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涉及商标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本文关键词:三种涉及商标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更多相关文章: 未注册商标 驰名商标 反向假冒 商标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摘要】:由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之间的密切关系,致使在立法中往往发生法条之间的交叉。在未注册商标保护、驰名商标保护及反向假冒行为的禁止这三个问题方面,我国的《商标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需要协调。根据其行为性质,将上述三种行为纳入《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保护是更为合理的选择。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安徽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未注册商标 驰名商标 反向假冒 商标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分类号】:D923.43;D922.294
【正文快照】: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对此最为明确表达的是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将反对不正当竞争作为一项工业产权来对待。尤其是对于商标法来说更是如此,因而在欧盟各成员国“,混淆”和“仿冒”行为被共同地置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商标法的规范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国栋;;对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J];中华商标;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关纯维,冯华;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J];当代法学;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森;论商标的淡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苟民华;试论我国驰名商标特殊保护制度体系之构建[D];苏州大学;2004年
2 王雪;美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问题探究与启示[D];吉林大学;2006年
3 姜滢滢;商标反向假冒理论浅析[D];吉林大学;2006年
4 解雪;初探我国商标反向假冒问题[D];吉林大学;2006年
5 张秀峰;驰名商标特殊保护之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林细妹;域名与商标纠纷处理机制及完善[D];厦门大学;2006年
7 茹丽静;未注册驰名商标的国际保护与中国的选择[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继武;论商标淡化与商标法的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二丽;论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D];西北大学;2007年
10 杨蕴慧;未注册商标保护制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柳,郑友德;从美国Moseley案看商标淡化的界定[J];知识产权;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琨;;论未注册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08期
2 李春亚;;防范独创品牌被“通用”[J];中华商标;2007年02期
3 宜人;刘悠;;梦特娇商标维权案始末——梦达莉娇系列商标转让案的思考[J];法庭内外;2008年03期
4 张军;;未注册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探析[J];理论界;2008年01期
5 杨和义;;抢先注册商标的法律性质[J];企业文明;1997年01期
6 李蕻;;浅论我国商标抢注的法律缺陷[J];商品与质量;2010年S5期
7 夏君丽;;关于驰名商标司法保护价值取向及制度设置的思考[J];法律适用;2007年12期
8 董葆霖;;驰名商标异化是对《商标法》公正原则的颠覆[J];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08期
9 贾丽;;论驰名商标的认定及其特殊保护[J];黄海学术论坛;2010年02期
10 孔晖;;关于对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的认识[J];人口与经济;200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闫玉新;王鹏;;现状下未注册商标的保护[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南辉明;;关于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几点建议[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高强;晏静;;商标权的限制——商标专用权与其他社会利益的平衡[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包江华;;论商标在现代企业营销中的作用[A];中国商品学会第十四届学术论坛暨中韩商品科学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方韬知识产权公司律师王传理;驰名商标认定出新规[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2 宗河;成为驰名商标的五种途径[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年
3 毛建国;驰名商标不能成敛财工具[N];中国工业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富子梅;驰名商标不能包打天下[N];人民日报;2006年
5 新志;揭开“驰名商标”的隐性利益链[N];市场报;2008年
6 王传理;驰名商标认定出新规[N];发展导报;2003年
7 华军 姜亚兰;成为驰名商标的五个办法[N];中国企业报;2004年
8 钟 巍;驰名商标不容淡化[N];检察日报;2002年
9 富子梅;驰名商标不是荣誉称号[N];人民日报;2008年
10 ;对《超出核定类别标注驰名商标合法吗?》的讨论[N];中国工商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袁真富;驰名商标异化的制度逻辑[D];上海大学;2010年
2 姚洪军;驰名商标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3 魏森;论商标的淡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张术麟;企业商业标记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李小武;商标反淡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叶强;我国商标侵权治理的制度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军;中德驰名商标认定标准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亚勇;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安娜;我国驰名商标权行政法保护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张健;论我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永才;论我国驰名商标的行政认定和特殊保护[D];安徽大学;2004年
6 朱超溪;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立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阮氏红梅;中越驰名商标保护制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雷光程;论驰名商标的认定与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沈威卫;外资并购中我国驰名商标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黄海兵;驰名商标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577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57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