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关于城市人与规划人互动的理论初探——在我国城乡规划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发布时间:2018-01-02 12:23

  本文关键词:关于城市人与规划人互动的理论初探——在我国城乡规划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出处:《城市规划》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规划理论 城市人 规划人


【摘要】: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0%以后,城市发展面临的转型对我国城乡规划理论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本文尝试提出在我国城乡规划理论的现有框架中增加与城市人与规划人主体地位相关的理论,认为城市人与规划人的互动视角可以加强城市理论与规划理论的内在一致性,并进一步探讨了二者的互动关系。最后,总结了当前我国规划人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价值观和方法论方面的新选择。
[Abstract]:China's urbanization rate has reached 50%.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poses a new challenge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heory in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ut forward a theory related to the subject status of urban and rural people in the existing framework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heory in China.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rban people and planners can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between urban theory and planning theory,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Finally,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planners in China are summarized. And put forward the new choice of values and methodology.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分类号】:TU984
【正文快照】: 1引言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0%,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真正迎来城市时代。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人口的快速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城市发展的效率与公平问题,追求经济效益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问题,全球化冲击下城市地方特色丧失的问题等。 城乡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庭伟;转型期间中国规划师的三重身份及职业道德问题[J];城市规划;2004年03期

2 赵万民;赵民;毛其智;;关于“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J];城市规划;2010年06期

3 吴良镛;“人居二”与人居环境科学[J];城市规划;1997年03期

4 张庭伟;知识·技能·价值观——美国规划师的职业教育标准[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2期

5 吴志强;于泓;;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6期

6 梁鹤年;;规划:信仰与科学[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4期

7 张庭伟;;20世纪规划理论指导下的21世纪城市建设——关于“第三代规划理论”的讨论[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3期

8 赵民;赵蔚;;推进城市规划学科发展 加强城市规划专业建设[J];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01期

9 罗震东;;科学转型视角下的中国城乡规划学科建设元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2期

10 张庭伟;;梳理城市规划理论——城市规划作为一级学科的理论问题[J];城市规划;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强;居住文化透视[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唐君;;对建筑装置化倾向的认识[J];安徽建筑;2007年05期

3 李兴举;王青;郑朝灿;陈重东;;直面传统,一次完整的“城市填空”——记浙江省兰溪市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J];安徽建筑;2010年03期

4 欧阳勇锋,张延龙,蒋颖;关于城市形态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5 李皓;弓弼;樊俊喜;;浅谈人性化景观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以西安大唐通易坊商业街景观改造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6 郑皓;;网络通信时代城市空间形态的变革[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7 常X;;小城镇道路景观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8 范建红;王玲;;珠江三角洲乡村景观意象空间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9 孟瑾;陈良;;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创作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10 顾康康;储金龙;汪勇政;包善驹;;地方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加强生态学基础的思考——以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洪辉;;“非典”之后对城市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的思考[A];我国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抗击“非典”初战告捷后引发的思考[C];2003年

2 何韶颖;汤众;;广州传统宗教信仰场所与城市形态研究中的GIS应用探索[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3 刘祖健;;生态价值异化影响下的城市形态[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继刚;;走向元人居与元城市化,推进中国特色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献给我国城市规划新世纪开端的第一个十年(三)[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冯维波;;浅谈城市游憩空间整合的文化机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原雅捷;;南京市长江路文化街空间活力的实证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高山;;城市综合体概念辨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永明;魏鹏;;论新背景下城市规划学科核心领域的构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袁媛;邓宇;于立;;英国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及对中国的启示——以卡迪夫大学等四所大学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高芙蓉;;城乡规划一级学科下本科课程体系重构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莹;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梁宏志;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梅国宏;都市文化视域中的宋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冯斐菲;让旧城的魅力再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付博;基于GIS和遥感的长春市宜居性环境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理;从合作社性质的民营报纸到共产党的党报[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姚朋;现代风景园林场所物质的表征及构建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李P;现代城市景观基础设施的设计思想和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伟霞;基于自主营建模式的地坑窑居更新与保护[D];郑州大学;2010年

2 孔源;高等学校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臧慧;城市广场空间活力构成要素及设计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梁雪;大连中心城区空间动线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汤静;儿童户外游戏场地的优化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6 李慧;空间变迁与环境行为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石云志;大学城大型商业建筑空间形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张春彦;邯郸市城市住区更新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9 姜世汉;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城市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10 廖源;杭州市中山南路历史街区综合保护及其使用后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J];城市发展研究;1996年01期

2 石楠;城市规划科学性源于科学的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2003年02期

3 仇保兴;城市经营、管治和城市规划的变革[J];城市规划;2004年02期

4 朱介鸣,赵民;试论市场经济下城市规划的作用[J];城市规划;2004年03期

5 张庭伟;转型期间中国规划师的三重身份及职业道德问题[J];城市规划;2004年03期

6 张庭伟;新自由主义·城市经营·城市管治·城市竞争力[J];城市规划;2004年05期

7 梁鹤年;西方规划思路与体制对修改中国规划法的参考[J];城市规划;2004年07期

8 陈锋;转型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转型[J];城市规划;2004年08期

9 汪光焘;认真研究改进城乡规划工作[J];城市规划;2004年11期

10 邹德慈,石楠,张兵,马向明,彭高峰;什么是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兵;城市规划研究传统的批判[J];城市规划;1997年05期

2 丁志敏;;“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初探[J];华中建筑;2008年05期

3 张庭伟;;对规划的规划[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4 李兵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规划的理性思考[J];城市规划;1995年05期

5 于立;规划理论的批判和规划效能评估原则[J];国外城市规划;2005年04期

6 张庭伟;闻道则喜——读约翰·弗里德曼规划著作的一些心得[J];国外城市规划;2005年05期

7 黎亦众;;城市规划理论浅谈[J];南方建筑;2006年08期

8 周安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理论的解构[J];城市规划汇刊;1994年02期

9 张庭伟;中国城市建设的第二次高潮[J];城市规划;1995年05期

10 吴志强,侯丽;西方空间战略规划的理论及复兴[J];国外城市规划;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丰龙;许艳艳;陈倩敏;;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沟通式规划理论的回顾与批判[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马晓强;白永秀;;实现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培育和形成“市场经济城市人”[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玉江;陈培安;李冠伟;;城市人力资本投入系统及空间结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刘玉娜;李洋;;创建宜居城市的初步探讨[A];2006中国科协年会9.2分会场——人居环境与宜居城市论文集[C];2006年

5 刘玉娜;李洋;;创建宜居城市的初步探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方志坚;张晓峰;吴燕;徐庆贤;;保护城市人工湿地 建设绿色家园[A];福建省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陆化普;王建伟;;基于交通效率的交通规划新理论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8 李睿煊;李香会;;现代规划理论影响下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探析[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吴继武;;感悟创新——对城市景观的思考[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罗震东;;秩序、城市治理与大都市规划理论的发展[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人民城市人民管 管好城市为人民[N];四平日报;2007年

2 曹林;为保障房“阳光”照到外来务工者身上叫好[N];云南经济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钱虹邋实习生 蒋维;城市人偏爱农业生态游[N];南宁日报;2007年

4 马洪章;入乡随俗与进城随城[N];衡水日报;2010年

5 倪颖;市人大常委会召开设立城市人大街道工作委员会会议[N];鞍山日报 ;2007年

6 本报记者 张慧疆;沙漠戈壁惊现“绿化景点”[N];巴音郭楞日报;2007年

7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陈连山;民俗专家:春节怎么过才更有意义[N];今日信息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李秀东;让“新城市人”过上新生活[N];巴中日报;2008年

9 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 辜胜阻;发展智慧城市不能急于求成[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10 练洪洋;2亿农民工,5年成为城市人?[N];民营经济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德孝;人力资本积累与城市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2 李永华;基于城市经济成长性的城市人才活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邹积君;内蒙古太仆寺旗宏观经济发展预测模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4 任宁;影像都市—中国大陆电影中的城市(1949-1966)[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5 葛大兵;生态县建设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6 但承龙;可持继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7 管明;中国自发性乡城迁移式农民市民化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李广斌;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理论革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余德泉;基于智能规划理论的数字化冲模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姜涛;西欧1990年代空间战略性规划(SSP)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莉;走街串巷的边缘人[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仵林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3 赵欣;清水河县新农村建设评价与规划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文韬;学校安全教育规划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钟;全要素生产率与江苏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扬州大学;2007年

6 罗亦鸣;当代城市春节庙会空间设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昱之;概念性旅游规划理论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8 张丽;长庆局采油二处人力资源规划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9 高雁鹏;试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理论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南楠;中小城市绿色交通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反思[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69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369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2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