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0 03:16
   产业协同演化研究是产业组织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的一个前沿课题。本文尝试结合产业组织学、演化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复杂系统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对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进行研究,以期提供能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制度、技术创新和产业之间的协同演化。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是通过“企业家精神”建立反馈环进行协同演化的:制度激励企业家迸发出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推动技术创新,进而驱动产业发展,而制度变迁由地方政府竞争引致而起。这其中包含制度与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三个环节,其中企业家精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制度、技术创新、产业三者之间的关系耦合起来。本文提出地方政府竞争影响制度变迁的机制。地方政府之间开展竞争,为了赢得优势,地方政府必须加强学习,从而在现有存量知识的基础上改善知识结构并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主要通过四条途径型塑制度变迁。一是意识形态。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史,就是思想观念不断突破、调适的过程,伴随着思想观念的变化是制度变迁,从经济和政治方面相应地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思想观念是否及时转变,转变得快还是慢,是地方政府竞争的主要内容。二是政治企业家的知识和偏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取决于官员素质和能力之争,有能力的官员能感知到并实现发展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没有能力的,就会丧失机遇,一旦失去机遇就可能延误一代甚至几代的发展。显然,政治企业家的学习对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地方政府类公司化”的管理模式。地方政府最为突出的类公司特征是地方政府官员具有了类似于“企业家”的决策权力。“地方政府类公司化”揭示了地方政府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影响制度变迁的重要途径。四是地方政府治理水平。一个地方的制度创新水平与这个地方的治理水平大有关系。地方政府改进治理水平的过程,也就是一些规范社会运作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制度变迁过程。鉴于地方政府官员的能力水平,加之地域文化影响,使每个地方的政府治理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次,采用模拟仿真、案例分析、实证研究三种方法进行研究。从复杂自适应系统的角度构建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的概念模型。该模型由产业环境行为和企业行为构成一个人工生命环境,企业在一定产业环境中运行。潜在企业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决定是否进入市场,在位企业根据盈利、资本存量、市场份额等情况决定是否退出。产业环境行为包括政府支持、区域企业家精神、市场总需求,企业行为包括创新、产品竞争、市场退出、建立新企业。根据概念模型和参数赋值,运用MATLAB对模型进行模拟仿真。设定20个时期进行模拟实验,模拟模型运行的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一是制度、技术创新和产业规模均随时间的变化不断增长。二是发现居民对创业创新的认知和新增企业数量对企业家精神的生成和演化影响较大,新增企业家数量体现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这说明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对企业家精神具有深刻的影响。三是制度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制度与企业家精神之间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制度、技术创新、企业家精神与产业之间协同演化。以温州电气产业发展为例对制度、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演化进行分析。实践证明,推动温州电气产业演化的动力是制度和技术的协同演化,而制度与技术的协同演化是通过激发企业家精神来推动的。地方政府的制度供给在温州电气产业演化过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政府官员的知识和偏好型塑了温州电气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制度变迁方向。设定计量模型,构建了制度质量方程、技术创新方程、企业家精神方程、产出规模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制度滞后一期对制度质量产生负向显著影响,产业规模、技术创新、企业家精神对制度质量都产生正向显著影响;企业家精神、制度质量、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制度质量、二阶制度质量对企业家精神产生正向显著影响;二阶资本投入、人力资本、制度质量、二阶制度质量、一阶企业家精神都对产出规模有正向显著影响。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机制。再次,本文在四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一是根据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以企业和产业互动演化为框架,设计产业发展人工生命环境,构建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概念模型,并运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这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二是建立制度与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三个反馈环,并构建能力—机会—企业家精神生命周期矩阵图,分析企业家精神在制度、技术创新协同演化过程中的“催化剂”作用。三是构建地方政府竞争—学习—制度变迁分析框架,提出中国政治体制下地方政府通过意识形态、政治企业家知识和偏好、地方政府公司类公司化、地方政府治理水平等途径型塑制度变迁。四是构建制度质量方程、技术创新方程、企业家精神方程、产出规模方程,设定计量分析模型。第四,提出了四点简要政策建议。一要建立健全决策科学、运行规范、执行有效的现代政府治理体系。二要把改善营商环境作为制度竞争的核心。三要营造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四要引进高端创新要素。
【学位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630;F273.1;F426.6
【部分图文】:

温州,电气,产值,企业


产值超亿元的电气企业达129家,超5亿元的企业30家,超10亿元企业12家。图 5-1 温州电气产业规上企业产值和销售额增长情况纵观温州电气产业发展,总体上还是稳步增长(如图5-1)。但是,在这些光鲜数据的背后隐藏的是温州电气产业发展潜伏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产业被低端低价低质“三低”锁定。近年来,乐清工业电气产品已从低压延伸至中高压领域,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仍以中低压为主,低压领域主要产品仍以第一代、第二代和改良后的第二代为主,导致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成为主流,约占低压电气总量的70%(如图5-2),由于低端产品行业进入门槛比较低,致使一大批无证照小加工企业都能简单从事主体产品的生产,产品同质化严重,低价竞争成为主导性市场销售策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月姣;吴和成;;创新主体及其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5年10期

2 赵卓;王敏;;产业协同演化动力模型及其应用——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业的实证:1995—2012[J];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10期

3 程慧平;万莉;黄炜;张冀新;;中国省际R&D创新与转化效率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5年04期

4 黄凯南;何青松;程臻宇;;演化增长理论:基于技术、制度与偏好的共同演化[J];东岳论丛;2014年02期

5 何瑞华;尹天文;;我国低压电器现状与发展趋势[J];低压电器;2014年01期

6 肖兴志;王伊攀;李姝;;政府激励、产权性质与企业创新——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260家上市公司数据[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12期

7 马晓静;周亚军;;企业家精神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J];企业经济;2013年04期

8 孙晓华;秦川;;产业演进中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以中国水电行业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白俊红;;企业规模、市场结构与创新效率——来自高技术产业的经验证据[J];中国经济问题;2011年05期

10 刘渐和;王德应;;领导权结构、董事长技术背景与技术创新动力——基于中小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凯南;企业和产业共同演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48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848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1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