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4 17:19

  本文关键词: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类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海洋经济发展史。如今全球普遍面临粮食、能源、资源供应紧张而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问题,加快开发海洋资源能源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发展海洋经济基本采用生产粗放、规模扩张的粗放型模式,不仅使得我国海洋经济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窘境,也使得我国近海海洋生态受到严重损害或损害威胁。为应对海洋生态危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我国已建立起一套关于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的法律体系,在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律中分别设置了污染排放企业承担的环境侵权责任、环境刑事责任和环境行政责任,但法律实效有限,不仅力度小难以实现惩罚目的,还有可能使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陷入末端治理中心主义的不良循环。因此本课题独辟蹊径,借鉴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成功经验,探讨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为何延伸,如何延伸以及立法中如何规定等问题,最终建立适应海洋生态系统特征的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制度。本文共分为五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概念和法律基础。明确论文所称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的含义及其外延,对我国关于生态损害者责任的法律条文进行梳理并总结。第二部分,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的理论基石。检索和梳理相关文献,总结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的理论依据,借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产者责任延伸理论、外部性理论和环境法功能进化理论,据以指导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建构与优化。第三部分,阐释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内涵及特征。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进行对比研究,界定出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内涵,并总结出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的特征。第四部分,国外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经验的比较与借鉴。基于已有的外国立法实践,选取美、日两个典型发达国家的海洋环境法律,考察其立法实践与实施状况。并在摸清该国海洋环境法律实施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为我国建构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制度提供借鉴。第五部分,构建与完善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立法建议。首先,明确海洋生态治理法律原则。其次要根据不同类别分项规定生态损害者的延伸责任,再次,完善延伸责任的法律设置。
【关键词】:海洋生态损害 延伸责任 环境法治 赔偿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一、绪论10-16
  • 1、选题背景及意义10-11
  • 1.1 选题背景10-11
  • 1.2 选题意义11
  • 2、研究现状综述11-14
  • 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11-13
  • 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13-14
  • 3、研究内容14
  • 4、研究方法14-16
  • 二、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概览16-26
  • 1、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与特征16-19
  • 2、海洋生态损害责任的内涵及特征19-20
  • 3、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的相关立法规定20-26
  • 三、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的理论基础26-30
  •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26-27
  • 2、生产者延伸责任理论27-28
  • 3、外部性内部化理论28-29
  • 4、环境法功能进化理论29-30
  • 四、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内涵及特征30-36
  • 1、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内涵30
  • 2、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本质要求30
  • 3、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特征30-36
  • 3.1 海洋生态损害表现形式多样化30-31
  • 3.2 海洋生态损害行为形式多样化31-33
  • 3.3 延伸责任主体多样化33-34
  • 3.4 延伸责任范围广泛化34
  • 3.5 延伸责任形式多样化34-36
  • 五、国外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制度36-40
  • 1、美国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制度36-37
  • 2、日本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制度37-38
  • 3、国外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对我国的启示38-40
  • 六、构建与完善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立法建议40-56
  • 1、确定海洋生态损害责任延伸原则40-45
  • 1.1 风险预防原则40-41
  • 1.2 公平性原则41-42
  • 1.3 受益者付费、污染者治理原则42-43
  • 1.4 效率性原则43-44
  • 1.5 严格责任原则44-45
  • 2、根据不同类别分项规定生态损害者的延伸责任45-51
  • 2.1 根据生态损害来源不同确定延伸责任主体45-49
  • 2.2 根据延伸责任主体确定延伸责任内容49-50
  • 2.3 根据权利主体确定责任追究机制50-51
  • 3、完善延伸责任的法律设置51-56
  • 3.1 强化企业的绿色产品责任51-52
  • 3.2 扩大海洋生态损害者的经济责任52-53
  • 3.3 强化船舶所有权人、实际使用人和管理人的管理责任53-54
  • 3.4 强化海洋生态损害者的信息公开责任54-56
  • 七、结语56-58
  • 参考文献58-60
  • 致谢60-6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珠华;;福建海洋生态文明保护的建议[J];海洋环境科学;2012年06期

2 黄华梅;谢健;王平;林丽华;罗艳;;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构建内涵研究——以大亚湾临海产业园区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年07期

3 刘健;;浅谈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基本问题[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叶冬娜;;海洋生态文化观的哲学解读[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J];国家海洋局公报;2009年02期

6 沈金鳌;防治能量污染 保护海洋生态[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0年03期

7 王麦全,张建华,丛义祥;成山头省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获批准[J];现代渔业信息;2003年03期

8 黎松强,吴馥萍;海洋资源与海洋生态保护[J];广东化工;2005年03期

9 ;保护海洋生态,吃海鲜分“三色”[J];海洋世界;2007年04期

10 田其云;阳露昭;;海洋生态恢复技术引导机制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映宇;曹利江;刘瑜;陈佳;卢瑛莹;;浙江省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思考[A];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田其云;;我国海洋生态恢复政策初探[A];山东省海洋经济技术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骥;姚泊;陈南;;我国海洋生态管理之探析[A];第五届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陈尚;任大川;夏涛;李京梅;杜国英;王敏;;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编制说明[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海洋生态损害评估技术指南(试行)[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3年卷第2期[C];2013年

6 叶属峰;;海洋生态监控:回顾与展望[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7 杨东方;高振会;孙培艳;霍素霞;唐红霞;;沙漠化在海洋生态和人类生存之间的平衡作用[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汪依凡;杨和福;;海洋生态损害评估[A];2007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凤华;;广西重要海湾海洋生态健康评价[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刘家沂;;海洋生态问题与生态安全的战略意义[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田东霖;2008海洋生态文明(温州)国际论坛开幕[N];中国海洋报;2008年

2 记者 陈运军 王元晖;携手共建海洋生态文明[N];厦门日报;2008年

3 记者钱秀丽;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要实现三个转变[N];中国海洋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陈瑜;应建立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责任保险制[N];科技日报;2011年

5 鲁环;山东确定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市县[N];中国海洋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侯小健;保护海洋生态 呵护蓝色家园[N];海南日报;2012年

7 国家海洋局海洋咨询中心主任 潘新春;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咨询服务[N];中国海洋报;2013年

8 杨政莹;厦门多部门合作保护海洋生态[N];中国海洋报;2013年

9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杨潇 李双建;海洋生态文明重在全面“融入”[N];中国海洋报;2013年

10 记者 孙安然;保护海洋生态是建设海洋强国重要内容[N];中国海洋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贾欣;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高乐华;我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优化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宫小伟;海洋生态补偿理论与管理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付会;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杨洁;半封闭型海湾水环境参数时空变化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建基;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选划技术方法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5年

2 叶冬娜;构建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海洋生态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卞韬;海洋生态文化在滨海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与实现路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4 刘晓颖;海洋生态红线区遥感监测方案设计与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5 陈甘霖;海洋空间规划技术在小尺度海洋生态红线区划中的应用[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6年

6 周玉珠;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D];温州大学;2016年

7 童卫萍;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制度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8 穆丽娟;我国海洋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及风险预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9 李映丽;滨海电厂对海洋生态价值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郭萍萍;我国海洋生态法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海洋生态损害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1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21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6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