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领域起诉权的滥用和限制——兼谈陆红霞诉南通市发改委政府信息公开案的价值
本文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领域起诉权的滥用和限制——兼谈陆红霞诉南通市发改委政府信息公开案的价值
【摘要】: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重要立法宗旨。但由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不明确、不完善等原因,在正常的信息公开申请之外,极少数当事人利用现有立法漏洞提起了大量非正常申请,给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带来不小压力。针对政府信息公开领域的非正常申请和起诉权滥用,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在保障正当的信息公开申请权的同时,也应积极采取措施,通过立法目的解释,填补现有立法的漏洞,依法限制极少数当事人的非正常申请和滥诉。在相应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出台前,人民法院也可通过个案的裁判,不断探索滥诉的认定标准和限制方法,为立法和理论研究提供鲜活的实例。
【作者单位】: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起诉权 滥用 限制
【分类号】:D922.1
【正文快照】: 当代社会是信息时代。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比物资或者能源更有意义的资源。从经济学角度看,信息也是生产力。政府是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源,是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所有者和控制者。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注意到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欧盟早在1999年发表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这个村民组是否享有起诉权?[J];中国土地;1999年12期
2 饶粤红;论反垄断法中的私人起诉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5期
3 梁宏辉;;论民事起诉权[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肖建华;;诉权不容忽视 评《起诉权研究——以解决“起诉难”为中心》一书[J];中国律师;2012年10期
5 李春游;;试论起诉权人在我国滥用的规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相邻人是否享有起诉权?[J];中国土地;1997年11期
7 汪大宝,张品泽;刑事起诉权主体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家;1999年S1期
8 李勋;由付立忠同志《起诉权应慎用》谈起诉权慎用问题[J];娄底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9 饶粤红;反垄断法私人起诉权的作用分析[J];中国司法;2005年05期
10 陈合达;;对不起诉权运行状况的调查报告[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靖;;论我国检察机关选择起诉权的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2 徐威;;谈谈民事诉讼中起诉权的条件证据与胜诉权的事实证据[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武 陈治民;起诉权不能任意被剥夺[N];人民法院报;2000年
2 周兴中;我看民事起诉证据[N];人民法院报;2006年
3 留美学者 姜晨;起诉权交易的前提是原告同意[N];东莞日报;2010年
4 于涛;“裁量起诉权”:在公正的前提下提高效率[N];检察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李吉斌;应进一步保障当事人的起诉权[N];法制日报;2011年
6 案例编写人 江苏省吴江市人民法院 秦绪栋;书面放弃行政起诉权的法律效力[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张荣丽;灵活运用起诉权应对重婚[N];中国妇女报;2009年
8 徐从兵 仲晓祥;115户农民有起诉权吗[N];江苏经济报;2004年
9 尹文娟;当事人民事起诉权试论[N];江苏经济报;2010年
10 贺恒扬 孟国祥;不起诉权:兼有实体处分性质的法律监督权[N];检察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建生;起诉权论[D];苏州大学;2006年
2 彭洪雷;论民事起诉权之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梁宏辉;民事起诉权保障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4 刘香玲;民事起诉权保障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5 张洪;论民事起诉权的保障[D];广西大学;2014年
6 刘娜;当事人的民事起诉权保障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7 冯玲;反垄断法中消费者起诉权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徐震;试论我国检察机关的选择起诉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王蕾;退市公司流通股股东起诉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涛;不起诉权制约机制之初步探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89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6890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