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其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15 20:15

  本文关键词: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其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非常规货币政策 国债收益率曲线 利率承诺 量化宽松


【摘要】: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蔓延,为应对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将其利率降到零点附近,常规货币政策失效。无奈之下,美国启用了一系列非常规政策,这些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传导过程中起承上启下先行作用的关键媒介,国债收益率曲线可助力货币政策分析决策。在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也赋予了国债收益率曲线以重要地位。因此,研究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其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可以为我国更好地制定货币政策和运用国债收益率曲线提供借鉴。本文分别通过事件研究法和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重点研究了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中对国债收益率曲线影响最显著的利率承诺和量化宽松两项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另外,本文还关注了超常规货币政策以及国债收益率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反映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传导,另一方面也为将国债收益率作为基准利率来引导市场的可能性做出验证,为我国管理和运用国债收益率曲线带来启示。研究发现金融危机爆发初期,利率承诺拉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效果尤为显著,但该效应是递减的,最后一次承诺更是意外得有悖于政策目标;量化宽松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虽存在时滞,但两者关系强烈,该政策还可有效遏制产出下滑,但也会使通胀小幅提高。
【关键词】:非常规货币政策 国债收益率曲线 利率承诺 量化宽松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27.12;F817.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4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文献综述14-17
  • 1.2.1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14-15
  • 1.2.2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研究15-16
  • 1.2.3 非常规货币政策影响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研究16
  • 1.2.4 评述16-17
  • 1.3 文章结构及研究方法17-18
  • 1.4 创新之处18-19
  • 第2章 非常规货币政策影响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理论基础19-25
  • 2.1 非常规货币政策概述19-21
  • 2.1.1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含义19
  • 2.1.2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式19-21
  • 2.2 国债收益率曲线概述21-23
  • 2.2.1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含义21
  • 2.2.2 美国国债收益率及其曲线的变化21-23
  • 2.3 非常规货币政策影响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传导路径23-25
  • 2.3.1 利率承诺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传导23-24
  • 2.3.2 量化宽松对收益率曲线的传导24-25
  • 第3章 利率承诺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25-31
  • 3.1 事件研究法的涵义25-26
  • 3.2 实证研究26-28
  • 3.2.1 研究样本的选择26
  • 3.2.2 计算及检验26-28
  • 3.3 实证结果及结论28-31
  • 第4章 量化宽松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31-53
  • 4.1 数据选取与说明31-32
  • 4.2 各变量的变化趋势分析32-36
  • 4.3 模型说明36-37
  • 4.4 模型检验37-39
  • 4.4.1 平稳性检验37-38
  • 4.4.2 确定最佳滞后阶数38
  • 4.4.3 模型稳定性检验38-39
  • 4.5 模型的识别39-41
  • 4.6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41-45
  • 4.6.1 国债收益率曲线对冲击的响应41-43
  • 4.6.2 总产出对冲击的响应43-44
  • 4.6.3 通胀水平对冲击的响应44-45
  • 4.7 政策效应的相对贡献率比较45-51
  • 4.7.1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方差分解结果45-47
  • 4.7.2 总产出的方差分解结果47-49
  • 4.7.3 通胀水平的方差分解结果49-51
  • 4.8 实证结果及结论51-53
  • 第5章 启示与展望53-55
  • 5.1 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启示53-54
  • 5.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54-55
  •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60
  • 致谢60


本文编号:1038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038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9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