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知识产权制度的困境及变革路径
发布时间:2021-03-05 17:55
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给知识产权制度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在主体制度方面,赋予人工智能主体地位会冲击以自然人为中心的制度。在客体制度方面,人工智能创作物陷入知识产权保护对象和创新性标准认定的难题。在权利内容方面,给予人工智能创作物知识产权保护会面临人身权保护、权利期限、权利限制等方面的困境。对此,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应进行变革,扩大主体范围,提高创新性认定标准,完善权利内容制度,以期平衡各方利益,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文章来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6(04)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知识产权主体制度的困境
(一) 权利主体地位的困境
(二) 侵权主体地位的困境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知识产权客体制度的困境
(一) 人工智能创作物涉及的知识产权客体范围问题
(二)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创新性问题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知识产权内容制度的困境
四、知识产权法应对人工智能所致困境的变革路径
(一) 知识产权法应对的变革路径选择
(二) 知识产权制度变革路径的规则设计
1. 扩大主体范围
2. 提高创新性认定标准
3. 完善权利内容制度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定性及制度安排[J]. 马治国,刘桢. 科技与出版. 2018(10)
[2]论人工智能的侵权责任[J]. 刘小璇,张虎. 南京社会科学. 2018(09)
[3]人工智能生成物专利保护的正当性及专利法因应[J]. 刘友华,李麟.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8(04)
[4]邻接权视角下的人工智能创作物版权保护模式[J]. 罗凯中,刘强.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5]人工智能创作物利益分享机制研究[J]. 刘强,马欢军.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6]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权问题研究[J]. 刘强,彭南勇.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7]人工智能创作成果的可版权性问题探讨[J]. 孙那. 出版发行研究. 2017(12)
[8]人工智能发明成果对专利制度的挑战——以遗传编程为例[J]. 季冬梅. 知识产权. 2017(11)
[9]人工智能创作物是作品吗?[J]. 易继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10]机器人创作物的可作品性[J]. 李成亮,王惠敏. 理论观察. 2017(06)
本文编号:3065614
【文章来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6(04)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知识产权主体制度的困境
(一) 权利主体地位的困境
(二) 侵权主体地位的困境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知识产权客体制度的困境
(一) 人工智能创作物涉及的知识产权客体范围问题
(二)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创新性问题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知识产权内容制度的困境
四、知识产权法应对人工智能所致困境的变革路径
(一) 知识产权法应对的变革路径选择
(二) 知识产权制度变革路径的规则设计
1. 扩大主体范围
2. 提高创新性认定标准
3. 完善权利内容制度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定性及制度安排[J]. 马治国,刘桢. 科技与出版. 2018(10)
[2]论人工智能的侵权责任[J]. 刘小璇,张虎. 南京社会科学. 2018(09)
[3]人工智能生成物专利保护的正当性及专利法因应[J]. 刘友华,李麟.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8(04)
[4]邻接权视角下的人工智能创作物版权保护模式[J]. 罗凯中,刘强.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5]人工智能创作物利益分享机制研究[J]. 刘强,马欢军.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6]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权问题研究[J]. 刘强,彭南勇.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7]人工智能创作成果的可版权性问题探讨[J]. 孙那. 出版发行研究. 2017(12)
[8]人工智能发明成果对专利制度的挑战——以遗传编程为例[J]. 季冬梅. 知识产权. 2017(11)
[9]人工智能创作物是作品吗?[J]. 易继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10]机器人创作物的可作品性[J]. 李成亮,王惠敏. 理论观察. 2017(06)
本文编号:3065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065614.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