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欧洲知识产权法的协调及中国的应对与借鉴

发布时间:2021-03-19 15:57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启动,欧洲共同体和欧洲联盟先后创立,并形成了一个新的自成一类的独特法律体系,欧洲法律经历着逐步协调,欧洲国家原先的“国内法——国际法”二级法律层面,逐渐转变成了“成员国法——欧盟法(欧共体法)——国际法”三级法律层面,这在知识产权法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对欧洲知识产权法的协调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站在中国的立场上论述了应对与借鉴两个方面的问题。在结构上,本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一章构成,第二部分由第二至四章构成,第三部分则由第五章和第六章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引入主要论题,界定基本概念,划定相关背景。在这一部分中,首先,笔者对法律协调进行了探讨,明确提出了法律协调具有全面性、生产性与合作性,法律协调有助于实现法的效率与公平两大价值。其次,笔者介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以及欧共体(欧盟)法的基本问题,最后,笔者论述了欧洲法律协调的一般问题,并将其划分为内外两个协调空间。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欧洲知识产权法律协调的现状。欧洲,是现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源地。建立欧洲单一市场,是二战以后欧洲一体化步伐的重要目标,而知识产权领域国内法的差异,可能对货物与服...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律协调
    第一节 法律协调
        一、法律协调的概念界定
        二、法律协调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欧洲一体化进程
        一、历史考察:一部法律创制与机构创建史
        二、法律考察:一个自成一类区域一体化组织
    第三节 欧洲法律的协调
        一、三级层面:成员国法、共同体法与国际法
        二、二元空间: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
第二章 欧洲知识产权法的内部协调:立法协调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在欧洲的起源
    第二节 欧共体知识产权立法的协调
        一、欧共体知识产权立法的体系构成
        二、欧洲知识产权立法的协调领域
    第三节 欧洲次级区域的知识产权立法协调:比荷卢问题
        一、比卢、比荷卢经济联盟
        二、欧洲比荷卢三国知识产权立法的协调
第三章 欧洲知识产权法的内部协调:司法协调
    第一节 司法创制下的一般法律原则
    第二节 司法协调的例证:Parke Davis案下的一般法律原则
        一、背景与法律
        二、案情与意义
第四章 欧洲知识产权法的外部协调:国际协调
    第一节 参与缔结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第二节 通过指令转化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第五章 欧洲知识产权法协调的中国应对之策
    第一节 欧洲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途径
    第二节 成本与效率的利益平衡:以商标保护为例示之对策
第六章 欧洲知识产权法协调的中国借鉴之道
    第一节 协调目标:建立中华统一大市场
        一、"一二三四"现状: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
        二、中华统一大市场工程的建设必要性
        三、中华统一大市场工程的施工入口:知识产权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协调在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推进作用
        一、纵向视角:经济学分析之公共物品理论
        二、横向视角:政治学分析之新功能主义理论
    第三节 欧洲经验的借鉴与中国思路的设计
        一、欧洲知识产权法协调的经验借鉴
        二、中国知识产权法协调的思路设计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模糊”之巧[J]. 何南林.  汉字文化. 2004(01)
[2]欧共体工业产权法律的一体化[J]. 卢宏.  知识产权. 2001(06)
[3]欧共体竞争法中的知识产权[J]. 王晓晔.  环球法津评论. 2001(02)
[4]经济全球化与法律协调化、统一化[J]. 郭玉军.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2)



本文编号:3089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089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c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