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信访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7-06-04 11:10

  本文关键词:我国信访制度的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信访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一项政治创新,是中共总结革命胜利的三个法宝之一的群众路线的政策延续。作为一种弱救济性的行政救济手段、行政监督途径以及民众政治参与、解决纠纷的制度性渠道,在我国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历史传统。大量实践表明,在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信访制度都在促进社会监督、化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我国社会转型以及各项改革的纵深推进、社会利益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且不断调整、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日益加剧的形势下,这项制度本身存在的功能定位不清晰、官本位意识浓厚以及缺乏统一协调等问题,使其面临着与国家法治化目标相背、干扰其他部门正常工作等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信访制度未能与社会变革同步发展。要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就必须根据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以及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在国家整体政治改革目标下与法治建设进程中重新设定其功能目标,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深入思考社会矛盾与纠纷的根本解决方案。本文分析了我国信访制度的设计初衷与定位,回顾了信访制度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其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对比研究了其他国家相关法律制度,进而提出完善信访制度的途径与建议。
【关键词】:信访制度 救济 法治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2.8;D92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4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9-10
  • 1.1.1 研究的背景9
  • 1.1.2 研究的目的9-10
  • 1.1.3 研究的意义10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0-12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3 简要评析12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12
  • 1.4 研究难点12-13
  • 1.5 本章小结13-14
  • 2 信访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史14-18
  • 2.1 信访制度的基本概念14-15
  • 2.1.1 信访的内涵14-15
  • 2.1.2 信访制度的概念15
  • 2.2 信访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15-16
  • 2.2.1 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的信访工作15
  • 2.2.2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信访制度15-16
  • 2.3 本章小结16-18
  • 3 我国信访制度的理论基础18-22
  • 3.1 信访制度在中国存在的基础18-19
  • 3.1.1 理论基础-人民主权理论18
  • 3.1.2 宪法基础-公民基本权利18
  • 3.1.3 传统意识基础-“清官”意识18-19
  • 3.1.4 现实基础-群众路线19
  • 3.2 信访制度的功能解析19-21
  • 3.2.1 公民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的功能19-20
  • 3.2.2 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的功能20
  • 3.2.3 权利救济功能20-21
  • 3.2.4 权力监督功能21
  • 3.3 本章小结21-22
  • 4 近年来信访制度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22-30
  • 4.1 近年来信访制度面临的困境22-25
  • 4.1.1 制度设计功能扭曲22-23
  • 4.1.2 信访人权益屡受侵害23-24
  • 4.1.3 信访机构庞杂无系统24-25
  • 4.2 近年来信访制度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25-28
  • 4.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制度的变迁25
  • 4.2.2 信访制度设计的误区25-26
  • 4.2.3 司法制度的缺位26-27
  • 4.2.4 信访制度的立法规范存在不足27-28
  • 4.3 本章小结28-30
  • 5 国外相关法律制度分析30-40
  • 5.1 国外相关法律制度研究30-35
  • 5.1.1 瑞典议会监察专员制度30-31
  • 5.1.2 德国公民申诉制度31-32
  • 5.1.3 法国人民权益保护官制度32-34
  • 5.1.4 日本的行政相谈和苦情制度34-35
  • 5.2 对我国信访制度的启示35-38
  • 5.2.1 瑞典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对我国信访制度的启示35-36
  • 5.2.2 德国公民申诉制度对我国信访制度的启示36-37
  • 5.2.3 法国人民权益保护官制度对我国信访制度的启示37-38
  • 5.2.4 日本的行政相谈和苦情制度对我国信访制度的启示38
  • 5.3 本章小结38-40
  • 6 完善我国信访制度的思考40-47
  • 6.1 改进和完善信访制度的原则40-42
  • 6.1.1 功能合理定位原则40
  • 6.1.2 法治化进程原则40-42
  • 6.1.3 权利本位原则42
  • 6.1.4 渐进改革原则42
  • 6.2 进一步改善信访制度的职能42-44
  • 6.2.1 弱化信访制度的纠纷解决职能43
  • 6.2.2 弱化信访制度的救济功能43
  • 6.2.3 强化信访制度的信息收集功能43-44
  • 6.3 完善信访制度的路径选择44-47
  • 6.3.1 建立人大监察员制度44
  • 6.3.2 建立统一的监察机构44
  • 6.3.3 树立司法权威44-45
  • 6.3.4 实现信访信息化45-46
  • 6.3.5 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46-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51-5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2-53
  • 致谢53-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史全增;查志刚;;本位的回归:对我国信访制度受理事项的重新认识[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左卫民,何永军;政法传统与司法理性——以最高法院信访制度为中心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沃尔夫冈·格拉夫·菲茨图姆;牟西;;联邦德国的公民申诉权[J];环球法律评论;1987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信访制度的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0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20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5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