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及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13:01

  本文关键词:美国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及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知识产权法 科技创新 经济增长 经济的 知识产权保护 美国经济 新知识 非排他性 创新者 专利保护


【摘要】: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财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归功于对知识产权的关注和重视。利益的驱动使创新者们关注新知识的制造,而知识产权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他们不得不借助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激励创新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增长也确保了知识产权法的进一步完善。
【作者单位】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 科技创新 经济增长 经济的 知识产权保护 美国经济 新知识 非排他性 创新者 专利保护
【分类号】:D971.2;F171.2
【正文快照】: 一、美国早期领导人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关注知识产权这个术语虽然是现代社会的产品,但这个概念应回溯到《美国宪法》。美国早期领导人对知识产权法的逐步认识使制宪会议提前,也使知识产权在《美国宪法》中形式化了,即“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进步,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美章;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J];科技成果纵横;2005年03期

2 戚昌文,徐俊;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4期

3 袁晓东,戚昌文;技术创新需要知识产权制度[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年02期

4 范在峰;论技术创新对知识产权的影响[J];知识产权;2003年01期

5 朱颖;;美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发展——以自由贸易协定为拓展知识产权保护的手段[J];知识产权;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景娣,刘琼 ,钱佳平 ,田稷 ,缪家鼎;对科技查新文件归档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档案学研究;2004年02期

2 梅术文;;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创新关系的检视与思考[J];电子知识产权;2006年06期

3 陈雯娟;;谈知识管理与企业技术创新[J];湖北造纸;2006年02期

4 肖宁洪;;金融危机下的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创新[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5 汪江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机制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0期

6 林艳;;论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相互作用研究[J];经济师;2008年10期

7 王秀燕;;我国技术创新企业知识产权资本化探析[J];经济问题;2006年03期

8 戴强;;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互动性研究[J];技术经济;2006年08期

9 柯涛;龙珊瑚;;论技术经济及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学科关联性[J];技术经济;2006年12期

10 曾德明,张运生,陈立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的R&D团队治理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逸平;;论节能、环保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林逸平;;论节能、环保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3 张伟华;;多哈回合遗传资源谈判进展和我国谈判立场建议[A];专利法研究(2008)[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运德;政府知识产权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朱颖;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3 赵宴群;文化权利的确立与实现[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波;农业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刘名;开放式创新下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严波;知识产权对科技奖励的影响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4 贾冰;广西蔗糖业技术创新中专利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5 陈勇;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问题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丁滢;基于心理契约的跨文化适应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7 向子梦;基于创新绩效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吕晓青;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技术贸易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邱科星;论我国传统医药国际保护的途径[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丁yN;论国际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法律规制[D];复旦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玉中,易继明;论我国高技术产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J];中国法学;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芳;科技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J];生产力研究;2004年07期

2 戴遵林,李玉忠;科技创新应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J];德州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3 李玉忠;科技创新:灾后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J];山东审计;1998年10期

4 夏兴园,杨长友;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动力学窥探[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刘兴远;科技创新: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J];江苏统计;2000年06期

6 徐志宏;;科技创新:启动经济增长的动力[J];浙江经济;2000年03期

7 李霄,庄国舟;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商业经济;2005年01期

8 威廉·伊斯特利;在经济增长的迷雾中求索[J];经济导刊;2005年03期

9 周济;一部系统论述科技创新的专著——简评查英青《科技创新与中国现代化》一书[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6期

10 寒秋;;让“潜力”变现——谈科技创新在缓解资源约束中的重要意义[J];河南国土资源;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润水;;“两弹一星”精神与科技创新[A];山西省创造学会创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议专辑[C];2001年

2 张勇;;关于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的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3 武义青;李冰茹;;经济增长解析[A];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技术经济发展[C];2000年

4 谢晋闻;;以科技创新促经济发展[A];“以德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孙庆杰;;强化科技创新 应对入世挑战[A];中国粮油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综合卷)[C];2002年

6 秦伯益;;谈谈科技创新[A];2004年全国医药工业技术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薛旭;;科技创新和如何市场化问题[A];老科技工作者为“十五”计划再做贡献经验交流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陈立翠;;加强中医药高校的科技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作贡献[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李小京;;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陈永平;冯彩芳;张延安;;壮大西部奶业 科技创新为先[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黄启艳 通讯员 杨豹;科技创新成经济增长重要拉力[N];中山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金艾 实习生 徐轶聪;加快科技创新确保第四季度实现经济增长[N];贵州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赵宇清 见习记者 车轮;科技创新撬动全省经济增长[N];黑龙江日报;2010年

4 记者 薛海燕;江苏南京市:采取切实措施确保经济增长[N];经济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成静;重视科技创新将会最终受益[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6 杨健;科技创新,给羚羊插上翅膀[N];人民日报;2009年

7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李高山 中共朔州市委书记 田喜荣 山西省科技厅厅长 廉毅敏 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张复明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王赋 中共古交市委书记 张建发;在促进增长中加快转型发展[N];山西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谈琳 刘晓军;科技创新 赢在设计[N];科技日报;2009年

9 记者 许跃芝;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要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N];经济日报;2009年

10 郑晔 吕义锋 彭维江;应对危机 宝鸡挥起科技创新利剑[N];宝鸡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立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程萍;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3 李春龙;经济增长中的效率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耿爱生;卫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赵志强;连云港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及评估体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6 荣先恒;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8 陈德静;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魏玮;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利益平衡[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李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健文;论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1年

2 韦克胜;关于经济增长的辩证透视[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晓将;机电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黎楚文;知识产权法的法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占毅;关于科技创新体系建构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王欣;论可持续科技创新[D];吉林大学;2004年

7 罗莹;论邓小平的经济增长思想[D];中南大学;2003年

8 田义双;试论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9 宋文光;消费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叶新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和制度动因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31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031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7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