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中国重大装备产业安全研究 ——基于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22 11:2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安全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政策的主要目标和核心内容。在我国中央政府提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宏观背景下,本文以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为基础对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进行系统研究。国外关于产业安全的研究主要围绕两条主线,一是考察产业国际竞争力,二是考察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产业安全的影响。我国学术界对产业安全的研究,大致上形成了产业国民控制论、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国民产业权益论、外资影响及抵御和抗衡能力论以及综合产业安全论等五类观点和见解。关于产业安全问题的成因,主要可以从外商直接投资论、制度非均衡论、投资与贸易自由化论及产业结构论等不同方面作出解释。本文对产业安全的理解,更加强调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安全的核心,只有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才能够从根本上维护产业安全,并由此形成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据此对产业安全概念作出如下新的定义:产业安全是这样一种状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重要的国民产业在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其生存与发展不受来自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威胁而保持一国的经济安全。该定...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9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重大意义
    1.2 研究对象、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基本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论文结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3.1 论文逻辑结构与主要结论
        1.3.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3.3 研究难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产业安全基本理论
    2.1 产业安全经济思想与理论溯源
        2.1.1 重商主义时期及以前的经济与产业安全思想与理论
        2.1.2 幼稚工业保护及国家经济学理论
        2.1.3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贸易保护理论
        2.1.4 新贸易保护理论的产业保护思想
    2.2 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与产业安全
        2.2.1 国家安全及安全观的演进
        2.2.2 国家经济安全及其主要内容
    2.3 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综述及概念探析
        2.3.1 产业及其分类
        2.3.2 国内关于产业安全研究的主要成果
        2.3.3 关于产业安全的主要观点及简要述评
        2.3.4 关于产业安全问题的成因
        2.3.5 对产业安全进一步认识及本文的产业安全观
    2.4 产业安全的模型解释
        2.4.1 建立产业安全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
        2.4.2 产业安全基本理论模型
        2.4.3 最佳产业安全状态的确定
        2.4.4 产业安全水平的测度
        本章小结
3. 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及评价体系
    3.1 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
        3.1.1 基于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因素分析
        3.1.2 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影响因素分析
    3.2 产业安全评价体系
        3.2.1 产业安全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3.2.2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3 国外维护产业安全的实践
        3.3.1 美国的产业安全实践
        3.3.2 日本的产业保护与产业安全实践
        3.3.3 韩国以国内产业保护为特点的维护产业安全实践
        3.3.4 国际经验及对我国产业安全实践的启示
        本章小结
4. 产业国际竞争力基本理论
    4.1 产业国际竞争力
        4.1.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4.1.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4.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
        4.2.1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4.2.2 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4.2.3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的进展
    4.3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竞争优势理论
        4.3.1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4.3.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4.4 后发优势理论及启示
        4.4.1 后发优势论的提出
        4.4.2 后发优势论的进一步研究及验证
        本章小结
5. 实证研究一:重大装备制造产业与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
    5.1 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与重大装备制造业
        5.1.1 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界定
        5.1.2 本文对重大装备制造业的界定
        5.1.3 重大装备制造业战略性产业特征
        5.1.4 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5.1.5 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5.2 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历程
        5.2.1 本文对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界定
        5.2.2 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历程
    5.3 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现状分析
        5.3.1 产业规模及产品产量
        5.3.2 产业内厂商结构
        5.3.3 进入和退出壁垒
        5.3.4 “走出去”情况及成功的主要原因
        5.3.5 产业市场前景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二: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6.1 相关理论及评价的说明
        6.1.1 产业竞争力分析的相关理论模型
        6.1.2 评价主体和范围
    6.2 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
        6.2.1 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模型
        6.2.2 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说明
        6.2.3 基本数据
    6.3 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6.3.1 绩效竞争力评价
        6.3.2 规模竞争力评价
        6.3.3 潜在竞争力评价
        6.3.4 产品竞争力评价
        6.3.5 环境竞争力评价
        6.3.6 综合评价及结论
    6.4 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内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6.4.1 绩效竞争力
        6.4.2 规模竞争力
        6.4.3 创新竞争力
        6.4.4 服务竞争力
        6.4.5 全球化竞争力
        6.4.6 产品竞争力
        6.4.7 综合评价及结论
        本章小结
7. 实证研究三: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状况评价
    7.1 产业安全评价模型及方法
        7.1.1 评价模型
        7.1.2 评价方法
    7.2 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评价
        7.2.1 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2.2 评价方法的说明
        7.2.3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7.2.4 产业生存环境和竞争环境评价
        7.2.5 产业对外依存度评价
        7.2.6 产业控制力评价
        7.2.7 产业安全状况的综合评价及评价结论
    7.3 影响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的潜在因素
        7.3.1 国外厂商垄断高端原材料形成对产业发展的瓶颈性制约
        7.3.2 研发能力弱,自主创新能力不高
        7.3.3 品牌弱势
        7.3.4 系统集成能力差,服务能力弱
        7.3.5 外资并购的潜在威胁
    7.4 维护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的建议思路
        7.4.1 加快重大装备产业原材料国产化步伐
        7.4.2 推动产业重组,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重工业集团
        7.4.3 并购海外研发机构,加快产业自主技术创新
        7.4.4 引导资源整合,培育工程公司,提高系统集成能力
        7.4.5 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形成国际知名的重大装备制造基地
        7.4.6 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7.4.7 提高产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推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7.4.8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继续实施重大装备产业扶持政策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08~2020年发电设备市场预测[J]. 张学先.  电器工业. 2008(01)
[2]产业安全理论评价与展望[J]. 何维达,潘玉璋,李冬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04)
[3]电力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和战略研究[J]. 陆燕荪.  电气技术. 2006(12)
[4]实施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的成就与经验[J]. 张国宝.  中国科技投资. 2006(11)
[5]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一个文献述评[J]. 胡健,董春诗.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6(05)
[6]产业安全:概念评析、界定及模型解释[J]. 孙瑞华,刘广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7]论产业竞争力理论体系[J]. 陶良虎,张道金.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6(04)
[8]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模型研究[J]. 李创.  当代经济管理. 2006(02)
[9]我国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综述[J]. 何维达,李冬梅.  经济纵横. 2006(08)
[10]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J]. 屈贤明.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06(02)



本文编号:3045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045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1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