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成本管理论文 >

企业节能减排经营化战略的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08 14:55
【摘要】:低碳发展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对于我国企业来说,企业都面临着相似的节能减排外部环境,只有实施节能减排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因此节能减排经营化战略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战略,对企业节能减排经营化战略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具有普遍意义。本论文在前人关于企业节能减排问题及战略有效性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以实施节能减排经营化战略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为切入点,对企业节能减排经营化战略的有效性进行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证明了节能减排经营化战略的有效性。 本文首先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经营化战略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研究表明实施节能减排经营化战略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包括使企业成本减少和收入增加两方面。成本的减少主要来自五个方面:生产成本、管理成本、税费开支、环境成本、关系成本;收入的增加主要源自六个方面: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突破、技术壁垒的缔造、政府绿色采购、产业链的延长、排污权交易、政府补助。 然后,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节能减排经营化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首先构建了节能减排经营化战略实施情况的评价体系,从战略、经济、环境三个层面对企业节能减排经营化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选取十五个二级指标对其进行综合打分;接着以企业未来(两年后)的净利率为被解释变量,节能减排经营化战略实施情况的综合评分为解释变量,企业规模、财务杠杆等为控制变量,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结果表明,企业未来的净利率与企业节能减排经营化战略的实施情况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Abstract]:Low-carbon development is the main theme of today's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enterprises are facing similar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only by implementing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can we confo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so the strategy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management is a generally applicable strategy. It is of general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terprise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management strategy. Based on the previous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n the problem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strategy, this paper takes the economic benefits brought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management strategy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makes a normative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prov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management strategy. In this paper, the economic benefits brought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management strategy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normative research.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economic benefits brought to enterprises by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clude reducing the cost of enterprises and increasing their income. The reduction of cost mainly comes from five aspects: production cost, management cost, tax and fee expenditure, environmental cost and relationship cost; The increase of income mainly comes from six aspects: the breakthrough of international green trade barriers, the creation of technical barriers, government green procurement, the extension of industrial chain, emission trading, government subsidies. Th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from an empirical point of view. Firstly,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management strategy is constructe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terprise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management strategy is evaluat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strategy,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and fifteen secondary indexes are selected to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management strategy. Then, taking the net interest rate of the enterprise in the future (two years later) as the explained variable,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management strategy as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 and the enterprise size and financial leverage as the control variables, 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The regress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uture net interest rat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management strategy.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季度高耗能行业增长过快 “十一五”节能降耗任务艰巨 国务院铁腕推进节能减排攻坚[J];江苏氯碱;2010年03期

2 郑罗芳;;物业服务企业如何做好节能减排工作[J];中国物业管理;2010年08期

3 ;宝钛集团提前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责任目标[J];有色冶金节能;2010年04期

4 ;国资委关于印发《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报表》的通知[J];石油和化工节能;2009年01期

5 ;我国继续以奖代补促企业节能减排[J];福建纸业信息;2010年07期

6 李荣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做节能减排的表率[J];上海企业;2007年10期

7 黄淑和;;中央企业节能减排活动扎实推进[J];化工管理;2008年04期

8 ;要闻概览[J];中国建材;2008年04期

9 ;创新“对标”竞赛 推进节能减排[J];中国职工教育;2011年05期

10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7年西安市节能减排重点工作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方案的通知[J];西安市人民政府公报;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综合性大型能源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创新与实践[A];2010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上)[C];2011年

2 张家平;刘筑雄;宋高举;;推进节能减排,创建绿色铸造工厂[A];中国铸造行业第五届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周旭东;;关于开展重庆市铸造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几点建议[A];2009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干大川;;从技术层面探讨热工工程及工业窑炉设计中节能与减排的关系协调及处理[A];电子信息产业(2010年度)工业炉窑技术改造与材料节能研讨会会议资料[C];2010年

5 郑红玲;;关于推进唐山市节能减排的对策思考[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6 姜克隽;胡秀莲;庄幸;刘强;朱松丽;;中国的能源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和减排成本分析[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生态文明:环境、能源与社会进步”环境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7 苏福源;;节能减排,打造生态唐钢[A];2010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孙兴华;童国显;;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节能减排[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康景隆;;浅析冷冻干燥系统的节能减排[A];2011年全国冷冻冷藏行业与山东制冷空调行业年会暨绿色低碳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唐和雍;易红;;铸造生产线节能减排的对策和效果[A];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重庆铸造行业协会2010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重源;企业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N];吕梁日报;2010年

2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 王忠禹;积极完善体制机制 增强企业节能减排内在动力[N];中国企业报;2011年

3 赵伟;对运输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N];辽源日报;2011年

4 记者 丁冠华;用铁的手腕抓好节能减排工作[N];开封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魏怡兰 通讯员 刘兴祥 王树基;企业节能减排变负担为收益[N];惠州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刘凌林;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亟攻坚[N];中国企业报;2010年

7 王芝莲;卓尼扎实开展节能减排工作[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8 记者 张洪河;河北节能减排出硬招 不摘黑帽摘官帽[N];经济参考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江平;节能减排:有舍才有得[N];唐山劳动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林毅 任文超 记者 鹏玉;李维到宽城承德县督导检查节能减排工作[N];承德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蓓佳;煤矿企业节能减排动力机制及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2 陆婕;青岛市节能减排内涵、评价和战略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3 刘洪斌;节能减排政府责任保障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林永居;造纸企业减排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沙之杰;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方国昌;一类新型节能减排系统的分析和应用[D];江苏大学;2013年

7 王军;燃煤发输电侧节能减排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8 李长胜;基于动态博弈的税收减排机制研究与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姚西龙;技术创新对工业碳强度的影响测度及减排路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姚云飞;中国减排成本及减排政策模拟:CEEPA模型的拓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岑;上海市节能减排评价体系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张云飞;区域节能减排的系统分析与能耗结构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时倩瑶;我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周广艳;我国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5 崔秀平;温室体减排国际市场供需方策略博弈分析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曹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于鹏飞;青岛市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评价及其对策建议[D];青岛大学;2010年

8 葛素琴;城市集中供热电厂节能减排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9 吴皓炜;中美低碳经济与减排战略比较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琪;我国港口节能减排评介指标体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95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benguanlilunwen/2495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3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