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中国债券市场的主客体结构
[Abstract]:In 2010, China's bond market continued to maintain a rapi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China's bond market, including the inter-bank, exchange and over-the-counter bond markets, has issued more than 9.5 trillion yuan of various kinds of bonds. The total amount of bonds entrusted exceeds 20 trillion yuan, and the turnover exceeds 162 trillion yuan. In terms of size alone, China's bond market has become the second largest in Asia and sixth in the world. However, we must soberly realize that China's bond market is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s of development, and that while the scale of the bond market is expanding rapidly, there are also structural problems that may constrai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bond market, such as the structure of the participants. Product structure, market composition structure, market function structure, regulatory structure, etc. Among them, the structure rationality of all kinds of participants and products in bond market plays a key role in perfecting and effectively exerting the function of bond marke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分类号】: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灵;;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与开放[J];中国金融;2008年02期
2 何志刚;王鹏;;中国债市亟待革新[J];董事会;2011年07期
3 徐寒飞,邹平座;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障碍和对策[J];中国金融;2005年19期
4 刘振华;;优化中国债券市场的主客体结构[J];中国金融;2011年18期
5 王平;;债券市场凸显潜力[J];银行家;2006年01期
6 戴根有;货币政策与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前景[J];中国金融;2002年06期
7 周荣芳;;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应重点关注的四个问题[J];中国金融;2006年21期
8 孙隆新;;2001年中国债券市场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货币市场;2002年03期
9 王国刚;何旭强;;债券市场:创新发展与市场走势——2006年回顾与2007年展望[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2期
10 梅君;;债券市场发展与信用文化建设[J];资本市场;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贾强;杨华;徐靖波;;后危机时代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朱晓颖;林非园;张新武;刘凤祥;;第十五章 开放式基金运作对策[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3 徐洪才;;2010年中国货币政策分析与2011年展望[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4 朱世武;许丹;赵丽娜;;人民币利率互换定价的实证研究[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齐闻潮;探路与传承:债市参与者任重而道远[N];金融时报;2010年
2 济南市商业银行 崔香;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商业银行有何影响[N];金融时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龚元园 通讯员陈为未;谋时而动 顺势而为[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4 潍坊农信 刘大发;市场买盘需求不足[N];中国证券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婧;7月份流动性总体充足[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6 记者 周静雅;首家外资行境内发债 获超两倍认购[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7 记者 田丽;央行发布通知 境外机构可试点投资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8 李彬;建行获准发行不超过400亿元次级债[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9 记者 郭茹;人民币回流渠道再拓宽[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10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 曹海珍;进一步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思考[N];金融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建忠;中国债券市场定价过程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2 张蕊;中国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张东生;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与创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曹鸿涛;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李正红;中国债券投资的利率风险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时文朝;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透明度对流动性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白静;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郑文力;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战松;制度与效率[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白艳萍;中国债券拍卖市场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林;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吴娅媛;关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的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杨宁;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董X;做市商制度对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影响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拓月梅;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收益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6 郑树开;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与固定收益平台市场质量比较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由菁;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柴慈朋;做市商制度对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9 唐宇微;做市商制度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范乔希;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28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428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