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效率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frontier trends of the efficiency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uses different methods to classify and summarize the relevant documents collected by CNKI from 2001 to 2013. An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rural financial environment and background for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Since 2002, some scholars began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and study on the efficiency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cluding finance,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se three subjects are the leading subjects in the study of the efficiency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of agricultural effective funds, the low efficiency of capital operation and the lack of financial organization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low efficiency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our country, and affect the legal system of rural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our country. Rural credit system and other factors affect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a great extent. China needs to take further measures to standardize and improve the rur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 system,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China.
【作者单位】: 哈尔滨商业大学商业经济研究院;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BJY08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340022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0YJC790338
【分类号】:F83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资金配置功能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4期
2 周立;;农村金融市场四大问题及其演化逻辑[J];财贸经济;2007年02期
3 田力,胡改导,王东方;中国农村金融融量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04年03期
4 王醒男;;基于需求与发展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逻辑再考[J];金融研究;2006年07期
5 姚凤阁;张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服务功能效率评价——基于COPRAS-G和ANP方法[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6 谷慎;;我国农村金融效率实证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Rural Financial Innovation in China Viewed from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04期
2 王更新;;从次贷危机看中国农村金融创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3 李敦瑞;郝嘉妮;孔群喜;;中国农村金融供给抑制问题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张丹;雷立钧;;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结构优化[J];北方经济;2008年22期
5 陈爱林;金融结构的理论、现实与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宋一;;“后美国次贷危机”下中国金融业的发展[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贾辉艳;;金融结构变迁下的金融监管问题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王涛,闫为民;我国部分地区金融深化问题实证分析[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苏振天;;论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本要素缺失[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2期
10 王晖蓉,耿广平;北京市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吴越;我国产融结合的有效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张国庆;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曹珂;中国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外部融资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5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谢沛善;中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王勤;基于消费者保护的金融监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吴磊;收入分配与金融结构:中国与OECD国家的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杨迪航;农户融资困境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李隽;金融发展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立;一个农民的九年放贷史[J];银行家;2005年08期
2 熊德平;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经验与启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2期
3 周立;改革期间中国国家财政能力和金融能力的变化[J];财贸经济;2003年04期
4 周立,林荣华;新一轮农村利率改革成效与经济解释——闽东地区调查与垄断市场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5期
5 周立;;由生存经济看农村高利贷的表达与实践[J];财贸经济;2006年04期
6 陆磊;走在十字路口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一个中期评估[J];南方金融;2005年10期
7 曹军新;;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缺陷与创新——基于金融功能与制度结构相统一的扩展视角[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谢欣,谢元态,许晓东;论我国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年01期
10 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钟尧;中外金融机构的差距及“入世”的应对策略[J];金融纵横;2001年04期
2 林毅夫;;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J];珠江经济;2001年04期
3 董玲;;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云南金融;2001年03期
4 安存德;李宗喜;;抵贷资产变现是金融机构面临的新课题[J];河北金融;2001年02期
5 岳信君;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的建立与执行[J];统计与决策;2002年12期
6 黄文;强化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监管的思路[J];武汉金融;2002年09期
7 曹长宁 ,郭玉增 ,吴超;县级金融机构降低不良资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2年12期
8 李明贤,李朝晖;在中国农村建立民营金融机构的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崔学东,谢慧英;金融机构结账日期应统一[J];金融会计;2002年10期
10 徐驰良;连云港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控制和处置[J];金融纵横;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甘肃省金融机构开展2002年爱护人民币反假人民币宣传周活动[A];甘肃省钱币研究(1998-2003)年学术论文集[C];2003年
2 崔慧霞;;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与风险控制[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3 姚枝仲;;对《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研究:南方证券接管案》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4 张雄;万迪f ;;金融机构“大而不倒”下高管最优股权激励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第二十一章 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防范[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2卷)[C];2001年
6 韦耀莹;钟凤艳;;金融机构支持农业问题研究[A];广西农村经营机制创新与国际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唐旭;;信用体系建设需要政府、社会与金融机构共同合作[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胡江华;;创新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系统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A];广西服务企业年问题研究[C];2009年
9 周静;;对金融机构违法经营的治理对策[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10 何颖;;构建面向消费者的金融机构说明义务规则[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闯 通讯员 王峰;全力支持金融机构发展[N];金融时报;2004年
2 纪若梅 吴崇攀;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机制形成有效约束力[N];金融时报;2005年
3 记者田俊荣;8月份金融机构贷款明显增加[N];人民日报;2002年
4 ;金融机构与网络安全[N];网络世界;2003年
5 成建三;国有和民营金融机构可并行[N];亚太经济时报;2004年
6 倪铮 刘一雄;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几大好处[N];中国经营报;2002年
7 仲通;上海七成金融机构成“镖局”客户[N];中国商报;2000年
8 傅春荣;金融机构尚存七大问题[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9 刘岩 于左;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与治理结构[N];证券时报;2003年
10 任海 实习生 徐天宇 记者 赵晓英;金融机构坦然面对外资挑战[N];鞍山日报 ;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洋;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俞燕;中国准金融机构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3 檀江来;中国有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洪慧娟;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分析——从银企关系的视角出发[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5 王峗;危机救助中的财政、金融政策协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刘俊;各国问题金融机构处理的比较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王学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罗玉冰;宏观审慎管理理论及其中国化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王志刚;转型期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0 范香梅;发展中国家(地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基于系统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高锋;雅安市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3 曹冀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陈静;浅析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与政策扶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苏光宇;论金融机构危机的处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冯睿;我国区域性中小银行金融机构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王辅仁;农村社区金融机构的组建与经营探讨[D];吉林大学;2007年
8 胡进;面向“三农”的农村正规性金融机构共生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申宝京;韩国金融机构在华投资特征与调整[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刘健;健全金融机构反洗钱机制的经济学探讨[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63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463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