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对金融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允价值对金融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公允价值及其计量应用成为一种国际趋势,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势在必行。2014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推进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虽然有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保驾护航,但由于我国对于公允价值的研究起步较晚,且没有丰富的数据支持进行实证研究,所以目前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交易市场有着严格的要求,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又较低,因此给上市公司提供了操纵利润的可能性。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公允价值对金融上市金融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首先对公允价值做出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包括公允价值的定义、基本特征、理论依据(决策有用论、有效市场理论、全面收益理论)、计量方法(市场法、现值法、成本法)等。其次,本研究对公允价值在我国金融行业的应用状况做了统计分析,包括公允价值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业的资产及负债计量方面的应用,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利润中所占的比例状况。通过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提出公允价值主要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进而提出假设:公允价值与金融上市公司业绩、上市银行业绩、上市证券公司业绩以及上市保险信托公司业绩具有相关性。本研究选取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构建了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率、净资产投资收益率、净资产营业利润率以及净资产营业外收支净额率作为解释变量,构建模型。本文选取2012年至2015年间上市的39家金融企业15个季度的数据作为样本,运用Eviews8.0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本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上市公司业绩具有正相关性。公允价值主要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对上市金融公司业绩产生影响。(2)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公司业绩产生的影响不同。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银行业绩主要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产生影响;而对证券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主要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对于保险信托业公司业绩的影响则是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营业利润来实现的。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公允价值 上市公司业绩 公允价值变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3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4
- 1 绪论14-20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4-15
- 1.1.1 研究背景14-15
- 1.1.2 研究意义15
- 1.2 文献综述15-18
- 1.2.1 国外公允价值计量研究文献综述15-16
- 1.2.2 国内公允价值计量研究文献综述16-18
- 1.2.3 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文献18
- 1.2.4 对国内外文献研究的述评18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8-20
- 1.3.1 研究内容和框架18-19
- 1.3.2 研究方法19-20
- 2 公允价值相关理论分析20-26
- 2.1 公允价值的内涵20-21
- 2.1.1 公允价值的定义20
- 2.1.2 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20-21
- 2.2 公允价值的理论依据21-22
- 2.2.1 决策有用论21
- 2.2.2 有效市场理论21-22
- 2.2.3 全面收益理论22
- 2.3 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方法22-24
- 2.3.1 公允价值计量的参数层次划分22-23
- 2.3.2 公允价值计量的估值方法23-24
- 2.4 公允价值与其他会计计量属性的关系24-25
- 2.4.1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24
- 2.4.2 公允价值与重置成本24-25
- 2.4.3 公允价值与可变现净值25
- 2.4.4 公允价值与现值25
- 2.5 本章小结25-26
- 3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上市公司应用现状的统计分析26-40
- 3.1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上市公司资产及负债计量方面的应用现状26-33
- 3.1.1 公允价值计量在银行业上市公司的应用现状26-28
- 3.1.2 公允价值计量在证券业上市公司的应用现状28-31
- 3.1.3 公允价值计量在保险信托业上市公司的应用现状31-33
- 3.2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金融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33-40
- 3.2.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银行业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33-35
- 3.2.2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证券业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35-37
- 3.2.3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保险信托业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37-40
- 4 研究设计40-44
- 4.1 研究假设40
- 4.2 变量选择40-42
- 4.2.1 被解释变量40-41
- 4.2.2 解释变量41
- 4.2.3 控制变量41-42
- 4.3 模型构建42-44
- 5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44-54
- 5.1 样本数据44-48
- 5.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44-45
- 5.1.2 描述性统计45-48
- 5.2 实证检验48-53
- 5.2.1 相关性分析48-49
- 5.2.2 回归分析49-53
- 5.3 结果分析53-54
- 6 结论与展望54-57
- 6.1 研究结论54
- 6.2 政策建议54-56
- 6.2.1 强化政府监督职能54
- 6.2.2 规范公允价值应用环境54-55
- 6.2.3 规范价值评估工作55
- 6.2.4 加强对公允价值的深入研究55
- 6.2.5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职业道德55-56
- 6.3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56
- 6.4 研究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颖;;不同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J];财会月刊;2008年21期
2 李全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引发的“报表地震”与信息利用[J];经济经纬;2010年03期
3 吕蓓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与印花税征收问题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2011年11期
4 潘朝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比较对象辨析[J];会计之友;2012年06期
5 曹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账务处理及其思考[J];中国证券期货;2012年04期
6 蓝泗方;;公允价值变动跨期账务处理与披露[J];国际商务财会;2013年07期
7 ;国内[J];财会学习;2008年05期
8 郑波;;浅析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账务处理[J];财会月刊;2008年25期
9 蒲春燕;;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之相关处理[J];财会月刊;2009年28期
10 许敏敏;;公允价值变动对A股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J];财会月刊;2009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宝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保险公司利润的影响及管理对策——以中国内地三家上市保险公司为例[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初一;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75亿上市公司业绩被“拖后腿”[N];上海证券报;2009年
2 ;307家公司因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58亿[N];财会信报;2009年
3 王斌;超三成公司去年公允价值出现损失[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朱茵;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令券商年报失色[N];中国证券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初一;上市公司上半年股市投资浮亏逾400亿元[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初一;影响整体利润不到1% 上市公司持股浮亏无碍大局[N];上海证券报;2009年
7 王维波;“公允价值”拖累中期业绩[N];中国证券报;2008年
8 朱茵;券商遭遇公允价值变动“滑铁卢”[N];中国证券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李若馨;“纸上富贵”66亿[N];中国证券报;2009年
10 李秋 蒋柯 李春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分配[N];金融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凤元;上市公司价值与公允价值变动的相关性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岳竞媛;终极控制人性质、两类公允价值变动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2 毕秀玲;公允价值对金融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3 许敏敏;公允价值变动对公司业绩和股价波动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杜骥;公允价值的应用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谭丽芬;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信息含量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朱梦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呈报的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7 魏飞;金融资产分类的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周颖;金融资产管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46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946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