;2011年Z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温毛毛;中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6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06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f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