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随之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人们不得不反思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就主体而言,民众、企业、政府都对环境问题的产生有所“作为”。在过去,民众和企业总被当作众矢之的,政府却逍遥法外,但政府对环境问题的产生也有很大责任。就我国目前政府环境问责的现状而言,现行的政府环境问责立法仍有不足,立法理念极其滞后,政府管理的模式仍停留在管控型阶段:以政府环境权力为主,政府环境义务为辅;以行政相对人的责任追究为主,政府环境责任的追究为辅,这必然造成政府对环境责任的淡漠甚至忽视。完善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能有效监督政府履行环境责任,推动我国环境治理的法治化。本文在对政府环境问责理论依据的研究基础上,分析我国政府环境问责的运行状况,发现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最终提出有效的策略,以确保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在我国的有效运行。本文总共分为五章,按照引言、基本理论、运行状况、存在问题及完善建议的顺序进行叙述。每章内容,具体设置如下:第一章,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表明笔者写作的目的和意图;其次,介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为写作提供理论依据;最后,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首先,介绍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的一般原理。揭示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的内涵,重点分析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与政府环境责任追究的关系,即:政府环境问责与环境法律责任的追究是一种交叉关系,且政府环境问责的外延既不完全也不仅仅包括环境法律责任的追究。其次,分析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权力委托代理理论,环境公共性理论,政府管理理论。第三章,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在我国的运行状况。首先,追溯我国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应先追溯行政问责制度的发展。其次,梳理我国有关政府环境问责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在宪法、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中的规定。最后,展望我国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即:由风暴问责向制度问责转变、由有过问责向无为问责转变、由问责政府向问责个人转变、由问责突发事件向问责常规行为转变、由属地问责向区域问责转变。第四章,我国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我国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问题的主要表现为:环境问责的意识淡薄、环境问责的立法不足、环境问责的监督机制滞后、环境问责的层级体系混乱、环境问责的救济措施缺失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观念障碍、立法障碍、体制障碍三个方面。观念障碍具体体现在错误的政绩观、发展观及官本位的观念上;立法障碍则在环境保护和行政问责的立法上均存在;体制障碍则指执政党与政府、行政机关上下级、政府与环保部门、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均存在的权力职责不清晰的状况。第五章,完善我国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的路径分析。本章是文章的主体内容,针对第四章中找到的我国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问题的所在,提出有效的完善策略。第一,必须要完善政府环境问责的文化建设;第二,完善政府环境问责的法律规范,从立法的基本原则、立法路径和完善现有法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政府环境问责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第三,构建全面的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包括:主体、程序、救济等;第四,健全政府环境问责的配套制度,保障政府环境问责的真正落实。
【关键词】:环境保护 政府环境责任 政府环境问责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68;D922.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1
- 1 引言11-16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1-12
- 1.1.1 选题的背景11
- 1.1.2 选题的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4-16
- 1.3.1 研究方法14-15
- 1.3.2 创新点15-16
- 2 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16-21
- 2.1 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的一般原理16-18
- 2.1.1 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的内涵16
- 2.1.2 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与政府环境责任追究的关系16-18
- 2.2 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的理论依据18-21
- 2.2.1 权力委托代理理论18-19
- 2.2.2 环境的公共性理论19
- 2.2.3 环境治理理论19-21
- 3 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在我国的运行状况21-27
- 3.1 我国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21
- 3.2 我国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21-24
- 3.2.1 我国宪法及相关法律中有关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的规定21-22
- 3.2.2 我国行政法规中有关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的规定22-23
- 3.2.3 我国地方法规中有关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的规定23-24
- 3.3 我国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的运行趋势24-27
- 3.3.1 由风暴问责向制度问责转变24-25
- 3.3.2 由有过问责向无为问责转变25
- 3.3.3 由问责政府向问责个人转变25-26
- 3.3.4 由问责突发事件向问责常规行为转变26
- 3.3.5 由属地问责向区域问责转变26-27
- 4 我国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7-32
- 4.1 我国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27-29
- 4.1.1 我国政府环境问责的意识淡薄27
- 4.1.2 我国政府环境问责的立法不足27
- 4.1.3 我国政府环境问责的监督机制滞后27-28
- 4.1.4 我国政府环境问责的层级体系混乱28
- 4.1.5 我国政府环境问责的救济措施缺失28-29
- 4.2 我国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9-32
- 4.2.1 观念障碍29
- 4.2.2 立法障碍29-30
- 4.2.3 体制障碍30-32
- 5 完善我国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的路径分析32-46
- 5.1 完善政府环境问责的文化建设32-34
- 5.1.1 加强问责的伦理建设32
- 5.1.2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政绩观32-33
- 5.1.3 以民本位替代官本位33-34
- 5.2 完善政府环境问责法律规范34-37
- 5.2.1 完善立法的基本原则34-35
- 5.2.2 丰富立法路径35-36
- 5.2.3 完善现有的立法规定36-37
- 5.3 构建全面的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37-41
- 5.3.1 建构多部门联动的政府环境问责机制37-40
- 5.3.2 建构完善的政府环境问责程序40
- 5.3.3 建构政府环境问责的救济机制40-41
- 5.4 健全政府环境问责法律制度的配套制度41-46
- 5.4.1 落实环保终身责任制度41-43
- 5.4.2 夯实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43-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49
- 后记49-5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政府环境行为公开制将试行[J];兵团党校学报;2003年05期
2 康建辉;李秦蕾;;论我国政府环境问责制的完善[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年04期
3 王毅;;完善政府环境问责制[J];北京观察;2011年08期
4 张丽娟;;论科学发展观下的政府环境职责[J];成人高教学刊;2008年02期
5 赵静;段志辉;;地方政府环境监管的失衡与平衡[J];行政与法;2011年01期
6 张学刚;钟茂初;;政府环境监管与企业污染的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2期
7 赵静;段志辉;;如何完善地方政府环境监管职责[J];党政论坛;2011年03期
8 刘耀辉;龚向和;;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中之政府环境义务嬗变[J];法学杂志;2011年05期
9 阎冬梅;政府环境保护职能必须强化[J];政府法制;1996年06期
10 谢宇;冉瑞平;任大廷;;试论政府环境行为[J];林业经济问题;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常丽霞;叶进;;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政府环境管理职能刍议[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马存利;;论突发自然灾害视阕中的政府环境应急责任[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玉明;刘湘云;;构建地方政府环境协同治理机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4 陈懿;;乡镇政府环境保护职权的立法考察——兼论《环境保护法》与相关法律的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5 赵俊;赵园园;;论政府环境权力的性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曦;;论我国《环保法》的修改与政府环境保护公共职能的统一性[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徽省亳州市环保局 蒿彦;应明确乡镇政府环境监管职能[N];中国环境报;2013年
2 郄建荣;重点查处政府环境违法及监管不力[N];法制日报;2008年
3 蒋巍 王京;我省将推行乡镇政府环境行为公开化[N];江苏经济报;2002年
4 记者 刘晶;政府环境法律执行力亟待提高[N];中国环境报;2006年
5 记者 张茁;长春等市(州)政府受到表彰奖励[N];吉林日报;2004年
6 连振祥;甘肃百分制考核地方环保工作[N];西部时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陈墨;创业是平凡的[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8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王元丰;治理环境污染要给政府“加压”[N];人民日报;2013年
9 刘浩;浅谈ISO14001环管体系建立与政府环境保护[N];临汾日报;2006年
10 记者 王渊邋通讯员 刘向阳 郭英昆;曲阳修缮天安门广场工程完工[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雯雯;公共健康保障视角下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责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龚至柔;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3 杨博;湘西地区政府环境保护能力培育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4 张国营;基于生存权保障的地方政府环境业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梁子超;长海县政府环境绩效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王柏东;我国政府环境问责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7 陈丽丽;地方政府环境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琳;政府环境绩效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毛利科;我国政府环境行政执法现状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10 梁艳丽;地方政府环境污染危机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816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816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