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论中国对外战略中的石油问题

发布时间:2020-11-19 03:2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消费激增,石油进口也大幅度提高,2004年中国石油进口超过1亿吨,同比增长34.8%,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30%以上。2000年以来,油价持续攀升,已经突破70美元/桶大关,目前仍在70多美元的高价位徘徊。 随着我国对海外石油的依存度越来越大和外部因素对中国石油进口影响的上升,如何维护中国的石油安全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必然要面对而且非常紧迫的问题。为维护我国的石油安全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是本文的基本出发点。 对于如何维护中国的石油安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也确实需要进行方方面面的努力。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那么维护中国石油安全的“牛鼻子”是什么呢?我认为:这个牛鼻子,在当前就是如何从国外安全地获得石油并运回国内。我们可以把维护石油安全的措施分为国内的和国外的两个部分,毫无疑问,相比于维护石油安全的国外措施,国内措施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其实施要容易得多,因而如何在对外政策方面维护中国的石油安全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维护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关键。 要考察如何从对外政策方面维护中国的石油安全,单纯的就事论事和一些应急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而需要从宏观上、从战略上进行分析,高屋建瓴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因而我便选择了这样一个题目,打算从对外战略的角度考察一下石油问题,以便最终能从对外战略与石油问题的互动中找出维护中国石油安全的合理途径。要从对外战略的角度考察维护中国石油安全的措施,首先需要了解中国对外战略的具体内容,中国既定的对外战略是考察从对外战略方面维护中国石油安全的逻辑的和现实的起点。对外战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也会因为一些重大事件的出现而发生一定程度的调整,石油问题由于其极其严重的性质,毫无疑问会对我国的对外战略产生一定影响,如何使我国的对外战略适应石油问题这个新情况而做出一定程度的改变与调整从而以便能够更好地维护我国的石油安全是本文的主要任务。 对外战略中的石油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石油问题与对外战略的互动关系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可以转化为石油问题(即中国大量进口石油的问题)与国际形势的互动关系问题。在国际形势对中国石油进口的影响方面,文章认为国际形势对中国石油进口的影响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总体来说,国际形势对中国石油进口及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影响是利大于弊,但也需要采取措施阻止不利于中国石油进口的因素或使这种不利因素降到最低程度。在中国石油进口对国际形势的影响方面,其负面的影响是显
【学位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D822.3;F426.2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的对外战略及石油问题
    第一节 中国对外战略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石油问题成为中国对外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章 国际形势及对中国石油进口的影响
    第一节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与中国石油进口
    第二节 国际石油形势与中国石油进口
第三章 从世界石油市场的变化看中国石油进口的国际影响
    第一节 中国石油进口与世界石油市场的变化
    第二节 世界石油市场的变化与世界经济
    第三节 世界石油市场的变化与各国政策及国际形势
    第四节 如何认识中国石油进口的国际影响
第四章 石油问题与中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第一节 石油问题使对外战略调整成为必要
    第二节 石油问题对中国对外战略的影响
    第三节 适应石油安全形势变化,对我国对外战略进行适度调整
第五章 维护石油安全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节 当今石油问题的性质与解决石油问题的合理途径
    第二节 中国维护石油安全的具体措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正祥,李宇征;从和平外交到革命外交——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外交战略大转变国际原因探析[J];安徽史学;2003年05期

2 于化民;;“三大政策”与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J];安徽史学;2007年05期

3 倪薇;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张哲;陶冶;刘春江;;构建全球合作背景下的中国能源外交方略[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7年04期

5 刘明;经济全球化与中东国家石油战略调整(一)[J];阿拉伯世界;2002年03期

6 李意;试析中东国家的非传统安全挑战[J];阿拉伯世界;2005年03期

7 王有勇;;美国对阿拉伯能源战略的演变及其启示[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年05期

8 余建华;;欧佩克发展历程与新世纪挑战[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年06期

9 舒先林;;美国军事介入中东石油战略利益之透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05期

10 张立哲;周云亨;;试析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合作[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电源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耀;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维余;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承就;古巴共产党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秀阁;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佳飞;纳米流体辐射特性机理研究及其在太阳能电热联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徐飞;脉冲放电电凝并结合碱液吸收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蓓萨;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能源外交[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波;论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俞琳;影响环境议题设置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路畅;红菱煤矿沉陷区内修建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颜志强;能源安全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彭震;“中国威胁论”——影响与对策[D];湘潭大学;2010年

7 陆海英;论中国海军护航索马里——国家利益视角[D];湘潭大学;2010年

8 汤希;中国对东南亚地区软实力外交探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张业源;地缘政治视角下东北亚合作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青;论中国软性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89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889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1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