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绿色建筑节材评价及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热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2 13:20

  本文关键词:绿色建筑节材评价及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热桥研究 出处:《天津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绿色建筑 节材 评价 生命周期 环境负荷 热桥 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深入,绿色建筑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我国,对于绿色建筑的评价仅有十几年的时间,如何根据国情衡量我国建筑的绿色程度成为中国建筑者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正是围绕着绿色建筑的节约材料和节能两大方面开展的。总结了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的体系,对其评价方法和特点进行了研究,之后汇总了目前国内对于绿色建筑的定量评价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对于绿色建筑评价的研究思路开展本文的研究,最后对中新生态城绿色建筑群的示范项目进行调研及研究。以《建筑行业节约材料评价指标体系》(GB/T)征求意见稿为基础,首先介绍其评价指标的特点,之后通过五个工程试算算例,论证条文正确性并提出建议,最后用结合主观权重法和熵权的客观权重法的综合权重法来计算各条文的合理权重值。为判断节材标准中结构体系分值设定的合理性,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结合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通过试设计,计算钢结构、混凝土结构与组合结构典型结构体系在材料方面的环境负荷值,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将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CO2排放三个指标进行汇总计算及对比分析,为工程选型提供参考。为研究不同承重结构体系在与建筑热桥相关的节能方面的差异,首先用ANSYS分析新型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体系外墙角模型的热桥特性,之后将考虑各自热桥后该体系与矩形钢管混凝土体系在能耗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体系在节能方面性能优良。本文从节材与节能两大方面为出发点,结合工程实例,运用MIDAS与ANSYS两种有限元软件及综合权重法、层次分析法等理论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为绿色建筑的评价及工程选型提供借鉴。
[Abstract]:In today's society,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reen building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owever, in China, the evaluation of green building is only more than ten years. How to measure the green degree of Chinese buildings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that Chinese builders must face and solve.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green building at home and abroad is summarized. Research on its evaluation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 summarize the current domestic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green buildings-life cycle evaluation method of research results. Draw lessons from their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research ideas to carry out this study. Finally, the research and research on the demonstration project of the green building complex of Zhongxin Ecological City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Index system of Building Industry Conservation material Evaluation", the draft of soliciting opinions is given. First of all, it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evaluation index, and then through five engineering trial calculation examples, demonstrates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ovision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inally, the rational weight value of each article is calculated by combining the subjective weight method and the objective weight method of entropy weight. In order to judg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setting of the structural system value in the material saving standard,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adopted.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life cycle evaluation, the environmental load values of steel structure, concrete structure and typical structure system of composite structure are calculated by means of trial design, and the resources are consumed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ree indexes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 a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ngineering selection, and to study the difference of energy saving related to building thermal bridge with different load-bearing structure system. Firstly, ANSYS is used to analyze the thermal bridge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type of concrete-filled square steel tube composite special-shaped column system with external wall angle model. After that, the difference of energy consumption between the system and the rectangular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system is compared and analyz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concrete-filled square steel tube composite special-shaped column system is excellent in energy saving.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saving materials and energy saving, combined with an engineering example. By using MIDAS and ANSYS two kinds of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d comprehensive weight metho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other theoretical analysis methods, the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evaluation of green building and the selection of engineering.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398.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维,崔亚萍,徐敬军;方钢管混凝土的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霍冬冬;韩卓;张莺;;浅谈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1期

3 何晓航;丁小艳;王来;;方钢管混凝土研究现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尚瑞娟;张烨;;方钢管混凝土结构特点及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8期

5 吕西林,李学平;方钢管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研究[J];建筑施工;2000年03期

6 韩林海,陶忠,刘威,陈宝春;长期荷载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柱的变形特性[J];中国公路学报;2001年02期

7 曲战梅,周立山;方钢管混凝土的研究进展[J];中国建材科技;2005年04期

8 戎贤,樊少飞,王铁成,李金钢;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性能的试验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9 金雪峰;方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5年01期

10 刘永健,池建军;方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的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香;马伟;郭彬;;方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2 王来;王铁成;邓們;沙小虎;;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的结构分析[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志华;安栋;陈敖宜;;方钢管混凝土的共同工作状态研究[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谢振清;王先铁;郝际平;刘飞鹏;蒋路;;方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的研究现状[A];中国钢结构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暨2004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文福;王娜;赵文艳;;过火温度对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柱抗侧力性能的影响[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文福;;加载角度对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柱抗侧力性能的影响[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王来;王铁成;陈倩;;方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杨华;张素梅;;相邻两面受火的方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温度场研究[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来;史丙成;王铁成;;方钢管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A];第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来;高峰;;一种新型方钢管混凝土节点静力性能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蓉;加固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荣彬;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周婷;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力学性能与工程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王来;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孟春光;复杂体型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和减震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张俊光;PBL加劲型方钢管混凝土轴压柱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7 仵建斌;方钢管混凝土结构粘结滑移基本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晏杨;方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剪力分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周立;加固震损方钢管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贾雨萌;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试验与有限元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4 李晓斐;绿色建筑节材评价及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热桥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安栋;方钢管混凝土共同工作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于学增;考虑粘结状态的方钢管混凝土结构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乔景;T形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周旭;方钢管与混凝土缝隙试验及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李梓祥;K型方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极限承载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10 赵庆;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69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369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d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