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与到赋权:社会组织促进平等就业主体资格的演进
发布时间:2017-08-10 17:08
本文关键词:从参与到赋权:社会组织促进平等就业主体资格的演进
【摘要】:社会组织是促进平等就业的建设性力量,其法律主体资格的缺失会阻碍社会组织协助促进平等就业。为此,需要从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两个层面,全面梳理社会组织在促进平等就业中的法律主体资格的确立与发展过程,总结现行立法对社会组织的主体资格获取、主体范围界定等方面的制度支持与不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赋予社会组织促进平等就业的法律主体资格的建议,为构建政社协同、多元一体的平等就业促进主体体系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撑。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平等就业 法律主体资格 政社协同
【基金】:2015年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研究基金项目(15YUNHSS020)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在“主体—权利”的法律关系逻辑框架中,主体先于权利是全部法律概念体系的起点[1]。法律主体资格的确立,是保障该主体权利实现的基础,也是该主体履行法定职责的前提。无论是从域外有益实践经验,还是从国外理论研究来看,社会组织在平等就业促进中是不可或缺的主体。社会组织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谢丽;;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法律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36期
2 朱文星;;论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作用对其平等就业权利实现的保障[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08期
3 魏莉;都杰;;公司的社会责任与平等就业浅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05期
4 李荣艳;;男职工参加生育保险的必要性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李雄;刘俊;;《就业促进法》中平等就业的制度困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刘明辉;;家庭工人体面劳动公约对中国立法的影响[J];妇女研究论丛;2012年03期
7 朱新天,刘文涛;劳动权及其与促进就业的关系[J];开封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冲;我国大学生平等就业法律保护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2 康昕;女性平等就业的行政法律保障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丹;论两性平等就业的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51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651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