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0 11:12
基于当今世界各国竞相开展的深海大洋资源探测开发工作的现实需要,本文着眼于人类开发深海海底区域巨量资源的迫切需要与现实中相对滞后立法建设的矛盾。在梳理现有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深海海底区域的各项制度的解读,结合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的特征,参考以往该海域资源开发的相关制度,针对资源开发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笔者的立法建议,力争为即将剧变的全球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制度作出建设性贡献并同时为我国的深海海底区域立法完善提出了建议。本文首先从分析人类为什么要开发深海海底区域的资源入手。在第一章分析了现今阶段的传统能源危机以及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也展示了新能源开发的优势与困惑,指出传统能源的危机难以仅用开发新能源来完全解决。在完成对人类已然性的能源问题分析后,笔者介绍了深海海底区域的矿产资源,特别介绍主要的几种储量大且分布广的矿产。同时笔者展现了该海域复杂的生态系统,极端的生物特性以及其在医药、环保等领域的独特效用。通过对两类资源的介绍,说明浩瀚的深海海底区域可以成为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并拓展科研及产业视野的未来阵地。当然,在介绍深海海底区域资源概况的同时,笔者通过分析确定深海海底区域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在...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24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
五、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的动因
第一节 陆生能源危机概述
一、传统能源的短缺
二、新能源开发的成就与困惑
第二节 深海海底区域的主要资源及其价值
一、深海海底区域的地理定位及法律定义
二、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及其价值
三、深海海底区域基因资源及其价值
第二章 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的法律原则——人类共同遗产原则
第一节 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内化表现
一、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含义
二、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法律属性
三、人类共同遗产原则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体现
四、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外化展现及评述
一、人类共同遗产原则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二、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理性认识
三、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未来展望
第三章 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立法解析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范围内的规范梳理
二、《执行协定》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主要修改及两者的关系
三、国际海底管理局视野内的探矿及勘探规则
四、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立法动向
第二节 国际海底管理局的架构与职能完善问题
一、国际海底管理局的组织架构概述
二、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功能及其主要活动
三、国际海底管理局的职能完善构想
第三节 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惠益共享问题
一、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惠益共享的必然性
二、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惠益共享的立法格局
三、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惠益共享制度的完善
第四节 深海海底区域矿产开发的争端解决问题
一、深海海底区域矿业争端解决的立法概述
二、矿业开发者应对深海海底区域矿业争端的路径考察
三、国际海底管理局应对深海海底区域矿业争端的路径考察
四、担保国参与深海海底区域矿业争端的路径分析
结论
第四章 深海海底区域基因资源开发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深海海底区域基因资源开发的法律规制问题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制度缺失
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的制度漏洞
三、两大公约体系的分歧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保护与深海海底区域基因资源开发的矛盾
一、失衡的知识产权保护现实
二、Trips协议项下的深海海底区域基因资源开发制度
三、Trips协议体系与《公约》之间的龃龉
四、缓解Trips协议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矛盾的路径考察
第三节 BBNJ国际协定的制订
一、制订BBNJ国际协定的前期准备
二、BBNJ国际协定制订的晚近发展
三、BBNJ国际协定制订工作评述及未来展望
结论
第五章 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立法分析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环境保护的基础规制
二、国际海底管理局框架内探矿勘探规章的环保考虑
三、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立法的新近趋势
第二节 环境风险预防及其实施机制的完善
一、建立环境风险预防制度的现实需要
二、环境风险预防制度的内化表现
三、环境风险预防制度在国际海底管理局框架内实施的成果与无奈
四、环境风险预防语境下的国际海底管理局组织架构缺陷
五、环境风险预防机制视野内国际海底管理局的职能完善选择
结论
第六章 中国对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的立法规制
第一节 国外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立法梳理与中国的立法选择
一、国外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立法梳理
二、中国的立法选择
第二节 中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立法的评述与制度完善
一、中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立法评述
二、中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制度的完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海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进展、挑战与前景[J]. 周平,杨宗喜,郑人瑞,夏烨,伦知颍. 国土资源情报. 2016(11)
[2]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展望及启示[J]. 毕研涛,王丹,李春新,魏华. 国际石油经济. 2016(08)
[3]治国之法中的国际法:中国主张和制度实践[J]. 古祖雪. 中国社会科学. 2015(10)
[4]印度史诗文本翻译研究[J]. 王治国.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5]中国海外矿产资源供应安全评价与形势分析[J]. 李颖,陈其慎,柳群义,邢佳韵,陆挺. 资源科学. 2015(05)
[6]深海来源真菌Aspergillus sp.SCSIOW3抗A-beta多肽聚集活性成分的研究[J]. 刘海,孔明珠,郑易之,王立岩. 中国海洋药物. 2014(06)
[7]浅析国际海底区域的环境保护机制[J]. 张丹.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09)
[8]基因资源:从生物剽窃到公平获取与惠益分享——立法问题探讨[J]. 顾海波,隋军.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9]世界可再生能源开发现状和趋势(上)[J]. 钱伯章. 太阳能. 2012(01)
[10]国际海底区域法律制度基本框架及其发展[J]. 张辉. 法学杂志. 2011(04)
博士论文
[1]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与资源开发制度研究[D]. 金永明.华东政法学院 2005
硕士论文
[1]国家管辖范围外深海底生物多样性的管理和养护机制探讨[D]. 蔚丽华.中国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07203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24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
五、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的动因
第一节 陆生能源危机概述
一、传统能源的短缺
二、新能源开发的成就与困惑
第二节 深海海底区域的主要资源及其价值
一、深海海底区域的地理定位及法律定义
二、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及其价值
三、深海海底区域基因资源及其价值
第二章 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的法律原则——人类共同遗产原则
第一节 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内化表现
一、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含义
二、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法律属性
三、人类共同遗产原则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体现
四、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外化展现及评述
一、人类共同遗产原则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二、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理性认识
三、人类共同遗产原则的未来展望
第三章 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立法解析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范围内的规范梳理
二、《执行协定》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主要修改及两者的关系
三、国际海底管理局视野内的探矿及勘探规则
四、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立法动向
第二节 国际海底管理局的架构与职能完善问题
一、国际海底管理局的组织架构概述
二、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功能及其主要活动
三、国际海底管理局的职能完善构想
第三节 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惠益共享问题
一、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惠益共享的必然性
二、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惠益共享的立法格局
三、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惠益共享制度的完善
第四节 深海海底区域矿产开发的争端解决问题
一、深海海底区域矿业争端解决的立法概述
二、矿业开发者应对深海海底区域矿业争端的路径考察
三、国际海底管理局应对深海海底区域矿业争端的路径考察
四、担保国参与深海海底区域矿业争端的路径分析
结论
第四章 深海海底区域基因资源开发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深海海底区域基因资源开发的法律规制问题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制度缺失
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的制度漏洞
三、两大公约体系的分歧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保护与深海海底区域基因资源开发的矛盾
一、失衡的知识产权保护现实
二、Trips协议项下的深海海底区域基因资源开发制度
三、Trips协议体系与《公约》之间的龃龉
四、缓解Trips协议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矛盾的路径考察
第三节 BBNJ国际协定的制订
一、制订BBNJ国际协定的前期准备
二、BBNJ国际协定制订的晚近发展
三、BBNJ国际协定制订工作评述及未来展望
结论
第五章 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 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立法分析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环境保护的基础规制
二、国际海底管理局框架内探矿勘探规章的环保考虑
三、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立法的新近趋势
第二节 环境风险预防及其实施机制的完善
一、建立环境风险预防制度的现实需要
二、环境风险预防制度的内化表现
三、环境风险预防制度在国际海底管理局框架内实施的成果与无奈
四、环境风险预防语境下的国际海底管理局组织架构缺陷
五、环境风险预防机制视野内国际海底管理局的职能完善选择
结论
第六章 中国对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的立法规制
第一节 国外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立法梳理与中国的立法选择
一、国外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立法梳理
二、中国的立法选择
第二节 中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立法的评述与制度完善
一、中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立法评述
二、中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开发制度的完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海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进展、挑战与前景[J]. 周平,杨宗喜,郑人瑞,夏烨,伦知颍. 国土资源情报. 2016(11)
[2]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展望及启示[J]. 毕研涛,王丹,李春新,魏华. 国际石油经济. 2016(08)
[3]治国之法中的国际法:中国主张和制度实践[J]. 古祖雪. 中国社会科学. 2015(10)
[4]印度史诗文本翻译研究[J]. 王治国.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5]中国海外矿产资源供应安全评价与形势分析[J]. 李颖,陈其慎,柳群义,邢佳韵,陆挺. 资源科学. 2015(05)
[6]深海来源真菌Aspergillus sp.SCSIOW3抗A-beta多肽聚集活性成分的研究[J]. 刘海,孔明珠,郑易之,王立岩. 中国海洋药物. 2014(06)
[7]浅析国际海底区域的环境保护机制[J]. 张丹.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09)
[8]基因资源:从生物剽窃到公平获取与惠益分享——立法问题探讨[J]. 顾海波,隋军.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9]世界可再生能源开发现状和趋势(上)[J]. 钱伯章. 太阳能. 2012(01)
[10]国际海底区域法律制度基本框架及其发展[J]. 张辉. 法学杂志. 2011(04)
博士论文
[1]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与资源开发制度研究[D]. 金永明.华东政法学院 2005
硕士论文
[1]国家管辖范围外深海底生物多样性的管理和养护机制探讨[D]. 蔚丽华.中国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07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507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