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实腹式配钢的型钢混凝土十字形异形柱的抗震性能

发布时间:2017-12-12 22:00

  本文关键词:实腹式配钢的型钢混凝土十字形异形柱的抗震性能


  更多相关文章: 型钢混凝土 十字形异形柱 实腹式配钢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抗震性能 滞回曲线


【摘要】:为研究实腹式配钢的型钢混凝土(SSRC)十字形异形柱的抗震性能,对4根不同轴压比、配钢率和加载方向的SSRC十字形异形柱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记录了试件各阶段的开裂、变形及破坏特点,得到了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荷载-位移骨架曲线,以及刚度退化、强度衰减、位移延性、耗能能力等力学性能.根据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了轴压比、配钢率和加载方向对SSRC十字形异形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剪跨比较大时,试件发生弯曲破坏;SSRC十字形异形柱具有良好的延性、塑性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与空腹式配钢的型钢混凝土十字形异形柱相比,SSRC十字形异形柱抗震性能良好.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179062) 江苏省第七批“六大人才高峰”项目(JY-060)
【分类号】:TU398.9;TU352.11
【正文快照】: 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结构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它将型钢与异形柱结合起来,继承了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布置灵活、美观实用、增加房屋使用面积等优点,同时改善了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承载力较低、抗震性能较差、使用范围有限等缺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2].SRC十字形异形柱是型钢混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义;赵鸿铁;薛建阳;陈宗平;;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恢复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2期

2 柯晓军;陈宗平;薛建阳;马付彪;;反复荷载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粘结滑移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02期

3 刘祖强;薛建阳;葛鸿鹏;赵鸿铁;;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刚度与承载力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10期

4 陈宗平;薛建阳;赵鸿铁;邵永健;赵永宏;门进杰;;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7年03期

5 薛建阳;刘义;赵鸿铁;陈宗平;隋煈;;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9年04期

6 王斌;郑山锁;国贤发;李磊;;循环荷载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3期

7 薛建阳;刘祖强;葛鸿鹏;赵鸿铁;高亮;张昭祥;倪茂明;;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中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11期

8 刘祖强;薛建阳;倪茂明;周鹏;赵鸿铁;;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边框架拟静力试验及有限元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2年08期

9 雷真;周德源;王继兵;;玄武岩纤维增强材料加固砌体砖墙的抗震性能[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陈宗平;王妮;钟铭;薛建阳;苏益声;;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试验及有限元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宗平;薛建阳;赵鸿铁;;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剪切开裂的试验与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2 徐亚丰;李晓丽;郭建;佟雪伟;段晓静;;双向偏压钢骨混凝土T形柱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3 宋宝峰;徐亚丰;李钢;王建;孟猛;丁_g;;轴心受压下十字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延性的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4 陈宗平;薛建阳;苏益声;赵鸿铁;;反复荷载作用下型钢混凝土L形柱的受力性能[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6期

5 袁政强;向皓;李保明;周宏文;;型钢混凝土桁架节点的非线性数值模拟[J];重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张权斌;叶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轴心受压承载力试验分析及承载力计算[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7 杨明;伍凯;葛鸿鹏;张莉;;不同类型异形柱耐震性与适用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8 王艳华;李成玉;;异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研究[J];建材世界;2012年02期

9 苏益声;黄义波;唐伟平;陈宗平;;两种不同配钢形式钢骨混凝土L形柱的受力性能对比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黄英省;唐昌辉;张世民;;狗骨式型钢高强混凝土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毛志伟;郑廷银;;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研究现状和展望[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鑫;赵乃志;李兵;;不同肢长异型柱抗震性能数值模拟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3 王鑫;徐亚丰;崔来奇;;基于ANSYS的十字形钢管混凝土芯柱轴压受力性能分析[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华;徐亚丰;;L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大偏压试验研究[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晓丽;徐亚丰;郭建;佟雪伟;段晓静;;T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单向大偏试验研究[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刁晓征;徐亚丰;王萃萃;;钢骨混凝土十字形截面短柱承受偏心荷载的试验研究[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郝丽丽;徐亚丰;;不同长细比下十字形钢骨混凝土柱轴压力学性能研究[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郝丽丽;徐亚丰;;十字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轴心受压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阿林;钢骨-钢管高性能混凝土轴压组合柱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郭震;新型钢结构小高层住宅抗震耐火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张亮;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及设计计算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邵永健;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及设计方法的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5 曲福来;钢筋混凝土不等肢异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刘义;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斌;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构件及其框架结构的地震损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崔海琴;碳纤维约束空心薄壁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唐光暹;桁架式SRC梁-RC柱组合节点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10 刘祖强;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芳芳;钢骨-FRP管混凝土结构应用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博;异形柱结构节点抗剪承载力与整体结构震害的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侯晓曦;L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受力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4 郝丽丽;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受力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5 杨碧瑶;核心钢管外包钢骨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性能分析[D];燕山大学;2011年

6 葛广全;方钢管混凝土异形柱与钢梁节点抗震性能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郝丽;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性能分析及优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郝江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常伦;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10 黄诚;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滞回性能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季秋,钟树生,邹良明;劲性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2年04期

2 陈宗平;张喜德;苏益声;赵鸿铁;;一种新型混凝土异形柱——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概念体系初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3 王明超;张佐光;孙志杰;李敏;;连续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耐腐蚀特性[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4 蒋东红,王连广,刘之洋;高强钢骨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宋宝峰;徐亚丰;李钢;王建;孟猛;丁_g;;轴心受压下十字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延性的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6 曹万林,王光远,魏文湘,吴建有;不同方向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T形柱的性能[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5年04期

7 黄选明,曹万林,崔建升,郑汉兵,马景春;带交叉钢筋T形截面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1期

8 王铁成;张学辉;赵海龙;;纤维增强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6期

9 徐世p,

本文编号:1284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284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9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