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制度正义性的哲学导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8 18:01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过度了么?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殊的财产权。它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对世界经济产生着史无前例的深远影响。我国在二十几年的学习和探索中,初步建立了具国际水准的传统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加入了一些重要的相关国际公约。然而,与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经济空前繁荣的结果相对,我国的“完备制度”给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似乎是某种阻碍。发达国家在传统知识产权上占尽优势,它们的企业以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为保护伞,积极扩张产品、服务、研发市场,同时利用商业和诉讼手段打压排挤我国的中小企业,以利形成自身在市场上全面的垄断地位。基于此,国内学界出现了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水平的质疑,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制度水平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适度降低当前知识产权保护标准。这实际上与我们对标准的认定有关。在对法的价值进行评估后,正义作为法的最高标准突显出来。综合古今正义观,笔者认为,正义所阐释的是一种以权利为载体的带有位阶的利益平衡,即以私权为基础、以公权为最终目的的私权与公权之间的博弈平衡。按照该理念,从逻辑上讲,以自由平等为特征的私权首先应得以满足和保障,而后通过政治协调保证机会平等,最后通过法律强制保障前两...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度
1.1 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点
1.1.1 知识产权的概念
1.1.2 知识产权权利的特点
1.1.3 知识产权客体的特点
1.2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度
1.2.1 世界及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现状概述
1.2.2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过度”了?
第2章 知识产权制度的正义性价值
2.1 法的正义性价值
2.1.1 正义概念
2.1.2 正义的位阶
2.1.3 法的正义性价值
2.2 知识产权保护的正义性解说
2.2.1 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
2.2.2 知识产权保护合理性的哲学探析
2.3 知识产权限制的正义性解说
2.3.1 知识产权片面保护的负效应
2.3.2 权利限制的正义性
2.3.3 知识产权制度中权利限制的体现
第3章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走向的哲学背景评析
3.1 “保护过度”说的正义性质疑
3.2 阻却反垄断法出台的正义性质疑
3.2.1 反垄断法时机不成熟么?
3.2.2 反垄断法自害已命么?
3.3 知识产权制度发展受阻的哲学背景
3.3.1 国家主义导致私权被定罪
3.3.2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剥离正义,使法律沦为工具
第4章 以自然法的绝对正义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哲学导向
4.1 正义的绝对性
4.1.1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与道德相对论
4.1.2 自然法与绝对正义
4.2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正义性的哲学导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与罗尔斯论资本主义及市场的正义[J]. 伊恩·亨特,谭群玉,罗嗣亮. 现代哲学. 2007(01)
[2]法律正义:和谐社会的伦理诉求[J]. 刘美玲. 理论探索. 2006(03)
[3]西方思想史研究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J]. 于文杰. 史学月刊. 2006(04)
[4]国际私法中法律选择方法的价值探究[J]. 杜新丽. 政法论坛. 2005(06)
[5]信息产权理论与知识产权制度之正当性[J]. 冯晓青.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5(04)
[6]私权、知识产权与物权的权利限制[J]. 郑成思. 法学. 2004(09)
[7]论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J]. 王海明. 思想战线. 2004(02)
[8]“增加价值”论:知识产权正当性的一种认知模式[J]. 冯晓青.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01)
[9]对《知识财产权解析》一文中有关“信息”概念的意见[J]. 郑成思. 中国社会科学. 2004(02)
[10]试论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化趋向[J]. 冯晓青,刘淑华. 中国法学. 2004(01)
本文编号:3071430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度
1.1 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点
1.1.1 知识产权的概念
1.1.2 知识产权权利的特点
1.1.3 知识产权客体的特点
1.2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度
1.2.1 世界及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现状概述
1.2.2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过度”了?
第2章 知识产权制度的正义性价值
2.1 法的正义性价值
2.1.1 正义概念
2.1.2 正义的位阶
2.1.3 法的正义性价值
2.2 知识产权保护的正义性解说
2.2.1 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
2.2.2 知识产权保护合理性的哲学探析
2.3 知识产权限制的正义性解说
2.3.1 知识产权片面保护的负效应
2.3.2 权利限制的正义性
2.3.3 知识产权制度中权利限制的体现
第3章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走向的哲学背景评析
3.1 “保护过度”说的正义性质疑
3.2 阻却反垄断法出台的正义性质疑
3.2.1 反垄断法时机不成熟么?
3.2.2 反垄断法自害已命么?
3.3 知识产权制度发展受阻的哲学背景
3.3.1 国家主义导致私权被定罪
3.3.2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剥离正义,使法律沦为工具
第4章 以自然法的绝对正义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哲学导向
4.1 正义的绝对性
4.1.1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与道德相对论
4.1.2 自然法与绝对正义
4.2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正义性的哲学导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与罗尔斯论资本主义及市场的正义[J]. 伊恩·亨特,谭群玉,罗嗣亮. 现代哲学. 2007(01)
[2]法律正义:和谐社会的伦理诉求[J]. 刘美玲. 理论探索. 2006(03)
[3]西方思想史研究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J]. 于文杰. 史学月刊. 2006(04)
[4]国际私法中法律选择方法的价值探究[J]. 杜新丽. 政法论坛. 2005(06)
[5]信息产权理论与知识产权制度之正当性[J]. 冯晓青.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5(04)
[6]私权、知识产权与物权的权利限制[J]. 郑成思. 法学. 2004(09)
[7]论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J]. 王海明. 思想战线. 2004(02)
[8]“增加价值”论:知识产权正当性的一种认知模式[J]. 冯晓青.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01)
[9]对《知识财产权解析》一文中有关“信息”概念的意见[J]. 郑成思. 中国社会科学. 2004(02)
[10]试论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化趋向[J]. 冯晓青,刘淑华. 中国法学. 2004(01)
本文编号:3071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07143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