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与监管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与监管
更多相关文章: 影子银行 融资效率 系统性风险 监管套利 金融监管
【摘要】: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对推动金融创新与深化、提升社会融资效率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应高度关注其发展中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本文在借鉴主要经济体促进影子银行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促进其良好发展的政策措施,具体包括构建前瞻性监管制度、完善可持续发展机制以及处理好与金融创新的关系等。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环境金融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2013030226)
【分类号】:F832.3
【正文快照】: 一、影子银行特征及对其规模估算的研究进展目前,影子银行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美联储前任主席伯南指出,影子银行是指相对于受到严格监管的存款类机构而言,不接受或较少接受监管、承担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金融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达;;论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运作、影响及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2 刘澜飚;宫跃欣;;影子银行问题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2年02期
3 周莉萍;;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J];金融评论;2011年04期
4 李波;伍戈;;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J];金融研究;2011年12期
5 张春华;;我国银信合作理财业务面临的监管政策及其发展趋势[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潘静;;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及其监管的制度构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7 龚明华;张晓朴;文竹;;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卫江;;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监管[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3期
2 肖荣攀;;美国影子银行系统的发展与影响研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年06期
3 张田;;影子银行体系的脆弱性、监管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南方金融;2012年01期
4 周莉萍;;论影子银行体系国际监管的进展、不足、出路[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5 朱孟楠;叶芳;赵茜;王宇光;;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问题——基于最优资本监管模型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7期
6 李佳;;美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运作及监管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7期
7 刘希;;影子银行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2年18期
8 伍戈;李斌;;货币创造渠道的变化与货币政策的应对[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10期
9 毛泽盛;万亚兰;;中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阈值效应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11期
10 于菁;;影子银行问题研究述评[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国良;高超;宋成;;中国式影子银行兴起的原因及其宏观效应分析[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2 尚玮;;影子银行风险防范与法律规制研究[A];金融法学家(第四辑)[C];2012年
3 徐宝林;陈澍;;中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基于2005-2012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大范;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D];吉林大学;2012年
2 陈磊;基于不完全契约的表外融资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3 李浩;资产价格、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徐景;美国金融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崔婕;新监管框架下的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6 宫跃欣;影子银行产品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7 王旭;中国银行业安全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8 于菁;中国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9 王晨姝;我国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10 赵自然;我国商业银行系统金融资源错配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科越;影子银行:概念、特征与监管框架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2年
2 侯蓓蕾;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监管探析[D];复旦大学;2011年
3 张磊;影子银行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挑战[D];安徽大学;2012年
4 宋国才;巴塞尔协议Ⅲ监管变革及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挑战[D];外交学院;2012年
5 李计花;中国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之谜[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6 战宏;中国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徐静;影子银行及监管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8 姚昶;信贷资产证券化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9 李梦晗;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10 高璐;我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莉萍;;影子银行体系的机制及其脆弱性[J];银行家;2010年12期
2 王国刚;;经纪人机制与多层次股票市场[J];财贸经济;2006年10期
3 刘扬;;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中国金融监管的政策选择: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视角[J];南方金融;2011年07期
4 易宪容;;美国次贷危机的信用扩张过度的金融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12期
5 周莉萍;;货币乘数还存在吗[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6 周莉萍;;论影子银行体系国际监管的进展、不足、出路[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7 杨西水;赵相华;;打造金融机构玻璃体 构建无影灯式监管体系——浅析“影子银行”的有效监管路径[J];财政监督;2012年06期
8 崔佳;;浅析我国银信理财合作发展新思路[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9 易宪容;;“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J];江海学刊;2009年03期
10 金芳;;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雪琴;;从风险视角探讨影子银行及其中国化现状[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1年09期
2 游春;;中外影子银行体系的运作机制辨析[J];海南金融;2012年06期
3 陈伟;刘明;林琳;;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形成模式与风险探讨[J];现代金融;2012年07期
4 ;解构中国影子银行[J];资本市场;2013年04期
5 刘满平;;科学对待影子银行[J];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04期
6 张菲菲;;“影子银行”连累银行理财 规范透明是发展正途[J];中国金融家;2013年02期
7 李婷;;我国影子银行的系统风险及监管[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5期
8 张雄杰;;国内影子银行的风险研究[J];商;2013年10期
9 袁齐;;中国式影子银行监管的新思维[J];吉林金融研究;2013年05期
10 王雪玉;;中国影子银行 金融体系的不定时炸弹[J];金融科技时代;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国良;高超;宋成;;中国式影子银行兴起的原因及其宏观效应分析[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2 徐宝林;陈澍;;中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基于2005-2012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3 梁涛;;分业监管模式下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的进化博弈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邦咨询研究员 贺军;对“影子银行”要一分为二[N];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杨冬 邱晨;影子银行问题:中国式次贷危机?[N];证券时报;2011年
3 谭洪涛 蔡春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影子银行影响金融稳定的内在机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记者 金立新;对“影子银行”监管如何到位?[N];金融时报;2011年
5 记者 马翠莲;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和规范[N];上海金融报;2012年
6 记者 王宇 王培伟;“影子银行”魅影几重[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7 本报记者 张小平;争议影子银行:对舶来品不宜对号入座[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8 张茉楠;影子银行挑战全球金融监管[N];经济参考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陈莹莹;影子银行“野蛮生长” 繁荣背后暗藏隐忧[N];中国证券报;2012年
10 新金融记者 张晨曲;“影子银行”考验全球监管[N];新金融观察;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菁;中国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2 张宏铭;中国影子银行效应、风险及监管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晗;影子银行系统助推次贷危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姜震;影子银行的监管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马先先;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齐淼;中美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监管及比较[D];复旦大学;2011年
5 战宏;中国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徐静;影子银行及监管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7 乔静予;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外交学院;2013年
8 吉祥;中国影子银行发展及其监管[D];河南大学;2013年
9 蔡子翔;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对宏观市场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程方泽;国内影子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建议[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97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297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