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与交易所市场企业融资成本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发行利率 + 债市投资者结构 ; 参考:《证券市场导报》2011年05期
【摘要】:债券市场的首要功能是融资。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分为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本文以企业融资成本为对象,对两市场的融资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分析表明,银行间市场的显性发行成本低于交易所市场,但发行利率指导、发行垄断导致隐性成本的增加;交易所市场由于投资者资金实力不足造成发行利率水平的偏高,但证券公司自身的择时能力和债券需求的真实性确保了最低的隐性发行成本。
[Abstract]:The primary function of the bond market is financing. At present, the bond market in China is divided into interbank market and exchange market, and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them. This article takes the enterprise financing cost as the object, carries on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to the two markets' financing efficiency,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dominant issue cost in the interbank market is lower than the exchange market, but the issuance interest rate instruction, the issuance monopoly causes the hidden cost increase; Due to the shortage of investors' capital, the exchange market has a high level of issuing interest rate, but the ability of timing and the authenticity of bond demand ensure the lowest hidden issuing cost.
【作者单位】: 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基金】:“上海财经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资助”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郭泓;杨之曙;;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价格发现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7年12期
2 魏玺;;境外主要债券市场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J];世界经济情况;2008年03期
3 于鑫;龚仰树;;基于二元GARCH方法对我国国债市场的分割性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12期
4 卢遵华;;我国债券市场价格波动的均衡与因果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02期
5 杨文辉;;美国证券市场的储架注册制度及启示[J];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09期
6 洪艳蓉;;公司债券的多头监管、路径依赖与未来发展框架[J];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茵田;文志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信息溢出效应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1期
2 马俐丽;顾金宏;;银行间国债市场流动性黑洞的诱导因素[J];金融论坛;2010年11期
3 吴恒煜;陈鹏;严武;吕江林;;基于Copula的两因子Vasicek利率模型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0年10期
4 邓晓兰;马保明;黄玉;;制度经济学视角:我国债券市场分割问题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余玮;;民营企业境外债券融资及其风险分析——基于“绿城中国”的案例研究[J];财会通讯;2012年21期
6 吴蕾;周爱民;杨晓东;;交易所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机制效率研究[J];管理科学;2011年02期
7 张秀艳;张敏;;可转换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波动关系——基于二元GARCH模型的实证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8 马保明;邓晓兰;张旭涛;;从制度经济学视角解析我国债券市场分割问题[J];金融与经济;2010年04期
9 汤晓军;;我国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影响实证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0年11期
10 胡龙;胡太军;;基于VECM-GARCH模型的沪铜指数与上证指数的联动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叶朱演;沪、深证券交易所制度变迁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刘延斌;关于国债可持续性问题的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3 李泽华;国债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白静;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严敏;境内外人民币即远期市场间联动与定价权归属[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周颖;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闫屹;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D];河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银寅;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宏观影响因素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董奇超;我国ETF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3 关静;公司债券的发行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优化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张晗;证券公开发行预披露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和英;资信评级行业利益冲突问题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郭宗正;市场分割状态下债券流动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道明;公共租赁房成本分析与控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周砚青;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黄金市场的运行与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胡鹏飞;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价格发现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颜伟;中国国债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程兴华,段瑞强;我国A股与B股市场分割性之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刘昕;股票市场分割及其消除:理论综述与方案探讨[J];财经研究;2002年06期
3 樊智,张世英;多元GARCH建模及其在中国股市分析中的应用[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4 宋立;地方公共机构债券融资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启示——以美国市政债券与日本地方债券为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03期
5 赵留彦,王一鸣;A、B股之间的信息流动与波动溢出[J];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6 陈焰,陈永志;200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格兰杰及其协整理论[J];经济资料译丛;2004年02期
7 曹鸿涛;美国场外债券市场的债券交易监管及其启示[J];上海金融;2005年02期
8 魏玺;;境外主要债券市场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J];世界经济情况;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娟;中美企业债券市场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艳艳,殷红梅;论中国债券市场的特征、效率和发展[J];新金融;2003年05期
2 马保明;邓晓兰;张旭涛;;从制度经济学视角解析我国债券市场分割问题[J];金融与经济;2010年04期
3 邓晓兰;马保明;黄玉;;制度经济学视角:我国债券市场分割问题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刘许明,魏晓妹;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评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5年02期
5 刘立峰;着力发展债券市场[J];中国投资;2002年03期
6 王光远;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产业;2003年06期
7 金永军;赵敏;刘斌;;债券只适合场外交易吗?[J];证券市场导报;2011年07期
8 温彬;张友先;汪川;;我国债券市场分割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9 戴根有;货币政策与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前景[J];中国金融;2002年06期
10 董瑞倩;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现实选择及政策预期[J];环渤海经济w,
本文编号:1846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846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