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美国国内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21:21

  本文关键词: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美国国内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 进出口贸易 失业率 经济增长 消费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贸易自由发展的趋势越发明显。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传统的关税配额等贸易保护手段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发达国家更多的采取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诸如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壁垒,对贸易伙伴贸易和经济造成重大冲击,影响范围很大,蔓延到了高附加值产品和产品的上下游或相关产品。受影响的企业群体也在不断扩大。而诸多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影响最大、发展最快的是技术性贸易壁垒。2008年11月份,WTO主要成员共向WTO通报238项技术性贸易措施,而到2012年11月,主要成员共向WTO通报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达到338项,增加42%。美国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发起国之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元贬值,美国超级经济大国地位动摇,国内经济难以维持持续增长,失业率上升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存在,美国越发频繁的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1995年,美国向WTO组织通报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29项,而到2013年达到98项。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美国不断发展和加强,制约其他国家经济的同时,对其国内经济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究竟对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失业率、经济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为何享受着自由贸易带来的极大好处,倡导自由贸易的同时,还要引领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基于上述现实需要和理论困惑,本文在对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尝试建立新的理论框架。分析美国频繁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原因,并从理论和实证方面,研究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其国内经济产生的各种经济效应,最终为美国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 进出口贸易 失业率 经济增长 消费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71.2;F757.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导论9-16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9-12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2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12-13
  • 1.3 研究方法13-14
  • 1.3.1 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13-14
  • 1.3.2 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14
  • 1.3.3 文献研究法14
  • 1.4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14-16
  • 1.4.1 创新之处14-15
  • 1.4.2 不足之处15-16
  • 第2章 文献综述16-23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16-22
  • 2.1.1 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综述16-19
  • 2.1.2 对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的综述19-20
  • 2.1.3 对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影响国内经济的综述20-22
  • 2.2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评述22-23
  • 第3章 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3-29
  • 3.1 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23-26
  • 3.1.1 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践23-25
  • 3.1.2 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25-26
  • 3.2 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未来发展趋势26-29
  • 3.2.1 美国TBT越发表现出“连带影响”26-27
  • 3.2.2 越来越趋向于与知识产权保护交织在一起27
  • 3.2.3 突出环保、注重能源使用率27-28
  • 3.2.4 不断提出劳工等社会壁垒、信息技术标准壁垒28-29
  • 第4章 美国频繁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29-35
  • 4.1 美国频繁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29-32
  • 4.1.1 美国狭隘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29
  • 4.1.2 美国有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传统29-30
  • 4.1.3 奥巴马代表的民主党上台执政30
  • 4.1.4 利益群体和工会的施压30
  • 4.1.5 现阶段美国经济发展受困30-31
  • 4.1.6 WTO规则有待完善31-32
  • 4.1.7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技术存在较大差异32
  • 4.2 美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其国内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32-35
  • 第5章 实证研究35-41
  • 5.1 模型的构建35-36
  • 5.2 样本及数据36
  • 5.2.1 时间跨度选取36
  • 5.2.2 数据来源说明36
  • 5.3 回归分析36-41
  • 5.3.1 单位根检验36-37
  • 5.3.2 协整检验37-41
  • 第6章 政策建议41-48
  • 6.1 基于美国政府层面的建议42-45
  • 6.1.1 逐渐放弃霸权主义,,尝试与他国和谐发展,引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42-43
  • 6.1.2 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引导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43
  • 6.1.3 逐渐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中国为例)43-44
  • 6.1.4 携手主要经济国家,理智应对每一次国内国际经济危机44-45
  • 6.2 基于美国企业及行业协会层面:着眼全球,与国外企业谋求长期发展45
  • 6.3 基于WTO等国际组织层面45-46
  • 6.3.1 WTO组织尽量完善贸易规则45-46
  • 6.3.2 发挥世界银行、IMF等国际组织的作用,促进落后国家的发展46
  • 6.4 基于美国人民层面46-48
  • 6.4.1 工人及工会给政府施加正面压力,争取更多就业机会46-47
  • 6.4.2 居民增加消费产品量多样广价低的诉求,提高生活质量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52-53
  • 附录53-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俊江;康永刚;;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学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10572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0572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f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