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知识产权纠纷法律适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7 10:13
长期以来,知识产权固守严格的地域性原则,因而很少产生传统冲突法意义上的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问题,但随着国际社会经济文化交往的日渐频繁,特别是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提升,全球以知识产权产品为主导的品牌贸易繁盛,导致大量涉外知识产权纠纷频发,而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条约大量被制订,在一定范围内和程度上淡化并突破严格的地域性。目前,我国关于涉外知识产权诉讼的法律适用理论研究还不够完善,很多研究只是直接将国际立法内容移植到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体系或仅集中在某一层面进行研究;或此相反的是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国际公约还存在不协调和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存在对发展中国家非常不利之处。面对日益增多的跨国知识产权诉讼,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沼泽中疲于奔命,凸现出国家、社会和企业在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不足,这种频繁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利于其长远发展。本文试从涉知识产权的国际统一法和冲突法两种法律适用方法为视角,运用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并结合我国关于涉外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的立法和实践,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进行尝试性的研究与分析,最终给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一个...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跨国知识产权纠纷的源起
1.1 知识产权地域性的历史考察
1.2 知识产权地域性的突破
1.2.1 科技进步为知识产权地域性的突破提供了可能性
1.2.2 知识产权域外效力在司法实践中得以体现
1.2.3 主体地位的承认为跨国知识产权诉讼提供了客观条件
第2章 跨国知识产权纠纷的特点
2.1 跨国知识产权纠纷内容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2.2 现代型跨国知识产权纠纷的特点
2.2.1 新型网络纠纷不断出现
2.2.2 侵权赔偿数额无法确定
2.2.3 案件管辖权难以确定
2.3 调整跨国知识产权纠纷的方法
2.3.1 国际公约统一实体法的适用
2.3.2 冲突法的适用
2.3.3 跨国知识产权法律冲突调整方法的评价
第3章 跨国知识产权纠纷统一实体法的适用
3.1 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3.2 国际知识产权统一实体法的法律适用
3.2.1 《巴黎公约》
3.2.2 《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知识组织版权公约》(WCT)
3.2.3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3.2.4 《专利合作条约》
3.2.5 《统一域名争议解决规则》
3.2.6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第4章 国际知识产权公约在我国的适用
4.1 国际公约在我国的适用方式及其法律依据
4.2 我国适用国际公约存在的问题
4.2.1 “双轨制”保护模式不利于跨国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
4.2.2 中国企业应对涉外知识产权诉讼的能力亟待提高
4.3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
4.4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公约和行业标准的制订工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缘何成为贸易摩擦“重灾区”[J]. 王红茹,王延春. 中国经济周刊. 2006(15)
[2]网络环境下的刑事犯罪[J]. 曾晓珠.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01)
[3]试析国际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J]. 罗文正,古祖雪. 湖南社会科学. 2002(04)
本文编号:3103333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跨国知识产权纠纷的源起
1.1 知识产权地域性的历史考察
1.2 知识产权地域性的突破
1.2.1 科技进步为知识产权地域性的突破提供了可能性
1.2.2 知识产权域外效力在司法实践中得以体现
1.2.3 主体地位的承认为跨国知识产权诉讼提供了客观条件
第2章 跨国知识产权纠纷的特点
2.1 跨国知识产权纠纷内容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2.2 现代型跨国知识产权纠纷的特点
2.2.1 新型网络纠纷不断出现
2.2.2 侵权赔偿数额无法确定
2.2.3 案件管辖权难以确定
2.3 调整跨国知识产权纠纷的方法
2.3.1 国际公约统一实体法的适用
2.3.2 冲突法的适用
2.3.3 跨国知识产权法律冲突调整方法的评价
第3章 跨国知识产权纠纷统一实体法的适用
3.1 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3.2 国际知识产权统一实体法的法律适用
3.2.1 《巴黎公约》
3.2.2 《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知识组织版权公约》(WCT)
3.2.3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3.2.4 《专利合作条约》
3.2.5 《统一域名争议解决规则》
3.2.6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第4章 国际知识产权公约在我国的适用
4.1 国际公约在我国的适用方式及其法律依据
4.2 我国适用国际公约存在的问题
4.2.1 “双轨制”保护模式不利于跨国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
4.2.2 中国企业应对涉外知识产权诉讼的能力亟待提高
4.3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
4.4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公约和行业标准的制订工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缘何成为贸易摩擦“重灾区”[J]. 王红茹,王延春. 中国经济周刊. 2006(15)
[2]网络环境下的刑事犯罪[J]. 曾晓珠.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01)
[3]试析国际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J]. 罗文正,古祖雪. 湖南社会科学. 2002(04)
本文编号:3103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103333.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