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碳金融产品开发研究:国际经验及中国的实践

发布时间:2017-10-16 02:11

  本文关键词:碳金融产品开发研究:国际经验及中国的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碳金融 低碳经济 银行业 创新


【摘要】:据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全球碳市场交易总额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将超过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国内银行在相关碳金融产品的开发上跃跃欲试,但产品单一且未形成体系,碳金融尚处于投石问路阶段。由于目前成功的模式与案例较少,大规模推进碳金融创新的风险较大。而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并以成熟的传统金融产品为依托,银行业在碳金融领域做出了诸多创新,其先进经验对中国大力推动碳金融十分重要:国际上主要碳金融产品有哪些类别,各类产品有何共性,开发该类产品的银行具备何种条件,此类产品在国内是否适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国际主流碳金融产品规律的挖掘,结合国内银行的特点,进而评估零售类、投资类、资产管理类、保险类碳金融产品在国内推行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为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打下一定基础。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碳金融 低碳经济 银行业 创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智能技术的国际碳市场价格驱动因素研究”(7110113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碳市场成熟度及环境监管政策研究”(14AZD05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碳金融创新——国际二氧化碳排放权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研究”(NCET-11-0725)
【分类号】:F832.2
【正文快照】: 自《京都议定书》签订以来,碳减排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随着低碳经济的推广,金融业也开始进入减排队伍,众多银行开始涉足碳金融领域,尝试发行相关的碳金融产品,如绿色汽车贷款、低碳房屋按揭贷款、碳信用卡等。银行业作为社会资金的供给者,在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中如同枢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游;;碳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J];金融论坛;2009年10期

2 蔡宁伟;;碳金融发展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启示[J];金融论坛;2010年11期

3 翁清云;;国内外商业银行碳金融实践的经验借鉴[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晏露蓉;赖永文;张斌;李志林;;论助推低碳经济发展的绿色金融创新——兼析兴业银行案例[J];福建金融;2009年12期

5 乔海曙;谭烨;;2002—2010年中国碳金融研究文献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1年08期

6 章升东;宋维明;何宇;;国际碳基金发展概述[J];林业经济;2007年07期

7 郭清马;;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策略研究[J];西南金融;2010年06期

8 高志新;;碳金融发展与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J];上海金融;2011年01期

9 王苹;邓一枫;;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2年33期

10 谢光德;;低碳经济催生邮储银行碳金融[J];中国邮政;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庆;;山东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林江珠;;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8期

3 张翼;徐璐;;杠杆率监管及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6期

4 史晓琳;;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内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J];金融论坛;2010年S1期

5 宫海鹏;;农业政策性金融开展绿色信贷助推低碳农业发展研究[J];金融论坛;2010年S1期

6 乔海曙;谭烨;刘小丽;;中国碳金融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2011年02期

7 乔海曙;陈守端;;碳金融业务分层模型及发展思路[J];金融论坛;2011年06期

8 施维明;;民族地区低碳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措施分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张国强;;国际碳金融发展及对中国金融业转型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12期

10 俞敏;苏志鑫;黄东晓;赵旭凯;;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银行信贷经营策略探析[J];福建金融;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烨;;碳排放市场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范帅邦;;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金融分析——基于兴业银行的实践的案例分析[A];中国创新与企业成长(CI&G)2013年度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仲伟周;郭大为;仲云云;;基于碳金融视角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研究[A];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论丛(2010)——第六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研究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4 吴弘;柴颖;;碳金融的法律促进[A];金融法学家(第二辑)[C];2010年

5 王经政;秦小丽;;浅析环境质量指数期货助推低碳金融发展[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起生;基于低碳经济的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汪友结;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的外部现状描述、内部静态测度及动态协调控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孙秀梅;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机理与调控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余光英;中国碳汇林业可持续发展及博弈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邢继俊;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林清山;柑橘林碳汇潜力和生态服务价值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7 李阳;低碳经济框架下碳金融体系运行的机制设计与制度安排[D];吉林大学;2013年

8 肖峰;国际气候资金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9 刘攀;基于区域差异下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清云;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方曦;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齐敏;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凤奎;论通过开发金融破解碳金融发展难题[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丹;山西煤炭产业低碳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穆岩峰;基于三维模型的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刘艳艳;内蒙古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陈曦;全球低碳经济热潮与新的全球竞争格局[D];外交学院;2011年

9 孙加中;江西省建立与发展碳基金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10 肖番日;低碳视角下中国矿产品贸易策略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伟达;;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及其风险防范[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8期

2 陈游;;碳金融:我国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J];财经科学;2009年11期

3 周健;;我国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研究综述[J];财经科学;2010年05期

4 安烨;钟廷勇;;PCDM与我国居住建筑节能关系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6期

5 李一;江庆红;;低碳经济? 金融工具? 产权交易?[J];产权导刊;2009年10期

6 方虹;施凤丹;;碳交易市场与中国碳交易定价权[J];产权导刊;2010年08期

7 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8 袁晓玲;仲云云;;中国低碳城市的实践与体系构建[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5期

9 陈游;;碳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J];金融论坛;2009年10期

10 李菲;;银行绿色经营的三种境界与赤道原则应用思想的升华[J];金融论坛;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明;[N];中国证券报;2007年

2 贺军;[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3 刘萍;[N];国际商报;2009年

4 黄丽珠;[N];金融时报;2007年

5 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课题组;[N];金融时报;2008年

6 周剑初;[N];金融时报;2008年

7 本报专家组成员 中国银行研究员 王元龙;[N];金融时报;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卫;;中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中国发展;2010年02期

2 李东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新会计;2010年04期

3 王戈;;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新展望[J];黑龙江金融;2010年02期

4 李东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贵州农村金融;2010年03期

5 邹颖;;影响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因素分析和政策建议[J];新金融;2010年05期

6 孙阿妞;;我国发展碳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武汉金融;2010年06期

7 李东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8 李瑞红;;对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几点思考[J];开放导报;2010年03期

9 李东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马丽;;2010中国碳金融全景图谱[J];首席财务官;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弘;柴颖;;碳金融的法律促进[A];金融法学家(第二辑)[C];2010年

2 杨艳;;碳金融助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3 丁玉梅;刘应元;;发展碳金融 促进低碳经济[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4 慕丽杰;;低碳经济发展和碳金融体系的构建[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5 刘丽伟;;世界碳金融的区域效应及制约因素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6 邵四华;;积极探索碳金融发展模式 支持我市低碳经济发展[A];民革组织为天津市“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做贡献主题研讨会材料[C];2010年

7 王小磊;;碳金融与巴士快速交通[A];西南汽车信息:2010年下半年合刊[C];2010年

8 鲍文;;碳金融与经济低碳转型[A];2014全国金融创新与经济转型博士后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仲伟周;郭大为;仲云云;;基于碳金融视角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研究[A];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论丛(2010)——第六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研究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10 王鲁娜;;内外环境下碳金融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能源金融研究组成员 博士 李丕东;碳金融:发展新能源的助推器[N];国家电网报;2009年

2 ;碳金融四大功能与四大问题[N];上海证券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飞 通讯员 李新龙 孙朝;武汉将打造碳金融中心[N];中国环境报;2010年

4 郭凯;发展多层次区域性“碳金融”探讨[N];金融时报;2010年

5 记者 顾意亮;率先发展“碳金融”[N];人民政协报;2011年

6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 李兵兵;通过量化社会激励机制来构建碳金融体系[N];光明日报;2011年

7 贺浪莎;碳金融发展前景广阔[N];经济日报;2011年

8 记者 潘永东;碳金融:未来全球金融博弈的战略性新领域[N];金融时报;2011年

9 记者 周轩千;碳金融:银行大有可为[N];上海金融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张玺 通讯员 梅刚;内蒙古“碳金融”谋求破局[N];工人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善明;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志强;构建我国碳金融市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钱辰;中国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3 周卫锋;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韩琳慧;我国碳金融市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5 王凤奎;论通过开发金融破解碳金融发展难题[D];吉林大学;2011年

6 牛慧;碳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博;碳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赵平飞;欧盟排放权交易体制下碳金融资产定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淼淼;中国碳金融发展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柴佳;河北省碳金融产品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40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040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7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