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值法的知识产权示范市专利实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4 15:15

  本文选题:知识产权 切入点:示范城市 出处:《情报杂志》2016年09期


【摘要】:[目的/意义]专利实力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专利能力的总和,对示范城市进行专利实力评价有助于探索专利实力支撑城市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方法/过程]首先对专利实力进行界定,然后从专利创造、专利运用、专利保护、专利管理、专利服务五个维度构建了专利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我国25个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专利实力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示范城市专利综合实力差异显著;专利实力与城市发展水平基本一致;专利运用实力对专利综合实力影响最显著。
[Abstract]:[purpose / meaning] Patent power is the sum of the patent capabilities that underp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valuating the patent strength of the demonstration city is helpful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path of the patent strength supporting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method / process] first define the patent power, then from the aspects of patent creation,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protection, patent managemen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patent strength is constructed in five dimensions of patent service, and the level of patent strength of 25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monstration cities in China is empirically studied by entropy method. [results / conclusion] 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difference of patent comprehensive strength in demonstration cities is significant, the patent strength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level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patent utilization strength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patent comprehensive strength.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G306;G35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介平;马维野;陈明媛;何旭文;王宇航;杨琥;;基于专利创造的我国县域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年05期

2 齐萍;凌锋;刘会景;;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企业专利实力评价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5年01期

3 邹华;徐玢玢;杨朔;;基于熵值法的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23期

4 万小丽;;区域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知识产权;2013年08期

5 李瑞璇;王学思;;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专利综合评价研究[J];现代情报;2012年09期

6 长青;赵洪彬;朝克;;内蒙古自治区专利事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年05期

7 曹勇;赵莉;苏凤娇;;企业专利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耦合测度模型及评价指标研究[J];科研管理;2011年10期

8 王鸣涛;;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我国区域专利实力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6期

9 李利;陈修义;;专利综合实力评价及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1年03期

10 赵意焕;;专利运用与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昶;吴小桔;吴洁;;基于熵值法的知识产权示范市专利实力评价研究[J];情报杂志;2016年09期

2 朱云鹃;李丹;李颖;;大数据全面指标评价与核心指标数据评价一致性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6年09期

3 丁军;吕拉昌;黄茹;;多尺度视角下的江苏省创新差异及其原因分析[J];特区经济;2016年08期

4 郑赤建;刘佳豪;陈敏;;基于熵值VIKOR算法的职业经理人胜任力测评模型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6年04期

5 韩春花;佟泽华;;基于Fussy-GRNN网络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14期

6 王英;王灿;孙新泽;;基于AHP-BP神经网络的江苏省创新型经济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09期

7 金保华;郭晓娟;张兴;;模糊粗糙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的研究及应用[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6年13期

8 蒋雪琳;何建佳;;基于组合权重的专利实力综合评价指标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08期

9 刘斌;刘景;;绵阳市电子信息类专利转化及产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10 张拓宇;周婧博;;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城市生态宜居水平研究——以2003-2013年天津市样本数据为例[J];未来与发展;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南;;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体系评估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年07期

2 王崇锋;徐恒博;张古鹏;;城市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基于专利质量的视角[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马天旗;刘欢;;利用专利引证信息评价专利质量的改进研究[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年01期

4 李坚;马骥;;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J];商业经济;2012年23期

5 李芹芹;刘志迎;;国内外创新指数研究进展述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02期

6 崔维军;郑伟;;中国与主要创新经济体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基于欧盟创新指数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年02期

7 龚光明;张柳亮;;基于因子分析的湖南省上市公司绩效评价[J];会计之友;2012年01期

8 马骥;李坚;;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及其选择机制[J];新视野;2011年03期

9 倪芝青;林晔;沈悦林;徐燕椿;徐克庄;;城市创新指数指标选择研究——以杭州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6期

10 阮梅花;肖沪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专利指标体系构建初探[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文杰;王怡素;薄利军;闫新庆;陈蒙;;基于改进熵值法的濮阳市生态状况评估[J];无线互联科技;2014年06期

2 陆添超;康凯;;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权重确定中的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年22期

3 谷震离;;基于改进熵值法的MCAI软件评价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0年07期

4 李忠言;酒小涛;;基于熵值法的电子商务战略选择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11期

5 李明福;;模糊评判和熵值法与电视广告传播测评[J];新闻爱好者;2010年14期

6 王小慧;张月琴;;基于熵值法的图书馆绩效评价[J];科学之友;2013年07期

7 姚晔;;基于熵值法的网络安全态势组合预测模型[J];计算机仿真;2012年04期

8 戴军;;基于灰色关联与熵值法的云计算中心选址规划研究[J];物流技术;2013年23期

9 余华银,李超,黄萍;熵值法在EXCEL中的VBA实现[J];统计教育;2004年03期

10 罗芳;;基于物流视角的图书分销效率实证研究[J];物流技术;2013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冯江平;王欣;;判别分析法和熵值法在社会预警研究中的应用比较[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杨辰晨;;利用熵值法和灰关联法的上市公司财务综合评价[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3 郑锋;王巧芝;高学辉;张序萍;;Matlab与熵值法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4 张俊光;宋喜伟;杨双;;基于熵值法的模糊项目缓冲估计方法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5系统工程理论应用与创新[C];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国军;基于熵值法和理想值修正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D];宁波大学;2015年

2 付正浩;基于熵值法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类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3 孔祥飞;国家战略背景下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建设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4 常浩青;镇江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及对策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5 徐玢玢;基于熵值法的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6 叶斌;基于改进熵值法的内河水运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7 熊小青;基于熵值法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吴琦;基于因子熵值法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3年

9 曹静;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识别与度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10 徐绍涵;基于熵值法的县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58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658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4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