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体育运动致人损害的法律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0 11:12

  本文关键词:体育运动致人损害的法律责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体育大国,大部分体育项目的水平都处于世界巅峰。随着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体育运动的日趋激烈导致运动员在体育活动中受伤的风险日益增大,体育无限风光的背后也存在着巨大的消极面,体育运动参与者的人身安全也受到比以往更严重的威胁。此外,奖金的诱惑与利益的驱使,使得不少运动员、教练等受益人员会不遗余力争取比赛的胜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甚至不惜使用暴力。如今,体育内部组织已不能妥善解决发生在体育活动中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伤害案件,司法越来越多的在干预体育运动,而法院应该怎样处理此类特殊纠纷?体育运动参与者应当何种责任,可以提出哪种抗辩事由?等等问题,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均未涉及。据此,本文试图对体育运动伤害侵权的概念作为切入点,在考虑体育运动伤害的特殊性基础上,对该行为的归责原则、抗辩事由等制度构建进行探讨。文章主要从侵权责任法角度入手,在界定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行为的概念基础上,以侵权行为法在调整侵权伤害事故方面的作用和特点作为切入和突破,结合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分析与一般的侵权事故的区别,进而对体育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种类、归责原则及解决途径进行梳理,并试图为依据,理清在侵权赔偿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抗辩事由与理论,以达到更好的完善关于我国的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责任立法的目的,为我国体育运动的良性发展锦添绵薄之力。
【关键词】:体育运动伤害 过错责任原则 自冒风险 救济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6;D9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1
  • 1.1 选题依据及其意义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0
  • 1.3 研究思路10
  • 1.4 研究方法10
  • 1.5 拟创新点10-11
  • 第2章 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行为的界定11-16
  • 2.1 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行为的概念11-13
  • 2.1.1 何为“体育运动”11
  • 2.1.2 引发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原因11-12
  • 2.1.3 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行为的特征12-13
  • 2.2 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行为的性质辨析13-14
  • 2.2.1 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行为与一般侵权行为13-14
  • 2.2.2 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行为与体育自治中的违纪行为14
  • 2.3 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行为的分类14-16
  • 2.3.1 按致害主体划分14-15
  • 2.3.2 按是否免责划分15
  • 2.3.3 按过错形式划分15-16
  • 第3章 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16-21
  • 3.1 关于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体系理论上的争议16
  • 3.2 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的具体适用16-21
  • 3.2.1 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分析16-17
  • 3.2.3 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分析17-19
  • 3.2.4 对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质疑19-21
  • 第4章 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21-26
  • 4.1 伤害行为需发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21
  • 4.2 加害行为需属犯规行为或违背体育职业道德行为21-22
  • 4.3 需有损害事实的发生22
  • 4.4 加害人需有主观过错22-25
  • 4.4.1 故意犯规23
  • 4.4.2 过失致害23-25
  • 4.5 二者需存在因果关系25-26
  • 第5章 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行为的抗辩事由26-32
  • 5.1 自冒风险理论26-31
  • 5.1.1 自冒风险理论的概念26-27
  • 5.1.2 自冒风险与受害人同意的区别27-28
  • 5.1.3 自冒风险理论的构成要件28-29
  • 5.1.4 自冒风险理论之适用范围29-31
  • 5.2 意外事件31
  • 5.3 事先约定的免责条款31-32
  • 第6章 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责任的承担及救济机制32-37
  • 6.1 体育运动伤害侵权损害的责任机制32
  • 6.2 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责任承担主体之雇主责任32-34
  • 6.3 我国现行由体育运动导致人身伤害的救济机制34-35
  • 6.3.1 人身损害赔偿34
  • 6.3.2 精神损害赔偿34-35
  • 6.4 我国现行由体育运动导致人身伤害的救济机制35-37
  • 6.4.1 体育保险制度35
  • 6.4.2 体育组织内部救济35-37
  • 结论37-38
  • 致谢38-39
  • 参考文献39-41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学术成果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秋臻;;别让运动伤害你[J];检察风云;2011年11期

2 张洋;;高校体育运动伤害预案研究[J];中国教师;2013年01期

3 张波;毛晓荣;李继军;朱斌;杜小安;;破解青少年学生体育运动伤害赔偿的对策研究[J];运动;2012年22期

4 宋在国;周江;吴运琦;;论高校学生运动伤害事故保险制度[J];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20期

5 纪进;徐雄杰;金广江;;有关运动伤害法律保护措施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李元敬;冯志强;闫士芳;安殿英;贾文彤;董文梅;肖涛;;高校体育运动伤害的法律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04期

7 张波;毛晓荣;欧阳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域下的青少年学生体育运动伤害赔偿机制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09期

8 刘建中;徐雄杰;;运动员运动伤害的法律保护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0年02期

9 章耀;;最适宜老人的运动:散步与打太极拳[J];老同志之友;2009年08期

10 廖仁海;;中小学运动伤害事故成因——从学校管理责任的视角出发[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勇英;;某校中小学生运动伤害情况调查分析[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第一届学校卫生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扬;健身房里的运动伤害[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2 记者 吕诺 张宗堂;小学生选校园三大伤害: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福如海;运动伤害是可以避免的[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李振辉;跑步中运动伤害的处理[N];广东科技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玮邋 薛淼焱;体育呼唤“可持续发展”[N];解放日报;2007年

6 吕诺 张宗堂;语言伤害 同伴暴力伤害 运动伤害[N];北京日报;2004年

7 刘锡潼;健身房:只要健身不要伤害[N];北京商报;2007年

8 ;运动伤害紧急处理法[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傅绘;女性当心运动伤害[N];大众卫生报;2006年

10 周延刚;警惕运动伤害造成神经损伤[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荣芳;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责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严玉洁;闵行区小学生运动伤害干预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钟倩红;广州大学生运动伤害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程小游;不同体质状况成年人运动伤害的发生及危险因素的筛查[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叶鹏;我国职业运动伤害法律问题研究[D];吉首大学;2015年

5 张意璇;体育运动致人损害的法律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6 童金茂;福建省普通高校运动伤害事故现状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尹明敏;上海市青少年运动伤害流行现况与风险评估[D];复旦大学;2011年

8 彭基巨;钢琴演奏运动伤害的原因及其防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体育运动致人损害的法律责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8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38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e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