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全长黏结锚杆自由振动特性分析
本文选题:全长黏结锚杆 切入点:自由振动 出处:《土木工程学报》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假定锚杆及周边岩土体均视为连续均质的线性弹性体,锚杆与周边岩土体之间相互作用采用一线性弹簧和线性阻尼壶平行耦合方式模拟,以此建立了边坡全长黏结锚杆锚固系统自由振动力学模型,获得了锚固系统特征参数及对应振型计算公式,通过算例,结合他人锚杆锚固系统连续模型,对比验证了本文理论计算公式的可行性;指出边坡全长黏结锚杆锚固系统振动控制方程等式只可能小于零,振型函数共有三种类型,均对应三角函数型,按指数规律衰减的非周期蠕动,其中Ⅰ阶最小特征参数λ值对应第2类振动形式,之后振动类型1和2交替出现,类型1比类型2衰减特性明显,第3类特殊振动只有在锚固系统内部物理力学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发生;各阶锚固系统特征参数λ中,对应第2类振型的λ对锚固系统的动力力学响应影响较大,尤以Ⅰ阶最为突出。开展此项研究,可为边坡锚杆锚固系统动力分析及锚固工程防灾减灾提供理论支撑,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Abstract]:It is assumed that the anchor rod and surrounding rock and soil are considered as continuous homogeneous linear elastomer,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nchor rod and surrounding rock and soil is simulated by a linear spring and a linear damping pot parallel coupling method. Based on this model, the free vibration dynamic model of the anchoring system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anchoring system and the corresponding vibration model are obtained. Through an example, the continuous model of the anchoring system is combined with other anchor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equation of vibration control of the full-length anchoring system of the slope can only be less than zero, and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mode function, all corresponding to trigonometric function. The non-periodic peristalsis attenuated according to exponential law, where the first order minimum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位 value corresponds to the second type vibration form, and then the vibration type 1 and 2 alternately appear. Type 1 is more obvious than type 2 in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 The third kind of special vibration can occur only when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he Anchorage system satisfy certain conditi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位 of each order Anchorage system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ynamic mechanical response of the anchoring system. This study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dynamic analysis of anchoring system of slope and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anchoring engineering, whi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台州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273,41372307)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3E080008)
【分类号】:TU435;TU47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建华;朱彦鹏;;土钉土体系统动力模型的建立及地震响应分析[J];力学学报;2009年02期
2 蒋良潍;姚令侃;胡志旭;杨庆华;;地震扰动下边坡的浅表动力效应与锚固控制机理试验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05期
3 王腾,王奎华,谢康和;成层土中桩的纵向振动理论研究及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4 叶海林;郑颖人;陆新;李安洪;;边坡锚杆地震动特性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5 周德培;张建经;汤涌;;汶川地震中道路边坡工程震害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6 文畅平;杨果林;;格构式框架护坡地震动位移模式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10期
7 叶海林;黄润秋;郑颖人;杜修力;李安洪;;岩质边坡锚杆支护参数地震敏感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9期
8 张明聚;吕琦;李立云;王诚浩;杨文峰;;土钉支护边坡动力性能参数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11期
9 易长平;卢文波;;爆破振动对砂浆锚杆的影响研究[J];岩土力学;2006年08期
10 言志信;段建;江平;刘子振;赵红亮;黄文贵;;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or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anchorage system[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杰;郑颖人;方玉树;叶海林;;预应力锚索支护边坡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2 胡昌斌;张涛;;成层土中桩土耦合扭转振动特性理论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5期
3 彭宁波;言志信;刘子振;蔡汉成;;地震作用下锚固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1期
4 朱彦鹏;叶帅华;;水平地震下框架锚杆支护边坡简化分析方法[J];工程力学;2011年12期
5 朱宏伟;项琴;;锚杆支护边坡动力响应规律及锚固参数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7期
6 马天忠;朱彦鹏;;地震作用下复合土钉支护边坡动力响应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7 王奎华,应宏伟;广义Voigt土模型条件下桩的纵向振动响应与应用[J];固体力学学报;2003年03期
8 余云燕;余莉芬;;成层土中半埋入完整桩的瞬态波动响应[J];固体力学学报;2009年06期
9 王延可;;浅析强震区边坡锚固措施的抗震性及其成因[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3年01期
10 董建华;朱彦鹏;马巍;;框架预应力锚杆边坡支护结构动力计算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曲宏略;张建经;;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锚索锚固段应力分布规律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2 赵旭;刘汉东;姚爱军;;高边坡滚石计算方法比较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朱彦鹏;董建华;叶帅华;;黄土边坡柔性支挡结构的静动力分析方法综述[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杨晓东;;锚固和注浆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A];2009—2010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C];2010年
5 张向阳;顾金才;沈俊;陈安敏;徐景茂;明治清;;爆炸动载条件下短密锚杆受力特点及洞室破坏特征[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杨国香;叶海林;伍法权;祁生文;董金玉;;反倾层状结构岩质边坡动力响应特性及破坏机制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3年
7 徐乾;张永兴;陈建功;;锚杆参数对锚固边坡抗震性能影响研究[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8 朱彦鹏;杨校辉;马孝瑞;朱桥川;;柔性加固失稳重力式挡土墙的动静力稳定性分析[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一凡;武汉地区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安全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马海春;锚固洞室抗爆能力现场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贾亮;加筋挡土墙的地震作用及动力稳定性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4 周纪军;爆炸动载对近区锚杆支护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5 徐光兴;地震作用下边坡工程动力响应与永久位移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强;考虑三维波动的饱和土中桩纵向耦合振动理论[D];浙江大学;2004年
7 王山山;基于振动理论的水工结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杨自友;锚固洞室的抗爆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智胜英;时域内低应变基桩缺陷定量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杨冬英;复杂非均质土中桩土竖向振动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凯;考虑虚土桩扩散角时桩土动静特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2 张学东;黄土边坡动力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钟正;铁路路堤震陷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韩鹏飞;重力式挡墙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宋志坚;强震条件下岩质路堑边坡与预应力锚索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魏丹;既有铁路路基支挡震后评估及修复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胡碧英;汶川地震灾区边坡植被恢复的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刘德功;高烈度地震区高陡边坡支挡结构[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9 陈小三;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基完整性的模拟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赵彬;成层土中基桩动态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泽华;严鹏;;汶川地震产生原因及其地震动特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2 唐胜传;杨伟;张昌林;;国道317线汶川-理县段边坡地震破坏模式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3 陆遐龄;岩石高边坡爆破开挖对锚固设施的影响[J];爆破;2000年S1期
4 蒋良潍;姚令侃;王建;;基于振动性态和破坏相似的边坡振动台模型实验相似律[J];交通科学与工程;2009年02期
5 刘红帅,薄景山,刘德东;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研究评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1期
6 徐龙军;谢礼立;;竖向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性[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6期
7 王东升;郭迅;孙治国;孟庆利;于德海;李晓莉;;汶川大地震公路桥梁震害初步调查[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3期
8 郑颖人;叶海林;黄润秋;李安洪;许江波;;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探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2期
9 庄建琦;崔鹏;葛永刚;朱颖彦;刘应辉;裴来政;;5.12汶川地震崩塌滑坡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评价——以都江堰至汶川公路沿线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2009年02期
10 梁建文,严林隽,Vincent W.Lee;圆弧形层状沉积谷地对入射平面P波的散射解析解[J];地震学报;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许曦,周胜利,戴秋云;宜昌长江公路大桥主缆锚固系统安装定位[J];测绘通报;2001年03期
2 林华长,王成,宁建国,魏立尧;金属杆锚固系统在瞬态激励下的动态响应[J];力学与实践;2005年05期
3 王浩;陈峰;柳墩利;吴振祥;廖小平;刘庆元;;动荷载作用下边坡锚固系统合理设计探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4 陈昌富;成晓炜;;锚杆多种失效模式与双滑块边坡锚固系统可靠性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0年03期
5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阳金惠;郭占起;江忠贵;;万州长江二桥锚固系统的计算分析与选型[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2 万仁辉;李良;阳金惠;;万州长江二桥锚固系统中隧道式复合锚碇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3 彭元诚;廖朝华;;悬索桥可换式预应力钢绞线锚固系统[A];湖北省公路学会二○○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练柱;张新占;;双预应力梁预压力导入及锚固系统的试验研究[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5 蒋志新;吕平波;;涟钢冷轧主厂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锚固系统效果评价[A];2014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段建;边坡框架锚杆锚固系统力学行为及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强;锚固系统应力传递规律的试验与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2 钟恒;基于磁致伸缩导波的桥梁拉索锚固系统无损检测试验[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3 简方梁;FRP预应力筋锚固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邓少伟;体外预应力加固连续梁结构分析及其锚固系统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5 徐晓阳;锚固界面剪切流变试验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4年
6 李昊;基于ABAQUS平台的四渡河悬索桥隧道锚固系统数值仿真[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56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556754.html