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的义理性侵害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8 18:00
  关于知识产权法义理性侵害的讨论并不多。知识产权法义理性侵害,是指存在知识产权法伤害行为并因此造成严重损失,违背义理原则,但是未被知识产权法律追究以弥补受害人损失或者未违背知识产权法律直接规定而不被认定为违法的侵害。知识产权法作为一种特权法,必须坚持利益平衡和公平有偿的基本原则;当基于知识产权法特权之行为存在损害他人权益之事实,却被法律所合法化、就违背知识产权法基本原则中的利益平衡原则和公平有偿原则;而这种侵害,也和中国传统“义理”的基本观念相违背。“义理原则”作为一种法哲学理论,在中国并未得到有效的系统化,尽管义理观念在中国存在了数千年并持续影响着中华文化圈内国民的法律文化心理。笔者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中的“义理”理论为立论基础,联系国内外关于“义理”的理论研究,试图讨论知识产权法的义理性侵害不应当有存在的正当理由。首先逐一分析“义理”、“义理性”和“义理性侵害”等一系列基础概念,推广到知识产权法领域,分析何谓知识产权法的义理性侵害,有何危害,产生的特征与原因是什么等,最后,笔者将讨论知识产权法义理性侵害的治理对策。总的来说,文章的理论体系既有对现实法律文化的纯理论分析,又有深入到具体的...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义理”及其与法学关系的历史考察
    一、“义理”的起源和价值
        (一) 中国古代对义理的诠释
        (二) 存天理、论公义思想的法律价值
    二、“义理”在印度的阐述及扩展
        (一) 古代印度佛教对义理的贡献
        (二) 小结
    三、欧美学者认识的义理
        (一) 欧美对东方“义理”的认识
        (二) 自然法、合法律性及义理原则的关系
        (三) 小结
    四、“义理”在日本的地位及其对法学思想的影响
        (一) “义理”成为日本法哲学的基础
        (二) 小结
    五、义理原则应当成为中国法哲学
        (一) 从正面认识义理原则
        (二) 从反面认识义理原则
    六、总结
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义理性侵害概论
    一、义理性侵害的一般概念
        (一) 义理性侵害的概念
        (二) 义理性侵害规避法律的两种方式
        (三) 违背义理原则的含义
        (四) 小结
    二、知识产权法义理性侵害的定义
        (一) 知识产权法义理性侵害的定义
        (二) 特权属性:义理性侵害的源头
    三、总结
第三章 知识产权法义理性侵害的危害分析
    一、未能弥补受害人损失
        (一) 损失未能获得弥补
        (二) 受害人欲告无门
    二、损害法律的公信力
        (一) 损害人民对法律的忠诚度
        (二) 法律的漏洞被合法使用
    三、侵害被合法化而持续
        (一) 侵害人不被法律惩戒
        (二) 法律不给予否定性评价
    四、小结
第四章 知识产权法义理性侵害的特征分析
    一、知识产权法义理性侵害的法律性特征
        (一) 客观损失性
        (二) 法律缺位性
        (三) 非法正当化
        (四) 规避排除性
        (五) 小结
    二、知识产权法义理性侵害的非法律性特征
        (一) 现实隐蔽性
        (二) 持续进行性
        (三) 利益偏向性
        (四) 群发集合性
    三、总结
第五章 知识产权法义理性侵害的原因分析
    一、产生法律义理性侵害的一般原因
        (一) 资源稀缺性
        (二) 觉悟渐进性
        (三) 法律盾牌化
        (四) 制度倾向性
        (五) 社会合谋性
        (六) 小结
    二、从知识产权法的起源和本质看其义理性侵害
        (一) 特权属性对义理性侵害的影响
        (二) 知识产权法义理性侵害的具体原因
        (三) 小结
    三、总结
第六章 知识产权法义理性侵害的治理对策
    一、现有法律体系的尝试
        (一) 反垄断法领域对滥用知识产权的规制
        (二) 反不正当竞争法领域对知识产权义理性侵害的规制
        (三) 知识产权有关部门法基本原则的扩张解释
        (四) 法律的不断完善
        (五) 小结
    二、法律对策的其它构想
        (一) 设立国家知识产权救助基金的构想
        (二) 建立知识产权的商业保险制度的构想
        (三) 保护弱势民族知识产权禁止令的构想
        (四) 国家救助法律体系的制定和完善
        (五) 小结
    三、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立知识产权侵权犯罪被侵害人救济保险制度[J]. 赵星,吕珊.  河北学刊. 2010(04)
[2]论印度佛教的主要义理特征及其深远影响[J]. 何子荣.  天中学刊. 2010(01)
[3]日本文化中的“义理”[J]. 邬欣言.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12)
[4]义理易学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J]. 朱汉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5]知识产权的哲学、经济学和法学分析[J]. 粟源.  知识产权. 2008(05)
[6]义理之学——中国哲学原型简析[J]. 朱汉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05)
[7]数字时代版权领域的利益冲突及解决思路[J]. 梁清华,汪洋.  知识产权. 2004(05)
[8]对智力成果权范式的一种历史分析[J]. 李琛.  知识产权. 2004(02)

硕士论文
[1]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保护模式研究[D]. 杨树成.湖南大学 2009
[2]论欧洲知识产权法的协调及中国的应对与借鉴[D]. 罗刚.中国政法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25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125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4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