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选择

发布时间:2022-01-14 05:22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形式,通过授予植物新品种权的方式,保证培育新品种的单位或个人对其新品种拥有排他的独占权。1997年10月1日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1999年4月3日我国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简称UPOV)公约1978年文本,经过7年的实施与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步伐却更快更大,UPOV公约1991年文本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提出了挑战,发达国家给我们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为了对我国在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肯定,有意促进我国加入UPOV1991年文本公约,更加有效地保护育种者利益,也为了我国种业的发展,加强国际交流,本论文梳理了当前有关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一些理论与实践成果,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Internaitonal Union for Protection of New Plant Varieties,UPOV)所制定的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Protect...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概述
    一、植物品种权的概念及适用范围
        (一) 植物品种权的概念
        (二) 植物品种权保护对象的范围及认定标准
            1、保护对象的范围
            2、认定标准
    二、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意义
    三、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缘起及发展
        (一)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缘起
        (二)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
第二部分 我国法律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评析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出台的背景
    二、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规定
        (一) 相关概念
            1、植物新品种
            2、繁殖材料
        (二) 植物品种权的内容
            1. 权利内容
            2. 权利限制
            3. 植物品种权的保护期限
        (三) 简要评析
    三、《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在我国的实施状况
        (一) 积极效应
            1、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
            2、推动和规范了种子产业的市场化
            3、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
        (二)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
            1、制度建设需要加强
            2、制度效应发挥欠缺
第三部分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的立法选择
    一、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趋势
        (一)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91年文本的形成及影响
        (二) 英、美等国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
            1、美国、英国植新品种保护制度介绍
            2、韩国、日本、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比较
        (三) 《公约》1978年文本与1991年文本的主要区别
    二、我国的立法选择
        (一) 加入91年文本的利弊分析
        (二) 加入91年文本的必要性及对策建议
        (三) 应对措施及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产权竞争时代到来了[J]. 颜清.  中国花卉园艺. 2006(11)
[2]中日韩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比较研究[J]. 谭涛,李道国.  知识产权. 2005(06)
[3]加入UPOV 1991年文本对中国种子产业的影响及对策[J]. 黄钢,刘平,徐世艳.  农业科技管理. 2005(05)
[4]论科技价值链管理与农业科技创新[J]. 黄钢,徐玖平.  农业科技管理. 2005(04)
[5]我国加入UPOV公约1991年文本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 林祥明,孙俊立.  中国种业. 2005(07)
[6]UPOV联盟植物新品种保护基本格局及对我国的影响[J]. 罗忠玲,凌远云,罗霞.  中国软科学. 2005(04)
[7]中国种子企业与产业发展[J]. 李恩普,闫祥升.  中国种业. 2005(01)
[8]新时期中国农业科技企业发展战略[J]. 黄钢,王玲,徐玖平.  农业科技管理. 2004(06)
[9]中美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之比较[J]. 李春华,王敏.  前沿. 2004(04)
[10]论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J]. 陈超,林祥明.  农业科技管理. 2004(02)

博士论文
[1]四川粮油作物杂交种质量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D]. 肖小余.四川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 周露.西南政法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87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587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f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