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分析师行业评级和公司评级的信息含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2 07:25

  本文关键词:分析师行业评级和公司评级的信息含量研究 出处:《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分析师 行业评级 公司评级 超常回报


【摘要】:使用WIND数据库2004~2013年分析师行业评级和公司评级数据,检验分析师行业评级和公司评级是否具有信息含量。研究发现,分析师一致行业评级组合和一致公司评级组合均能产生显著为正的超常回报,剔除动量因素后,超常回报仍显著为正。由一致行业评级和一致公司评级交叉组合能产生更高的超常回报。由公司评级模拟的一致行业评级组合不能产生显著的超常回报。结果表明,分析师拥有专门技术,行业评级和公司评级具有信息含量,对投资者有投资参考价值。
[Abstract]:Using WIND database 2004-#date0#, the data of analyst industry rating and company rating are used to test whether the analyst industry rating and company rating have information content. Both the consistent industry rating portfolio and the consistent corporate rating portfolio can produc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xtraordinary returns, excluding momentum factors. Abnormal returns are still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ross combinations of consistent industry ratings and consistent company ratings can produce higher extraordinary returns. Consistent industry rating portfolios simulated by corporate ratings do not produce significant extraordinary returns. Table of results. Ming. Analysts have expertise, industry ratings and corporate ratings with information content, investors have investment reference value.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西部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与政策规制研究”(10XJY0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促增与公平分配机制研究”(12CJL022)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分析师的投资评级通常分为3类:强烈买入、买入和持有。卖出和强烈卖出用得很少(McNichols and O’Brien,1997)。[1]为了搞好和公司管理层的关系,获得私人信息的供应,分析师很少发布负面的公司评级,公司评级往往存在乐观偏差。既然乐观评级已经成为常态,鲜见的悲观评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征;张峥;刘力;;分析师的建议是否有投资价值——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数据[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7期

2 蔡庆丰;陈娇;;证券分析师缘何复述市场信息——基于市场反应的实证检验与治理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7期

3 冯体一;;分析师评级:券商利益与信息优势孰轻孰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陈伟忠;吴佳;王宇熹;肖峻;;对证券分析师荐股评级调整价值的经验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5 王宇熹;肖峻;陈伟忠;;组合调整频率会影响投资者的回报率么?——基于分析师股票推荐的投资策略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2年06期

6 汪弘;罗党论;林东杰;;行业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对投资决策有用吗?——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宏昌;干胜道;;我国财务分析师远期盈余预测偏差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12期

2 彭景滔;吴薇;;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的投资价值研究——基于香港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6期

3 徐立平;刘建和;;证券分析师荐股的市场影响能力研究[J];财经论丛;2008年04期

4 王振山;姚秋;;分析师关注度与股票收益率——基于中国A股市场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4期

5 张宁;刘春林;卢俊义;;投资者对市场传闻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传闻准确性与媒体权威性的作用[J];财贸研究;2011年04期

6 蔡庆丰;杨侃;林剑波;;羊群行为的叠加及其市场影响——基于证券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行为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2期

7 储一昀;仓勇涛;;财务分析师预测的价格可信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8 姚磊磊;张金昌;;评级意见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03期

9 张镅;王蕾;王丽娜;;证券分析师荐股评级投资价值及准确性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刘春林;张宁;;上市公司传闻的澄清效果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J];管理科学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洪剑峭;张新;;基金净值排名对证券分析师荐股行为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郭琳;;上市公司信息环境与证券市场信息效率[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2012)论文集[C];2012年

3 管总平;黄文锋;;证券分析师独立吗?[A];国际化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公言磊;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倾向成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啸;证券分析师选股的投资价值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袁知柱;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测度、决定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季侃;我国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有效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何欣;中国股市媒体效应研究:官方新闻、市场谣言与有限注意力[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屈小兰;分析师推荐理由、分析师声誉与投资者的投资判断[D];南开大学;2013年

7 孙毅;控制性股东专用性资产投资行为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承勇;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与荐股评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倩;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有效性及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锫;我国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有效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4 邹小双;我国证券分析师选股能力评价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刘洋;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投资价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余明祥;证券分析师的利益关系对盈利预测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孙小明;我国券商研究报告投资价值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8 黄小康;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信息含量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李竞萍;操控性应计项目的市场识别之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10 罗颖;会计信息质量与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冬昕;李心丹;张兵;;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偏差与本地优势[J];财经科学;2011年03期

2 王征;张峥;刘力;;分析师的建议是否有投资价值——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数据[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7期

3 肖峻,陈伟忠,王宇熹;增加证券市场透明度与改善市场质量[J];财贸研究;2004年02期

4 丁亮,孙慧;中国股市股票推荐效应研究[J];管理世界;2001年05期

5 曹胜;朱红军;;王婆贩瓜:券商自营业务与分析师乐观性[J];管理世界;2011年07期

6 王宇熹;洪剑峭;肖峻;;顶级券商的明星分析师荐股评级更有价值么?——基于券商声誉、分析师声誉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7 姜国华;关于证券分析师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收益预测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4年06期

8 王宇熹;肖峻;陈伟忠;;分析师荐股评级、投资延迟与超常收益[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06期

9 胡奕明 ,林文雄 ,王玮璐;证券分析师的信息来源、关注域与分析工具[J];金融研究;2003年12期

10 胡奕明,林文雄;信息关注深度、分析能力与分析质量——对我国证券分析师的调查分析[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煜辉;中国股票市场的惯性效应、反向效应与信息反应模式[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郑方镳;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研究:效率、行为与治理[D];厦门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少军,曾建新;上海股票市场年报信息与股价表现的经验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曾庆生;;公司内部人具有交易时机的选择能力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内部人卖出股票的证据[J];金融研究;2008年10期

3 何涛,陈晓;现金股利能否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1997-1999年上市公司会计年度报告期间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2年08期

4 杜兴强;聂志萍;;中国资本市场的中长期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基于Fama和French三因素模型的进一步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5 曾庆生;;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披露延迟及其经济后果研究——来自上海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1年02期

6 夏新平;崔吉勇;余明桂;;民营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信号传递效应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0期

7 刘睿智;韩京芳;;大股东交易对市场定价效率的促进——基于错误定价与成长性驱动交易的视角[J];系统工程;2010年10期

8 黄兴旺,朱楚珠;行为金融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0年08期

9 王银香;杨娟;;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对基础股票的影响分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3期

10 陈汉文,郑鑫成;可操纵应计的市场反应——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证据[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连福;刘丽颖;;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对并购价值的影响研究——来自上海证券市场钢铁板块的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安东尼·波顿;实现多样化投资的诀窍[N];经济观察报;2007年

2 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揭破“庞氏骗局”玄机[N];中国证券报;2009年

3 记者 丁晓琴;被遗漏的内幕:内部人亲属股票交易亟待监管[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宇凌;中国A股市场应计错误定价的经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13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13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1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