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全球金融危机与我国金融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18-05-08 22:14

  本文选题:金融危机 + 金融人才培养 ; 参考:《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摘要】:美国金融市场及与之相互依存的美国金融教育,一直是世界各国金融及其高等教育的典范。然而,这次金融危机凸显出美国金融理论及教育有其不容忽视的局限和弊端。金融危机呼唤新理论的出现,要求新的理论指导新的金融教育及其实践。我国应对渐趋西方化的金融人才培养有一个全新的通盘考量,高校的金融教学应宏观微观并重,应辩证地掌握必要的金融模型,切勿迷信,更不能过度依赖金融模型。
[Abstract]:American financial market and its interdependent American financial education have been the models of finance and higher education all over the world. However, the financial crisis highlights the limitations and drawbacks of American financial theory and education. The financial crisis calls for the emergence of new theories and requires new theories to guide new financi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 There should be a new overall consideration for the training of financial talents gradually westernized in our country. The financi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ay equal attention to the macro and micro, master the necessary financial model dialectically, do not be superstitious, and should not rely too much on the financial model.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工程系;
【分类号】:F83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宇;蔡万焕;;金融垄断资本及其在新阶段的特点[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万焕;;危机后资本主义金融化模式是否结束[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8期

2 詹永新;;从西方国家的财经危机看其制度困境[J];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02期

3 蔡万焕;;现代“金融资本”概念辨析[J];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4 周辉;;从金融危机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8期

5 张宇;蔡万焕;;马克思主义金融资本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06期

6 银锋;;经济金融化趋向及其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启示[J];求索;2012年10期

7 危慧惠;朱新蓉;;论西方金融经典理论的局限性及其人才培养存在的弊端[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8 何伟;;论西方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其启示[J];现代商业;2011年26期

9 葛扬;许家军;;2009年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综述[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年01期

10 张宇;;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报告(2010年)[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金素;论国际垄断资本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冲击[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马琴;跨国公司对中国大豆产业的冲击及对策[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王年咏;陈嘉丽;;资本主义的金融化[J];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07期

2 戈拉德·A·爱泼斯坦;温爱莲;;金融化与世界经济[J];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07期

3 高放;社会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J];江汉论坛;2001年08期

4 让-克洛特·德罗奈,张慧君;金融垄断资本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05期

5 于凤春;;哈贝马斯对晚期资本主义的理论批判[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危慧惠;朱新蓉;;论西方金融经典理论的局限性及其人才培养存在的弊端[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2 周辉;;从金融危机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8期

3 何伟;;论西方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其启示[J];现代商业;2011年26期

4 毛文彬;构筑金融人才培养新工程的开拓者——记中国农业银行临海市支行行长虞其祥[J];经济师;2003年04期

5 唐为彩;;浅探金融危机及其治理[J];现代金融;1989年02期

6 余家旺,马全军;金融机构频繁倒闭 金融形势动荡不安──对日本近期金融危机的透析[J];外向经济;1997年11期

7 王怡;金融危机对马来西亚外贸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1998年04期

8 范小林;亚洲国家应从金融危机中汲取四点教训[J];了望;1998年34期

9 周立群,禹在基;韩国的金融危机及其原因[J];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05期

10 晏长青;健全法制,预防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启示[J];河北法学;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秀贞;;青岛国有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做法与启示[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2 管晓华;;浅谈海事机构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A];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江苏省航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岐山;;浅谈金融危机对碳酸镁市场的影响[A];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钙镁盐分会镁盐生产与发展研讨会专题报告汇编[C];2008年

4 谢石生;;金融危机下广州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张杰;;经济高速增长下的流动性过剩与金融危机[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6 毕研勤;;我国制造业应对金融危机策略[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7 孙涛;;应对金融危机应进一步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8 田辰山;;金融危机与文化问题[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9 刘明山;;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对策[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10 关景灵;;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转“危”为“机”的对策研究[A];广西服务企业年问题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冯蕾;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8年

2 冯武勇;金融危机下,许多德国人重新捧读《资本论》[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程实;美国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还有多远[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4 记者 申明;金融危机为开源产业带来机遇[N];科技日报;2008年

5 艾芸;七成受调查者信心坚定[N];市场报;2008年

6 本报主笔 林纯洁;圈子要兜到什么时候[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7 李静颖;面对金融危机,中国仍是世界的亮点[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世界民族研究室 刘泓;聚焦金融危机下的世界族际关系[N];中国民族报;2008年

9 记者 周其俊;不裁员不降薪不减福利[N];文汇报;2008年

10 万应慧;巨大力量源于星星点点[N];辽宁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颖;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理论与实践[D];辽宁大学;2010年

2 杨公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应对策略及效果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建红;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斌彬;信用扩张、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晨宏;基于系统复杂性的金融危机演化分析[D];青岛大学;2012年

9 解凤敏;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王庆皓;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市”:理论与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斌艳;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吴俊宏;上世纪末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及给予我国的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3 孙小津;金融危机收入分配效应的国际比较[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然;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助行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周睿;G20的崛起与作用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杨丽慧;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就业问题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石文景;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社会政策体系构建[D];浙江大学;2010年

8 张东;我国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0年

9 冯艳蕾;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林华;金融危机对北京用电市场未来三年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编号:1863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863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1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