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信息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11:18
本文关键词: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信息模型研究
【摘要】: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是城市建筑文化遗产中的核心建筑体能够完好的、健康的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也是人文历史信息向大众展示的不可或缺的舞台。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的保护对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文明的不断更新,往往带来新旧文化交替,传统文化与新生文化存灭的矛盾,而这个矛盾处理是否得当,往往影响社会文明的发展,怎样更好的处理这个矛盾,是当前研究中需要我们关注的重点。信息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也逐步进入信息化的时代,充满了便捷与高效。有很多人认为信息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是对建筑文化遗产的终结,使大量的历史空间变成了信息方式的存在,不再有现实的意义。但这是一种误区,是对信息化过程的错误理解。我认为,城市的信息化进程对于其中的建筑文化遗产并不是终结,而是延续,对地理空间的延续,同时也是对信息空间的延伸。只有我们通过对信息化和城市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深入的探讨,才能找到两者的平衡点,在加大信息化的程度过程中,更加清晰精确的表达对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的保护,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建筑信息技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的保护带来了新的理念和保护方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具有留存和保护价值的城市建筑文化遗产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对于那些已经保护的和正在修复的城市建筑文化遗产,人们期望更加精细化的保护。通过探索与总结我们不难发现,城市发展给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问题,首先是不可逆的破坏问题,其次是复杂的城市建设中需要精细化的遗产空间环境保护,最后是快速的城市更新对建筑文化遗产的冲击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信息的叠加。这三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我们在本文中研究的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信息模型建立的过程,针对第一个问题论文试图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得以解决,针对第二个问题通过BIM平台对空间环境进行模拟分析从而得出精细化保护方案,针对最后一个问题通过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探讨建立来达成保护目的。
【关键词】:城市建筑文化遗产 空间环境 信息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14;TU-8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11-13
- 1.1.1 矛盾与冲突:当代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保护在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出现的问题11-12
- 1.1.2 机遇与挑战:信息化进程加速与文化遗产精细化保护模式需求不谋而合12-13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14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意义13-14
- 1.3 研究内容14-16
- 1.3.1 研究问题14
- 1.3.2 研究对象界定14-15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6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16-18
- 1.4.1 研究方法16
- 1.4.2 论文框架16-18
- 1.5 本章小结18-19
- 2 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理论研究19-27
- 2.1 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的重要性与意义19-23
- 2.1.1 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是其本体的重要承载与充分滋养19-20
- 2.1.2 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是城市空间环境的融合与共鸣20-21
- 2.1.3 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保护地位的提高是对保护领域和保护范围的扩大21-22
- 2.1.4 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价值共识是城市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基石22
- 2.1.5 对信息化平台的需求22-23
- 2.2 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保护的历史演化23-25
- 2.2.1 中国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保护的历史演化23-24
- 2.2.2 西方城市文化遗产空间环境保护的历史演化24
- 2.2.3 中西方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保护历史演化的对比24-25
- 2.3 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的定性研究25-26
- 2.3.1 基于政治经济的空间环境研究25
- 2.3.2 基于美学视角的空间环境研究25
- 2.3.3 基于空间句法的空间环境研究25-26
- 2.3.4 基于几何形态的空间环境研究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3 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信息模型研究27-41
- 3.1 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信息模型理论研究27-29
- 3.1.1 建筑信息模型(BIM)的理论研究27-28
- 3.1.2 信息一体化的理论研究28-29
- 3.2 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信息模型设计策略29-38
- 3.2.1 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信息模型建立的框架29-31
- 3.2.2 信息模型中相关软件的应用31-38
- 3.3 信息模型对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研究的影响38-40
- 3.3.1 保护思维的更新38
- 3.3.2 空间认知感的转变38-39
- 3.3.3 保护手段的提升39
- 3.3.4 存续方式的改变39
- 3.3.5 信息模型对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的精细化保护39-40
- 3.4 本章小结40-41
- 4 案例分析—甘肃举院的空间信息模型研究41-71
- 4.1 甘肃举院城市建筑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背景研究41-46
- 4.1.1 甘肃举院的概况41-43
- 4.1.2 甘肃举院修葺保护的背景43-46
- 4.2 甘肃举院的空间环境研究46-51
- 4.2.1 兰州城市空间格局演进46-47
- 4.2.2 甘肃举院空间格局演进47-50
- 4.2.3 甘肃举院空间环境分析与总结50-51
- 4.3 甘肃举院空间环境信息模型设计51-69
- 4.3.1 基本信息模型的建立51-56
- 4.3.2 虚拟现实技术(VR)模型建立及对接56-58
- 4.3.3 空间环境的模拟与分析58-67
- 4.3.4 信息一体化模型平台设计67-69
- 4.4 本章小结69-71
- 5 总结与期望71-73
- 致谢73-74
- 参考文献74-76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红勇;;基于空间句法的南昌老城区演变研究[J];江西测绘;2015年03期
2 过俊;;BIM在国内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典型应用[J];建筑技艺;2011年Z1期
,本文编号:1108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08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