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京地铁安检争议的法律思考
本文关键词:对北京地铁安检争议的法律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地铁安检目前已在中国多个城市实行。自从2008年实行安检以来,北京一直是关于地铁安检争议的焦点所在。民众的观点层出不穷,纷繁复杂,赞成支持者有之,反对质疑者有之。同时由于这个话题关乎日常生活,讨论难度不高,民众既有意愿又有能力表达自己的观点。本文首先针对不同传播媒介的特点,以网络搜索为主要手段,配合传统的纸质媒体,分类收集地铁安检争议的观点。经过整理后,归纳出了四个争议焦点:乘地铁能否拒绝安检,对公民利益的损害是否可以容忍,是否可用其他安保措施代替,真实的目的是否是限流和安排就业。对地铁安检争议进行讨论,思考路径有很多。本文的主体部分是运用对比论证法、数量研究法和规范分析法,对上述争议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分析的思路是首先确定适合将地铁安检置于哪个法学二级学科领域,然后运用该领域中的概念和原理对地铁安检进行分析。根据这个思路,对争议涉及法律问题的分析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地铁安检的法律性质。首先确定实施主体为民事主体,然后通过对手段的分析认定其已经超出了民事法律讨论的范畴,进入行政法领域。接着通过对即时强制和行政调查这两个行政法概念的辨析,判断安检应当属于行政调查。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运用行政法中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对安检进行行政法考量。通过梳理相关法律文献,对比行政授权的相关理论,认为目前对地铁运营单位实施地铁安检的授权无效。接着,利用比例原则分析行政授权目的,比较诸安保手段,并分析是否满足法益相称性。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地铁安检能够妥当实现授权目的,是当前地铁安保的最佳选择,能够满足法益相称性要求。针对上述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两项建议:一是根据地铁安检的实际实施工作由保安服务公司承担的现状,建议在属于“法律”位阶的相关法律文件中,将安检的权限直接授予保安服务公司;二是在决定推行人物同检或其他安检措施之前,举行听证会。通过对争议涉及法律问题的归纳分析并提出建议,笔者认为要平息这些争议,需要对这些问题有一个客观全面的总结和分析,对相关措施予以审慎评估,完善法律规制。
【关键词】:地铁安检 争议 法律性质 行政法考量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引言7-11
- 1.1 问题的提出7-8
- 1.2 文献综述8-9
- 1.3 研究方法9-10
- 1.4 论文结构10-11
- 第2章 地铁安检争议的观点搜集及争议焦点11-15
- 2.1 争议观点搜集11-13
- 2.1.1 搜集来源及方法11-12
- 2.1.2 搜集结果12-13
- 2.2 争议焦点概述13-15
- 2.2.1 乘地铁能否拒绝安检13-14
- 2.2.2 对公民利益的损害是否可以容忍14
- 2.2.3 是否可用其他安保措施代替14
- 2.2.4 真实目的是限流和安排就业吗14-15
- 第3章 争议涉及的法律问题及分析15-30
- 3.1 地铁安检的法律性质15-20
- 3.1.1 主体为民事主体15-16
- 3.1.2 手段超越民法讨论范畴16-18
- 3.1.3 即时强制与行政调查之辨18-20
- 3.2 地铁安检的行政法考量20-30
- 3.2.1 行政授权的法律依据20-23
- 3.2.2 行政目的分析23-25
- 3.2.3 诸手段比较25-28
- 3.2.4 利益衡量28-30
- 第4章 结论30-32
- 参考文献32-34
- 致谢34-36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玄默;;韩国行政调查基本法[J];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02期
2 汤俪瑾;;论行政调查的类型化[J];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01期
3 吴燕怡;杨雅迪;;论警察行政调查的正当程序[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莫于川;;中国行政调查制度的若干问题与完善路向[J];学习论坛;2011年04期
5 于蕾;;完善中国行政调查制度的路径浅析[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6 康贞花;;韩国行政调查基本法的特色及对中国的立法启示[J];河北法学;2011年10期
7 王周户;;行政调查活动的法律程序分析——以相关法律制度规定为样本[J];行政法学研究;2011年04期
8 孙树志;蔡斌;;行政调查的内涵、边界及法律规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赖锴;;行政调查瑕疵形态的分析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10 杨海坤,郝益山;关于行政调查的讨论[J];行政法学研究;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刚;王志勇;;美国337行政调查案例评析[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2 沈开举;郑磊;;行政强制法应定位为行政调查和执行法[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叶必丰;韩思阳;徐涛;何渊;;行政调查与取证制度研究[A];2012年政府法制研究[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道勇;药监行政调查的表现形式及其性质分析[N];大众科技报;2007年
2 戴卫忠;简论行政调查行为的司法救济[N];人民法院报;2006年
3 柴加恒;试论建立药监行政调查补偿制度的意义[N];大众科技报;2008年
4 戴卫忠;行政调查行为是否可诉[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4年
5 卫行;行政调查行为的司法救济[N];江苏经济报;2004年
6 浙江省湖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朱春妹;浅析行政调查过程中的回避[N];中国医药报;2009年
7 记者 万芳;码头作业费行政调查处理结案[N];中国水运报;2006年
8 邓宝能;“隔离审查”违法行为人8天如何定性[N];法治快报;2007年
9 盘利斌;行政调查案件的司法审查探究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法院[N];广西法治日报;2014年
10 记者 袁祥;反洗钱法草案新增规定[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爱红;行政调查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2 杨恩朋;行政调查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徐寅哲;行政调查基础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徐勇;行政调查及其法律规制[D];汕头大学;2007年
5 杨燕;论行政调查[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赵雪圯;论韩国《行政调查基本法》及其对我国的立法启示[D];延边大学;2012年
7 詹言;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行政调查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8 谢和勇;行政调查法律规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长华;日本行政调查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10 郭利娟;民生行政调查实践中的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对北京地铁安检争议的法律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2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12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