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创新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03 02:44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生存的挑战,更是发展的机遇,金钱搭建的“纸牌屋”有可能风一吹就会散乱,通过一时的投机或所谓“机会”而攫取的财富有可能“富不过三代”,只有长期创新发展而形成的创新传统才能使一代代人充满激情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甚至通过创新投资改变和塑造环境而保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高科技的大型企业更为如此。这些创新型的大企业用高科技架起了钢筋铁骨,用创新精神和组织管理经验高效地调配人力物力资源的最佳组合,增进企业资源力量潜能的发挥,并最大限度调动起整个国家相关的经济社会资源,在企业自身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对于创新型企业如何在约瑟夫·熊彼特描述的“循环流转”的经济运行状态下,为实现未来长期发展而将经济运营中的资金、人力、物力、组织管理经验等资源创新性地重新组合,进行“创造性毁灭”,以实现新的、跨越式的经济增长与发展,论文从研究大企业发展历程的历史学者、创新经济学者、技术创新经济学者、企业理论研究学者、管理学者和创新型企业理论等研究学者的实证和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中,逐渐发展出企业创新机制的理论假设。但是,要验证之前学者的观点与这一假设的虚实真伪,还需要有扎实的实...
【文章页数】:30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状况述评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创新型企业理论与通用电气公司创新机制
第一节 创新型企业理论的归纳总结
第二节 通用电气公司的创新机制
小结
第二章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传统的形成
第一节 汤姆生·休斯顿电气公司的创新发展
一、伊莱休·汤姆生与其开发的优良弧光灯系统
二、汤姆生的企业家精神与初期创业时期
三、汤姆生·休斯顿电气公司的成功发展与公司创新组合的形成
第二节 爱迪生公司系统的发展与爱迪生的企业家精神
一、发明家爱迪生的企业家精神
二、爱迪生公司系统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开发电力交通设备业务的案例
第三节 两家前身企业对通用电气公司创新传统形成的影响
一、托马斯·爱迪生对通用电气公司创新传统的影响
二、企业家式发明家伊莱休·汤姆生的影响
三、工程与生产领导者埃德温·赖斯的影响
四、查尔斯·科芬领导型企业家精神与作为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公司中央集权式职能制组织结构的建立
第一节 美国电力制造行业资源力量的发展与集聚和通用电气公司的成立
第二节 通用电气公司成立时拥有的主要资源和组织力量
第三节 新公司面临的各种问题
第四节 中央集权式职能制组织结构的建立
一、改革后公司整体组织结构的分析与介绍
二、生产工厂布局和组织管理的合理化
三、销售力量的组织结构与管理制度改革
四、各主要职能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
五、经济危机和改革期间公司工程技术的进步与新市场领域的开拓
第五节 公司中央集权式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独有特征
第六节 创新机制中的人力资源—公司战略发展与科技人才的招募
小结
第四章 工业研究实验室建立的原因与条件分析
第一节 研究实验室建立的原因分析
一、已有业务职能制组织结构对新产品创新的阻碍
二、欧美新型照明设备的威胁与公司科研专家的推动
三、电力制造行业整体发展趋势的需求
第二节 企业外部环境创造的条件
一、美国早期形成的重视科技和创新的传统
二、美国从立国时期到20世纪初对科技进步和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视
三、20世纪前美国科学界对工业发展的重视与贡献
第三节 公司较成熟的创新型和效率型企业组织的建立
第四节 电力制造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带来的成熟时机
小结
第五章 研究实验室的建立与早期运作
第一节 研究实验室的建立
第二节 工业研究实验室的早期贡献
一、新型照明设备的成功研发
二、研究实验室研发活动对公司多元化发展的推动
第三节 研究实验室的内外部协调合作机制
一、研究实验室内部运作的协调合作机制
二、研究实验室和公司其它部门的协调合作
三、研究实验室和公司外部环境的协调合作
四、惠特尼的激励式领导与实验室自由开放式研发环境的形成
小结
第六章 通用电气公司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初的科技进步、多元化发展与公司规模扩张
第一节 斯沃普的企业家精神与作为和多元化发展战略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与公司规模的扩张
一、战时业务的急速增长
二、战时公司的科技进步
三、战时和战后公司研究实验和工程与生产设施的扩充
四、20世纪50年代初的公司规模
第三节 公司未来十年发展规划(1951年制定)
小结
第七章 通用电气公司的分部制和分权化改革
第一节 斯沃普和威尔逊时期对公司分部制和分权化改革的探讨
第二节 通用电气公司改革后的整体组织结构
第三节 公司业务多元化基础上分部制组织结构的建立
一、改革后公司运营机构的整体分析
二、事业部的划分标准和运营部门的动态发展
第四节 改革后公司运营部门的具体发展状况和改革成绩
一、国防设备集团
二、电力设备集团
三、工业产品与照明设备集团
四、附属公司和国外公司集团
五、电器和电子集团
第五节 公司咨询式职能服务部门的建立和职责
一、公司各职能服务机构的发展历程—从运营性到咨询服务性
二、改革后公司各职能部门的发展状况和作用发挥
第六节 公司战略高层对分权化组织结构的中央控制与协调
一、通用电气公司的目标管理
二、权力、职责与责任链
三、通过职业化管理制度实现的战略高层中央控制与协调
小结
结论
一、大企业的创新机制与贡献
二、通用电气公司的创新机制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三、通用电气公司自身创新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4055643
【文章页数】:30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状况述评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创新型企业理论与通用电气公司创新机制
第一节 创新型企业理论的归纳总结
第二节 通用电气公司的创新机制
小结
第二章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传统的形成
第一节 汤姆生·休斯顿电气公司的创新发展
一、伊莱休·汤姆生与其开发的优良弧光灯系统
二、汤姆生的企业家精神与初期创业时期
三、汤姆生·休斯顿电气公司的成功发展与公司创新组合的形成
第二节 爱迪生公司系统的发展与爱迪生的企业家精神
一、发明家爱迪生的企业家精神
二、爱迪生公司系统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开发电力交通设备业务的案例
第三节 两家前身企业对通用电气公司创新传统形成的影响
一、托马斯·爱迪生对通用电气公司创新传统的影响
二、企业家式发明家伊莱休·汤姆生的影响
三、工程与生产领导者埃德温·赖斯的影响
四、查尔斯·科芬领导型企业家精神与作为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公司中央集权式职能制组织结构的建立
第一节 美国电力制造行业资源力量的发展与集聚和通用电气公司的成立
第二节 通用电气公司成立时拥有的主要资源和组织力量
第三节 新公司面临的各种问题
第四节 中央集权式职能制组织结构的建立
一、改革后公司整体组织结构的分析与介绍
二、生产工厂布局和组织管理的合理化
三、销售力量的组织结构与管理制度改革
四、各主要职能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
五、经济危机和改革期间公司工程技术的进步与新市场领域的开拓
第五节 公司中央集权式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独有特征
第六节 创新机制中的人力资源—公司战略发展与科技人才的招募
小结
第四章 工业研究实验室建立的原因与条件分析
第一节 研究实验室建立的原因分析
一、已有业务职能制组织结构对新产品创新的阻碍
二、欧美新型照明设备的威胁与公司科研专家的推动
三、电力制造行业整体发展趋势的需求
第二节 企业外部环境创造的条件
一、美国早期形成的重视科技和创新的传统
二、美国从立国时期到20世纪初对科技进步和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视
三、20世纪前美国科学界对工业发展的重视与贡献
第三节 公司较成熟的创新型和效率型企业组织的建立
第四节 电力制造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带来的成熟时机
小结
第五章 研究实验室的建立与早期运作
第一节 研究实验室的建立
第二节 工业研究实验室的早期贡献
一、新型照明设备的成功研发
二、研究实验室研发活动对公司多元化发展的推动
第三节 研究实验室的内外部协调合作机制
一、研究实验室内部运作的协调合作机制
二、研究实验室和公司其它部门的协调合作
三、研究实验室和公司外部环境的协调合作
四、惠特尼的激励式领导与实验室自由开放式研发环境的形成
小结
第六章 通用电气公司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初的科技进步、多元化发展与公司规模扩张
第一节 斯沃普的企业家精神与作为和多元化发展战略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与公司规模的扩张
一、战时业务的急速增长
二、战时公司的科技进步
三、战时和战后公司研究实验和工程与生产设施的扩充
四、20世纪50年代初的公司规模
第三节 公司未来十年发展规划(1951年制定)
小结
第七章 通用电气公司的分部制和分权化改革
第一节 斯沃普和威尔逊时期对公司分部制和分权化改革的探讨
第二节 通用电气公司改革后的整体组织结构
第三节 公司业务多元化基础上分部制组织结构的建立
一、改革后公司运营机构的整体分析
二、事业部的划分标准和运营部门的动态发展
第四节 改革后公司运营部门的具体发展状况和改革成绩
一、国防设备集团
二、电力设备集团
三、工业产品与照明设备集团
四、附属公司和国外公司集团
五、电器和电子集团
第五节 公司咨询式职能服务部门的建立和职责
一、公司各职能服务机构的发展历程—从运营性到咨询服务性
二、改革后公司各职能部门的发展状况和作用发挥
第六节 公司战略高层对分权化组织结构的中央控制与协调
一、通用电气公司的目标管理
二、权力、职责与责任链
三、通过职业化管理制度实现的战略高层中央控制与协调
小结
结论
一、大企业的创新机制与贡献
二、通用电气公司的创新机制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三、通用电气公司自身创新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4055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4055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