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研究 ——以制造业跨国公司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29 18:52
知识产权具有多重属性,既是平等主体的知识财产权,也是权利主体控制的、可以货币衡量的并能为其带来效益的无形资产,还是政府关于知识资源的归属、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相关制度或规则。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日益知识化使代表技术发展水平和创新成果商业化专用权的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则使知识产权成为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之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内容,进而又使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成为各国经济竞争的基本规则。在这种发展趋势中,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利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不断将自身知识资源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优势,由此进一步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更加重视知识产权创造,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核心或关键技术上的知识产权布局,力图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优势来化解危机,并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先机。与此同时,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还在我国进行知识产权跑马圈地,加快在中国国内市场上的知识产权经略。而从我国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拓展,并且经过多年努力,部分中国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拥有量快速增...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2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外中国跨国公司研究现状
二、 国内外自主知识产权研究现状
三、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粗浅评价
第三节 研究主题和方法
一、 研究主题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分析
一、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分析
二、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分析
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生产力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分析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分析
一、 市场寡占理论分析
二、 价值链理论分析
三、 竞争力理论分析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知识经济理论分析
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知识经济理论概述
二、 “知识经济理论”对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解释
第三章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实践动因
第一节 中国跨国公司产品的市场分析——以部分知名制造业跨国公司为例
一、 中国制造业跨国公司的行业分布
二、 中国部分知名制造业跨国公司产品的市场分析
第二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实践紧迫性
一、 全球知识产权发展态势使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刻不容缓
二、 外国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迫使中国跨国公司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
三、 实践中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使中国跨国公司获得了重大的市场发展
四、 推动中国跨国公司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要求
第四章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一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 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增长迅速但总量仍小
二、 自主知识产权质量有所提高但缺乏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
三、 品牌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但还不是真正的国际知名品牌
四、 知识产权海外布局步伐加快但布局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二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面临的问题
一、 许多企业核心创新能力不强、知识产权存在“引进依赖”
二、 不少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三、 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研发人才比较缺乏
四、 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的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第三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中遇到的挑战
一、 企业知识产权创新基础薄弱与创新主体分散化的双重制约
二、 企业国内知识产权竞争国际化与国际知识产权竞争全球化的双向压力
三、 企业知识产权海外流失与国外知识产权合围的双重困境
四、 企业不善运用知识产权规则与知识产权国际话语权缺失的双面夹击
第五章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知名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经验——以制造业跨国公司为例
一、 国外知名制造业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案例
二、 国外知名制造业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经验启示
第二节 国外政府支持本国企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经验
一、 国外政府支持本国企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情况介绍
二、 国外政府支持本国企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经验启示
第六章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重点
第一节 高新技术领域世界级开创性发明专利
一、 开创性发明专利的内涵
二、 中国跨国公司选择高新技术领域世界级开创性发明专利的必要性
三、 中国跨国公司在高新技术领域创造世界级开创性发明专利的可行性
第二节 国际知名自主品牌
一、 国际知名自主品牌及其构成要素
二、 国际知名自主品牌之于中国跨国公司的重要意义
三、 中国跨国公司打造国际知名自主品牌的长期性
第三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专利
一、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发展重点
二、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创造和运用国际专利
三、 中国跨国公司致力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专利的意义
第七章 当前进一步推动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基本原则
一、 坚持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并进
二、 坚持自主专利技术和自主品牌并重
三、 坚持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并举
四、 坚持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中公司与政府并力
第二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路径选择
一、 以市场为导向的突破性自主创新
二、 赶超导向下的模仿创新
三、 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创新
四、 基于创新资源的跨国并购
五、 强化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激励和保护
第三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促进措施
一、 中国跨国公司的企业促进措施
二、 中国政府的促进措施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主要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J]. 白永秀,王颂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2]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11年世界知识产权报告》[J]. 任晓玲.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1(12)
[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几类产业内涵和特征比较的视角[J]. 贺正楚,张蜜. 学海. 2011(06)
[4]中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之设置与职能重构[J]. 丛雪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5]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人才本土化战略的人力资源效应[J]. 章文光. 山东社会科学. 2011(08)
[6]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J]. 温家宝. 求是. 2011(14)
[7]“走出去”企业海外维权问题——对浙江通领科技集团知识产权海外维权的深度调查[J]. 范炜. 浙江经济. 2011(10)
[8]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J]. 关晓静. 中国统计. 2011(05)
[9]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辨[J]. 李金华. 财经问题研究. 2011(05)
[10]基础研究是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源泉[J]. 柳卸林,何郁冰. 中国软科学. 2011(04)
本文编号:3556684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2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外中国跨国公司研究现状
二、 国内外自主知识产权研究现状
三、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粗浅评价
第三节 研究主题和方法
一、 研究主题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分析
一、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分析
二、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分析
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生产力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分析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分析
一、 市场寡占理论分析
二、 价值链理论分析
三、 竞争力理论分析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知识经济理论分析
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知识经济理论概述
二、 “知识经济理论”对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解释
第三章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实践动因
第一节 中国跨国公司产品的市场分析——以部分知名制造业跨国公司为例
一、 中国制造业跨国公司的行业分布
二、 中国部分知名制造业跨国公司产品的市场分析
第二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实践紧迫性
一、 全球知识产权发展态势使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刻不容缓
二、 外国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迫使中国跨国公司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
三、 实践中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使中国跨国公司获得了重大的市场发展
四、 推动中国跨国公司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要求
第四章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一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 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增长迅速但总量仍小
二、 自主知识产权质量有所提高但缺乏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
三、 品牌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但还不是真正的国际知名品牌
四、 知识产权海外布局步伐加快但布局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二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面临的问题
一、 许多企业核心创新能力不强、知识产权存在“引进依赖”
二、 不少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三、 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研发人才比较缺乏
四、 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的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第三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中遇到的挑战
一、 企业知识产权创新基础薄弱与创新主体分散化的双重制约
二、 企业国内知识产权竞争国际化与国际知识产权竞争全球化的双向压力
三、 企业知识产权海外流失与国外知识产权合围的双重困境
四、 企业不善运用知识产权规则与知识产权国际话语权缺失的双面夹击
第五章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知名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经验——以制造业跨国公司为例
一、 国外知名制造业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案例
二、 国外知名制造业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经验启示
第二节 国外政府支持本国企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经验
一、 国外政府支持本国企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情况介绍
二、 国外政府支持本国企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经验启示
第六章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重点
第一节 高新技术领域世界级开创性发明专利
一、 开创性发明专利的内涵
二、 中国跨国公司选择高新技术领域世界级开创性发明专利的必要性
三、 中国跨国公司在高新技术领域创造世界级开创性发明专利的可行性
第二节 国际知名自主品牌
一、 国际知名自主品牌及其构成要素
二、 国际知名自主品牌之于中国跨国公司的重要意义
三、 中国跨国公司打造国际知名自主品牌的长期性
第三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专利
一、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发展重点
二、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创造和运用国际专利
三、 中国跨国公司致力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专利的意义
第七章 当前进一步推动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基本原则
一、 坚持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并进
二、 坚持自主专利技术和自主品牌并重
三、 坚持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并举
四、 坚持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中公司与政府并力
第二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路径选择
一、 以市场为导向的突破性自主创新
二、 赶超导向下的模仿创新
三、 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创新
四、 基于创新资源的跨国并购
五、 强化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激励和保护
第三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促进措施
一、 中国跨国公司的企业促进措施
二、 中国政府的促进措施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主要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J]. 白永秀,王颂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2]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11年世界知识产权报告》[J]. 任晓玲.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1(12)
[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几类产业内涵和特征比较的视角[J]. 贺正楚,张蜜. 学海. 2011(06)
[4]中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之设置与职能重构[J]. 丛雪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5]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人才本土化战略的人力资源效应[J]. 章文光. 山东社会科学. 2011(08)
[6]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J]. 温家宝. 求是. 2011(14)
[7]“走出去”企业海外维权问题——对浙江通领科技集团知识产权海外维权的深度调查[J]. 范炜. 浙江经济. 2011(10)
[8]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J]. 关晓静. 中国统计. 2011(05)
[9]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辨[J]. 李金华. 财经问题研究. 2011(05)
[10]基础研究是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源泉[J]. 柳卸林,何郁冰. 中国软科学. 2011(04)
本文编号:3556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556684.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