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结构演变的多重博弈
发布时间:2025-05-15 04:18
本文研究了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结构的演变形式及其过程,从多重博弈视角阐释其演变逻辑及成因。在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结构演变过程中,尽管融资平台的融资模式复杂多样,但从资金供给和底层资产风险兜底的视角来看,都是银行体系主导了该类信贷供给活动,其中掺杂了各级政府、监管部门、银行体系等多方的特定诉求和利益博弈。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银行监管机构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动态博弈及其衍生的监管规避和监管套利行为等,内生决定了银行体系中信贷资金的供给模式和融资平台融资模式的结构演变。相对于监管地方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错综复杂的债务联系,从银行资金供给角度出发,加强部门监管合作与引导,将隐性风险显性化,对于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 言
二、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模式及其演变
(一) 银行体系的传统信贷
(二) 银行通过表外业务体系转移表内信贷
1. 委托贷款
2. 银信合作
3. 银证、银基合作
(三) 通过表内会计科目的变换隐藏信贷
1. 同业代付
2.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3. 应收账款类投资
三、 多重博弈视角的融资平台融资模式演变
(一) 银行与银行监管机构间的动态博弈
1. 将表内信贷转移至表外
2. 通过同业业务隐藏表内信贷
(二) 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博弈
1. 显性担保
2. 隐性担保
(三) 银行监管机构与其他机构间的博弈
1. 银行监管机构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博弈
2. 银行监管部门与职能部门间的博弈
四、 结 语
(一) 主要结论
(二) 政策启示
本文编号:4046232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 言
二、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模式及其演变
(一) 银行体系的传统信贷
(二) 银行通过表外业务体系转移表内信贷
1. 委托贷款
2. 银信合作
3. 银证、银基合作
(三) 通过表内会计科目的变换隐藏信贷
1. 同业代付
2.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3. 应收账款类投资
三、 多重博弈视角的融资平台融资模式演变
(一) 银行与银行监管机构间的动态博弈
1. 将表内信贷转移至表外
2. 通过同业业务隐藏表内信贷
(二) 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博弈
1. 显性担保
2. 隐性担保
(三) 银行监管机构与其他机构间的博弈
1. 银行监管机构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博弈
2. 银行监管部门与职能部门间的博弈
四、 结 语
(一) 主要结论
(二) 政策启示
本文编号:4046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4046232.html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长沙银行财务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