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中国的工业化与通货膨胀

发布时间:2018-04-23 10:07

  本文选题:工业化 + 市场经济 ; 参考:《中州学刊》2011年01期


【摘要】:中国预计70年的工业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53年至1957年,这是中国工业化的开始阶段。第二阶段自1958年至1975年,这一阶段的建设受到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第三阶段自1976年至2003年前后约28年时间。这一阶段主要处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工业化的成效十分显著。第四阶段自2004年至2020年,是实现工业化的最后阶段,也是国民经济高增长的工业化腾飞阶段。在这一阶段,出现的价格上涨,主要来自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客观需要。我们必须明确,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是有差别的。在工业化腾飞阶段,中国存在着需要理性承受的价格上涨和货币贬值,并没有出现令人恐怖的通货膨胀。而应对价格上涨和货币贬值,中国需要以提升工薪阶层的低收入为主。在这一普遍的价格不得不进行调整时期,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存在货币幻觉,相伴随的必将是实际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Abstract]:China's 70 years of industrialization is expected to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from 1953 to 1957, which is the beginning stage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The second stage, from 1958 to 1975, was seriously disturbed by the Great Leap forward, the three difficult period, the four Qing Movement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third phase lasted about 28 years from 1976 to 2003. This stage is mainly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national economy has been rapidly restored and developed, and industrialization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The fourth stage, from 2004 to 2020, is the final stage of realiz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 take-off with high growth of national economy. In this stage, the price rise mainly comes from the objective nee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We must be clear that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rising prices and inflation. In the stage of industrial take-off, there are price rises and currency devaluations that need to be borne rationally in China, and there is no frightening inflation. In response to rising prices and devalued currencies, China needs to boost low-income working-class incomes. In this general price adjustment period, the increase of people's income level, there is no money illusion, accompanied by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actual standard of living.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424;F8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钱津;;危机的启示:重新认识价格刚性原则[J];中州学刊;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勇;;中国经济的非国有化进程[J];北方经济;2007年02期

2 刘冰;辛波;;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和战略选择[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钱津;;论创建学习型的国有控股企业[J];创新;2007年01期

4 李含琳;;基于工业生产力推动机制的工业部门划分设想[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年02期

5 袁志浩;;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医院文化建设途径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12期

6 刘静;迟柏龙;;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7 徐兰;王忠;;关于劳动所得占国民收入比重不断下降的实证分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于秋华;;传统农业社会家庭手工业经营组织的演进[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王开章,田雨,李新运,梁勇;地区主导产业定量选择及优化调整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3年01期

10 张媛媛,荣进;网络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措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4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崔宝敏;我国农地产权的多元主体和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何建华;经济正义论[D];复旦大学;2004年

4 戴敏敏;中国地方政府转型的新政治经济学解释——上海经验与范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尹栾玉;社会性规制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6 陈何芳;大学学术生产力引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李永捷;中国就业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周德生;我国央企的用工模式选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9 赵小波;欧洲动画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刘静;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斌;;现代市场经济目标成本管理分析与改革[J];中国外资;2011年13期

2 刘子源;;分析市场经济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3 刘胜军;;仅有雷锋与包青天是靠不住的[J];沪港经济;2011年08期

4 甘长求;;绿灯与红灯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J];港澳经济;1994年02期

5 刘秋云;何龙安;;论市场经济与功利主义[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6 张煦春;;市场经济与解放生产力[J];襄阳师专学报;1995年01期

7 闫涛;方小虎;;市场经济与美食主义[J];新经济;2002年02期

8 蔡道峰;;依靠“三个力”参与市场经济大循环[J];科技与企业;1994年04期

9 王兴华;;老科技人员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大显身手[J];金秋科苑;1995年01期

10 曾勋;童阳;;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彝修;;林桂镗厅长让我得到市场经济的启迪[A];林桂镗诞辰八十周年纪念文集[C];2005年

2 顾翠红;魏清泉;;适应市场经济的城市开发规划控制思维的创新[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王培玉;;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行业院所的标准化工作[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郑军;;科学研究的小禁区[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高科技的未来——正面与负面影响[C];2007年

5 张海琳;;论诚信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6 徐广生;方宇彤;梁志建;;环境下期刊的发展策略[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杜梦玄;;市场经济下中医的生存危机[A];浙江省针灸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汇编[C];2008年

8 于卫;李兆祥;刘安国;;学报争创名牌期刊的有利条件[A];学报编辑论丛(第六集)[C];1996年

9 蓝维;;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实践要素分析[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苏东斌;;改革开放仍然是第一法宝——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而作[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执笔 徐连仲 张学武;价格上涨潜在压力大于表面压力[N];中国证券报;2005年

2 乔新生;节约型社会与健康的市场经济[N];东方早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霜红 锦秀;澡票价格上涨牵动众人心[N];大同日报;2005年

4 刘黄;多种因素加大价格上涨压力[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5 河北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主任 方文平;让征兵工作与市场经济合上拍[N];中国国防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潘继红;激情演义新市场经济与国富之路[N];国际商报;2005年

7 孙阳;杭州水泥价格上涨的背后[N];中国建材报;2010年

8 周智西;小麦价格上涨却难以冲击中国[N];国防时报;2010年

9 通讯员 张志力;1~8月我市食品价格上涨7.4%[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10 记者 戴宏 通讯员 丁秀龙;我区煤炭价格上涨[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保民;市场经济与劳动者主权有机统一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张雄;市场经济中的非理性世界[D];复旦大学;1995年

3 刘儒;市场与政府相互替代的不同模式及其特点的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欧阳向英;论政治哲学中的道德预设[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建;论仲裁员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徐正祥;市场的自由与自主[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7 刘代云;市场经济下城市设计的空间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陈尚荣;市场经济对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俊宏;江泽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侯一夫;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现状、问题与前景[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军;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马勇;关于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哲学思考[D];山东大学;2005年

3 杜凤静;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4 张澄宇;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价值取向[D];山东大学;2005年

5 张雁;政府在公司治理中缺位与越位的成因与对策[D];天津大学;2004年

6 周丽玲;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中小企业诚信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程淑兰;市场经济中的自利和利他[D];山西大学;2006年

8 牟俊夫;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审美教育[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9 符晓燕;对外贸易视角下的我国行业协会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齐季;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91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791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a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