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救护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非法救护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层出不穷的社会现象,由于法律所具有的滞后性,新出现的社会问题很难用现行法律进行完整的规制。近几年来,我国多省、市、地区不断发生非法运营的救护行为,为追求经济利益争夺病源,无视病人生死,威胁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事件折射出当前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这一现象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不到位之处,特别是适用刑法对其中涉及刑事犯罪的行为的具体罪名认定问题,以及各部门法在实践中的协调规制问题等等。本文从非法救护这一法律现象出发,分析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针对非法救护的行为特点与产生机理,归纳此类现象中常见的犯罪类型,探讨其在具体实践中的罪名认定。此前,我国针对非法救护的法律法规并无统一的规范,也无完善的规制体系。2014年2月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院前急救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空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讨论这一新出台部门规章的局限性,融合各部门法,为构建完整的规制体系提供一种思路。全文主要由绪论、第二至第五章、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非法救护的实践背景及国内院前急救法律规制的基本情况,点出文章研究的实际意义。第二章是非法救护行为的概述。本章由非法救护行为的概念与现状、行为方式、特点、产生原因四部分构成。通过实践中的相关案例,阐述对非法救护的表象和内涵的全面认识,为接下来的学理探讨奠定基础。第三章是行政法及民法对非法救护行为的规制。本章主要从这两个部门法角度,历数《合同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侵权责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范,发现其针对这一现象的规范不足之处。第四章是非法救护行为涉嫌的犯罪及其认定。根据非法救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犯罪行为,探讨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非法行医罪、非法经营罪、抢劫罪等罪名在这一法律现象中存在的认定问题,集中展现刑法对非法救护行为的规制体系。第五章是规范救护管理的对策研究。本章从现有法律及制度的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法》的建立、急救市场化构想三个方面来阐述杜绝非法救护行为的思考方向。结语部分对全文作出简短的总结。
【关键词】:非法救护 院前急救 司法认定 非法行医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10
- 2 非法救护行为概述10-16
- 2.1 非法救护的概念与现状10-11
- 2.2 非法救护的具体行为方式11-12
- 2.3 非法救护行为的特点12-13
- 2.3.1 逐利性与暴力性12
- 2.3.2 行政犯特征12
- 2.3.3 救护对象多为弱势群体12-13
- 2.3.4 规模化、产业化特征13
- 2.3.5 多次、长期违法或犯罪13
- 2.4 非法救护存在的原因分析13-16
- 2.4.1 院前急救及社会保障不到位13-14
- 2.4.2 不法收益与违法成本不匹配14
- 2.4.3 患者缺乏辨识能力且法律意识淡薄14-15
- 2.4.4 行为入罪难且行政处罚威慑力小15-16
- 3 行政法及民法对非法救护行为的规制16-21
- 3.1 行政法视角下的非法救护评析16-18
- 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的规定及评议16
- 3.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细则中的规定及评议16-17
- 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规定及评议17
- 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规定及评议17-18
- 3.2 民事法律视角下的非法救护评析18-21
- 3.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的规定及评议18-19
- 3.2.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的规定及评议19-21
- 4 非法救护行为涉嫌的犯罪及其认定21-28
- 4.1 使用不当药品、设备的行为认定21-22
- 4.1.1 对主观方面认识因素的思考21-22
- 4.1.2 对主观方面意志因素的思考22
- 4.2 急救过程中医疗服务行为之认定22-24
- 4.2.1 非法救护中的相关医疗服务属于“医疗行为”22-23
- 4.2.2 非法行医的行政犯属性23-24
- 4.2.3 关于“情节严重”的认定24
- 4.3 经营行为之认定24-26
- 4.3.1 对非法经营罪条文的理解25
- 4.3.2 非法救护行为不构成非法经营罪25-26
- 4.4 救护途中要挟财物行为之认定26-28
- 5 规范救护管理的对策研究28-33
- 5.1 现有法律及制度的完善28-30
- 5.1.1 《刑法》中非法经营罪的完善28-29
- 5.1.2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完善29
- 5.1.3 多部门行政监管现状的完善29-30
- 5.2 《院前医疗急救法》的立法30-31
- 5.2.1 构建和细化急救网络30
- 5.2.2 救护车辆的特权规范30-31
- 5.2.3 医疗救护员制度31
- 5.3 院前急救市场化构想31-33
- 6 结语33-34
- 致谢34-35
- 参考文献35-37
- 附录37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恒宇;对章俊理非法行医罪的一点看法[J];中国律师;2000年06期
2 张青松;非法行医罪中“医生执业资格”的认定和审查[J];中国律师;2000年06期
3 陈轶群,宋长海;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和客观方面[J];张家口农专学报;2003年04期
4 姬广军;试论非法行医罪[J];中州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王莲花,高永平,杨萱,孙建萍;非法行医罪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年07期
6 孙丽艳;试论非法行医罪的几个问题[J];检察实践;2004年06期
7 魏亚斐,许小珍;非法行医罪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8 马章民,刘江格;非法行医罪的认定及立法完善[J];河北法学;2005年08期
9 刘长秋;;单位非法行医罪刍论[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10 王越;蒲川;;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兼评刑法336条第1款[J];医学教育探索;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辽宁省盘锦市检察院、大洼县检察院 郝建军邋白咏红;非法行医罪认定中的三个问题[N];检察日报;2007年
2 陈轶群 于铁林 郭淑仙;有医生执业资格也可成为非法行医罪主体[N];检察日报;2004年
3 唐世月 朱云三;非法行医罪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汪言安;“非法行医罪”的量刑之争[N];医药经济报;2005年
5 张振鹏;单位可以成为非法行医罪主体[N];检察日报;2007年
6 何葆林;退休护士输液致患者死亡能否构罪[N];健康报;2008年
7 钟震球;“德国牙医”为何“逃脱”了非法行医罪[N];广东科技报;2000年
8 朱新南;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非法行医罪[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陈然 蒋益芬;非法行医罪司法认定中的两个问题[N];检察日报;2006年
10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检察院 程先曙;从两个角度看待非法行医罪因果关系[N];检察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拓宇;非法行医罪的主体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2 吴迪;非法行医罪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文琳;非法行医罪主体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王凌;非法行医罪相关疑难问题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5 潘士红;非法行医罪疑难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齐丽青;非法行医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高永刚;非法行医罪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何瑞锋;非法行医罪再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孙云霞;非法行医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王哲;论非法行医罪[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非法救护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2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12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