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制度建设

发布时间:2017-08-16 13:31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制度建设


  更多相关文章: 知识产权法院 技术调查官 知识产权上诉法院


【摘要】:现今,知识产权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各国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知识产权法院的建设是我国法院改革的重点,这都体现了这篇论文选题的重要性。本篇论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学习域外的知识产权法院相关制度的优点,借鉴域外知识产权法院制度的不足,把握我国知识产权法院建立的这一年多的宝贵经验,对我国知识产权法院运行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完善之处以及学界争议比较大的观点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建设建言献策。本篇论文的创新之处,或者说在对我国知识产权法院制度建设建言献策的过程中,本论文主要提出的新见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也是本篇论文的主要结论。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法院建立不久,我国学者在知识产权法院方面的研究,一般只注重于介绍域外某些国家或者地区的相关制度,鲜有对我国现有制度本身进行分析。而本论文,基于对域外相关制度的介绍,综合比较并分析我国现有制度的不足,最终得出了对于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相关制度完善的方案或建议。我国知识产权法院对于其管辖范围内的特定类型案件拥有专属管辖权。本论文认为我国完全可以汲域外之所长,将民事诉讼选择管辖法院的权力交给案件当事人,当事人完全可以选择所属知识产权法院管辖还是该案件原管辖法院管辖。该规定可以缓解知识产权法院的工作负担,也从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当事人,符合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间接的有利于知识产权法院进一步突破地域限制,对于案件进行管辖,例如:可以规定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可以进行改革对天津某些案件具有管辖权。本论文建议赋予我国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对于专利权、商标权有效性进行审查的权力,并给出了相应方案。在民事侵权案件中,由于法院没有对于专利权或者商标权有效性进行审查的权力,这是导致知识产权民事诉讼延宕拖沓的根本原因。本论文论述了赋予哪些法院这样的权力,以及如何避免在知识产权有效性认定过程中司法资源与行政资源的浪费等等问题。我国在建立知识产权法院之前,就有观点“要建立知识产权上诉法院”。现今,仍有许多专家学者建议在现有知识产权法院的基础上建立知识产权上诉法院。本论文,从知识产权法院的职能、法官的数量、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出发,进行综合分析,本人认为我国并没有建立知识产权上诉法院的必要性。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院 技术调查官 知识产权上诉法院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4;D926.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3
  •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8-9
  • 1.1.1 研究的理论意义8
  • 1.1.2 研究的实践意义8-9
  • 1.2 文献综述9-10
  • 1.3 论文研究对象的设定及研究方法10-11
  • 1.3.1 论文研究对象的设定10
  • 1.3.2 比较分析法10-11
  • 1.3.3 逻辑分析法11
  • 1.3.4 实证分析法11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11-13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11-12
  • 1.4.2 论文的创新之处12-13
  • 第2章 我国知识产权法院制度建设的现状13-17
  • 2.1 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建立历程13-14
  • 2.2 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管辖制度14-15
  • 2.3 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内部结构与人员编制15
  • 2.4 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技术调查官制度15-17
  • 第3章 对域外知识产权法院制度的考察17-32
  • 3.1 对我国台湾地区智慧财产法院的考察17-23
  • 3.1.1 台湾地区智慧财产法院的建立背景17-19
  • 3.1.2 台湾地区智慧财产法院建立的探索历程19
  • 3.1.3 台湾地区智慧财产法院的管辖制度19-21
  • 3.1.4 台湾地区智慧财产法院审查智慧财产有效性制度21-22
  • 3.1.5 法官选任制度及技术审查官制度22-23
  • 3.2 美国知识产权诉讼制度的考察23-27
  • 3.2.1 美国法院体系介绍23-24
  • 3.2.2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建立历程24-25
  • 3.2.3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法官选任制度25-26
  • 3.2.4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对于专利权有效性的认定26
  • 3.2.5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管辖范围的特点26-27
  • 3.3 对于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的考察27-32
  • 3.3.1 日本法院体系介绍27-28
  • 3.3.2 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的设立历程28-29
  • 3.3.3 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的管辖范围29
  • 3.3.4 日本知识产权法院的特殊审理制度29-30
  • 3.3.5 专业委员制度与法官任命制度30-31
  • 3.3.6 法院技术调查官制度31-32
  • 第4章 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制度建设32-42
  • 4.1 知识产权法院设置制度的完善32-33
  • 4.2 知识产权法院管辖制度的完善33-35
  • 4.3 知识产权法院人员配置制度的建设35-37
  • 4.4 知识产权法院对于专利权和商标权有效性的审查37-38
  • 4.5 我国是否应该建立知识产权上诉法院38-40
  • 4.6 配套制定专门程序法40-42
  • 参考文献42-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柏华;冯智勇;;评述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就对华产品“特保”第一案的判决[J];国际商务研究;2006年04期

2 陈杭平;;历史、程序、组织——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制度之分析[J];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05期

3 ;美国医改法案获上诉法院支持[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年07期

4 丹宁勋爵;;法官的使命[J];法制资讯;2012年01期

5 ;“德衡律师”胜诉美国纽约州上诉法院[J];中国律师;2013年02期

6 姜晓娟;受理上诉法庭判Napster延长停业[J];出版参考;2002年10期

7 ;美联邦上诉法院裁定阿根廷央行财产受“央行豁免”保护[J];金融发展评论;2011年09期

8 杨秀芝;;酒后干活受伤雇主也要赔偿[J];工会博览;2012年11期

9 于秀艳;英国的司法先例原则[J];法律适用;2004年05期

10 杨杰辉;;上诉法院直接变更罪名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荣新;;消逝的权力——对英国上议院刑事上诉管辖权的回顾与思考[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立平;肖扬会见圭亚那上诉法院代院长[N];人民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李豫川;基金董事长毋须独立人士担任[N];中国证券报;2006年

3 恕非;究竟谁赢得了重大胜利?[N];中国经营报;2001年

4 王银胜;肖扬会见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华莱士[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坦桑尼亚首席大法官 奥古斯蒂诺·拉马扎尼 译者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林娜;让法院成为撬动法治世界的支点[N];人民法院报;2012年

6 苑宣;美国政府必须管制汽车排放二氧化碳[N];中国环境报;2007年

7 陈永辉;肖扬会见圭亚那上诉法院代院长辛格一行[N];人民法院报;2007年

8 记者 杜静 王丰丰;美法院裁定:医改法案关键条款违宪[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9 宋志坤;VoIP不属传统业务[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10 余瀛波;肖扬会见圭亚那上诉法院代院长[N];法制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超;论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制度建设[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学辉;关于建立我国统一知识产权上诉法院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士宇;美国刑事上诉程序无害错误研究及借鉴[D];安徽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83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683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d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